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683所中小学校实现挂牌督导全覆盖

24.03.2016  11:46

  3月24日、25日两天,包括海淀区、朝阳区在内的本市五区将率先接受国家级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实地核查。届时,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组织近百名专家参加实地核查和观摩活动。

  数据显示,从2013年底开展全市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以来,全市1683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了挂牌督导的全覆盖,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现在每所中小学校门前都悬挂责任督学公示牌,684名挂牌责任督学深入每所学校,针对学校校务管理、课堂教学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督导。

  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北京市目前各个中小学进行的督学工作,比起简单的“进班听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我们的督学老师进校园,希望传递的是一个育人的导向和信号,看看老师是否在课堂上给孩子们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换句话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启发他真正自己去思考并学习,这样才会有收获。”李奕说。

  为了让督学工作能够有“实在”的效果,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还专门组织专家研制了《北京市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指南》,《指南》以问答和案例的形式为区县、责任督学、学校有效开展挂牌督导提供政策支撑和实践指导。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开办的“督学大讲堂”,则面向全市责任督学进行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招生入学政策等方面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责任督学的专业水平。

  朝阳区是全市最先启动中小学校挂牌督导工作的区。据朝阳区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王世元介绍,为了保证督学的质量,朝阳区投资4万余元,开设了挂牌督导服务专线电话。截至去年10月中旬,责任督学共接听电话10684个,内容涉及入学、教学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各种问题。

  同时,朝阳区还专门成立了区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目前中心有12位专职督学,均为校长,且具有特级或高级职称,他们不但具有学科专业优势,而且具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

  作为教育人口大区,海淀区也在督学体制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海淀区按照学校的地理分布情况,建立了责任督学分级管理机制,其中分设了南区、北区、中区三个督学工作部。每个工作部下设若干个督学责任区,随着新学区制的实施,全区督学责任区也由以前的3部12区调整至3部17区。目前,每所学校至少安排3位督学,以团队的形式对学校进行经常性督导,每位督学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实现对学校全局工作的监督和专项工作的具体指导。

  据海淀区人民政府督导室主任王建忠介绍,2014年,海淀区还在全国率先建立学科总督学制度,实现了学科督学与责任督学的有机结合,形成横纵结合的网格化督导管理体系。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郑棋文 F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