手把手教记者画脸谱

31.08.2018  01:03

  绣面团扇、北京兔爷、十二生肖、脸谱……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二层,非遗文化展示区吸引了不少中外媒体记者。他们学做北京的老手艺,也用笔和相机记录着它们背后的故事。

  开脸都要描成红色,眼睛要勾得特别有神……慢慢地,红脸的关公呈现在一位境外媒体记者的手中。“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脸谱,还能亲手画出来带回家,真是特别高兴。

  手把手教着这位记者的是一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他叫徐立宾。出生在山东临沂,从小喜欢国画的徐立宾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彩瓷。精妙的瓷画让他爱不释手,也让临近高中毕业的他毅然选择了到景德镇读大学。

  “在景德镇学习生活的那些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中国的工艺美术大师。”徐立宾说。

  2009年,21岁的徐立宾怀揣着大师梦,只身来到北京,做起了非遗传承和文化交流,除了主攻彩瓷,也学习并传承脸谱、团扇、国画。在此后的6年内,他的作品连续获得国家级展览大奖。2016年,他通过考评,成为工艺美术大师。

  徐立宾说,非遗项目是外国朋友最喜欢的中国艺术,每次参与文化交流和展示,都会引起轰动。

  粉彩九桃天球瓶、国色天香美人瓶、八宝葫芦……徐立宾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也走进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的非遗文化展台。

  徐立宾说,“我们非遗团队带来了团扇、生肖和脸谱。其中,脸谱有关公和姜维两类,初学者大概40分钟就能画一个,特别适合外国朋友学习。十二生肖是以北京兔爷为基础的泥塑画,相对难一些。最难的是团扇,要有一点绘画功底才成,画一把扇子,得两三个小时。

  他说,文化展示是传播中国文化精髓、亮出北京特色最好的平台。中外记者朋友可以来学习,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带回家留作纪念。

  “非洲也有很多传统文化艺术有很高的艺术水准,真希望能借助中非合作论坛这个平台,有机会与非洲艺术家进行交流,也希望有一天能把众多的北京非遗产品带到非洲,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北京的历史。”徐立宾说。(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龙露) 【编辑:刘文曦】

非遗老手艺吸引记者排队体验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新闻中心内,Bj.China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