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 1322户企业入违规被公示

25.06.2015  23:59

  中新北京网6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北京市工商局不断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实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健全信用约束机制。目前,该局已将存在违法问题的1322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实施信用约束。

  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李异在今天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表示,在长期的监管实践中,尤其是随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认识到良好市场秩序的构建不是政府单一管制的结果,而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良性互动、共同治理的结果;要实现对市场主体的严管,必须要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他介绍,近年北京市工商局围绕探索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市场监管新模式,在去年进一步开发完善了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并以其为载体,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成了全市统一的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平台。

  他表示,这实现了工商部门与许可审批部门之间信息双向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企业自行申报信息公示与政府部门证照信息公示衔接比对的“双闭环”,做到了“先照后证”、企业申报与信用平台“三网合一”,为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信息公示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有机贯穿起来,实现对企业联动、科学、高效监管打下基础。

  李异还介绍,北京实施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健全信用约束机制。目前,该局已将存在违法问题的1322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向社会公示,实施信用约束。

  为避免监管缺位与失位、形成跨部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北京建立了由北京市工商局牵头,市编办、市政府法制办和涉及的37个许可审批部门共同参加的“先照后证”改革联席会议制度。

  李异表示,目前,各部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具体的监管工作方案。

  他称,下一步,该局要把牵头负责的联席会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将依托大数据等信息化和科技手段辅助监管,提高监管效能。此外,将加强部门协作和社会共治,形成跨部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切实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对于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竞争能力的影响作用,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今天的发布会上,北京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况旭还介绍,改革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接近200项,涉及前置审批的市场主体数量约占全部主体的15%。国务院从去年7月起先后确定了近150项“先照后证”事项,将80%以上的照前审批事项调整为照后审批或直接取消,仅保留了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小部分事项。

  他称,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这就是“先照后证”。

  况旭表示,实施“先照后证”推进了市场准入的便利,激发投资的活力和创业的激情。目前北京市每160秒诞生1户企业,每月新增16000户企业。单户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平均时间成本缩短了10天。(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