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相均泳、房琳洁:集约型城镇化建设需以人为本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如何为2017年经济工作定调是会议重点。有业内人士预计,为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经济转型,2017年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多领域改革将有新举措和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发力攻坚,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依旧是现阶段的焦点,它关乎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能力,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前景。在去库存的难度和复杂性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唯一出路就是城镇化。实现三四线城市、乡村的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完善的城镇化吸引人口流入,继而产生住房需求,最终实现去库存的效果。然而,如何实现集约型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城镇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拆”字
粗放型城镇化不适合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需“从长计议”。30多年的快速城镇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城市面貌,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难题——大量的乡村被吞噬,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乡土文化缺失等,造成了城市的拥堵、乡村的空巢以及全国“千城一面,万楼一貌”等一系列问题。
回顾两千多年郡县历史,中国的农村治理始终是“属地治理”。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世卿世禄制被官僚制取代,地方组织出现县制和郡制。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除了县令由中央任免外,地方其他官员都由县令任免,地方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乡绅政治,乡绅在地方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清时代,县是政治统治的单位。一个县在县城之外,存在着若干个市镇。它们是一定区域内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自然中心。现如今,县政府既要招商引资,又要行政决策,全能的权力与职能意味着更加重大的责任。县政府从自身角度出发推进城镇化,往往缺少大局观,“拆”得掉破旧土房,“拆”不掉村民的乡土情。
城乡关系应逐渐由人为干预的二元对立阶段向城乡统筹发展的二位一体阶段过渡。乡村并不代表着落后与愚昧,城市也并不完全体现着先进与智慧。乡村和城市的发展都存在着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发展中,乡村和城市并不能相对独立的来看进步与否,它们不应该站在对立面,不应该是此消彼长、你存我亡的关系。而应以城市科技带动乡村发展,以乡村文化提升城市魅力。乡村和城市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只有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持续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能被阻碍,城镇化的脚步不能停歇。科学的乡村发展途径才能既促进城镇化的顺利进展,又保护和留住美丽的乡村。
二、城镇化背后的社会关系网转移
2015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要“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怎样记住乡愁?乡愁是守望的父母亲情;乡愁是故乡的水土自然;乡愁是传统的地域文化。乡愁包含了亲情、乡土自然以及地域传统文化,只有留住了这些,才能记住乡愁,才能拥有美丽乡村。
记住乡愁,首先要留住社会关系网。地域性产业可实现社会关系网的整体转移。例如:目前,在全国各地从事复印打印业务的湖南新化人,已经超过20万,占据这个市场的80%。这就推动了至少20万的人口流动,形成了地域经济生态圈,实现了社会关系网的整体转移,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三、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构建城市经济生态圈
英国著名的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认为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因其规模效益、市场效益能够向外放射出巨大的强烈磁力,吸引周围的资本、技术、知识人才等向城市集聚,产生集聚效应,并产生先进的科技文化。这就是中心城市带动与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论,所以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都是通过发挥集聚、扩散和创新等功能实现与区域的互动、优化、配置区域各种要素,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导向性示范与带头作用,实践新型城镇化的集聚与扩散理论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说城镇化第一步是产业布局,那么中心城市的外溢效应就是吸引产业到当地发展的助推器。以河北廊坊为例,得益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产业群的发展,廊坊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便利的基础设施以及低成本的房价,吸引了不少大公司落户,建成了大型工业园区,形成了产业经济带,带来了人口的流入以及大量基础设施需求、消费需求、教育需求等,形成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库存过剩已不是阻碍发展的问题。经济生态圈的形成才是推进集约型城镇化的核心,也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核心。
但是,对于靠近中心城市的三四线城市以及靠近城市的乡村,应该注意避免出现“人口城市化”落后于“土地城市化”的现象。由于长期受城市文化或工业文明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生活生产模式已经被城市同化或者半同化,已经失去了乡村文化特征。而它们恰恰又处在社会前进的巨轮之下,因此变为城市的一部分是这类乡村的最终归宿。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普通乡村的发展路径就是逐步地从生活方式、产业结构、人居环境、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集约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造城运动”,“属地治理”带来的“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如火如荼的城镇化进程中,为地方政府亮起了红灯,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盲目地扩大城区、吞噬乡村,追求纸面上的成绩,而是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乡协同发展,实现“属人治理”。笔者相信随着城市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治理结构的逐渐完善,经济生态圈的形成和社会关系网的转移是大势所趋,集约型城镇化将达到新的高度。居民将伴着青山绿水,忆着浓浓乡情,体验城镇化带来的安居乐业。
(作者相均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房琳洁系人大重阳实习研究员)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