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破互联网“泡沫”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9-24 黄丹羽 崔玉娟 章正
20年前,美国,人们开始对“互联网”着迷。当时,互联网被认为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人人都希望自己能靠它赚一桶金。创业者、投资者一拥而上,最终导致了一场至今仍让许多人心有余悸的“互联网泡沫”。
2015年,“互联青春·创梦未来”中国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举行。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看来,历史是否总会惊人地相似?
“PPT公司”,靠讲故事融资
如果正常毕业,来自清华的周恺弟可以轻松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可他却选择休学创业。
一个月之内,周恺弟集合了一批来自清华、北航、中科大等高校的“靠谱小伙伴”,开始研究“AR/VR真实交互解决方案”。
目前,微软、谷歌等“大佬”级企业都在研究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穿戴特制设备,置身“小范围、固定的虚拟场景”。比如透过一副特殊的眼镜,你眼前的环境会变成侏罗纪原始森林,恐龙就站在身边。而周恺弟要做的,是在现实环境中“布点”,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以及配套SDK,使人们可以在虚拟的场景中随意走动,让AR/VR提供更贴近真实世界的交互。
周恺弟的目标,是把这项技术“做到极致”,未来成为微软、谷歌的技术提供商。
这已经是周恺弟第二次创业。上一次,周恺弟作为合伙人创办的公司拿到了A轮投资,可他却发现自己似乎身处一个“泡沫”,项目好像“并没有那么靠谱”。于是,周恺弟放弃了自己的股份,抽身而退。
周恺弟身边创业的人很多。而在这中间,不乏“仅凭一张嘴讲讲故事”的创业者。“他们有个好故事,PPT做得很炫,有些非专业领域的投资人就非常喜欢他们。”周恺弟说,“我们都亲切地叫他们‘PPT公司’。”
这种“靠讲故事就能找到投资”的状态,被杭州华睿投资的陈昊定义为“全民风投”。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市场会给你答案”。“互联网创业的概念被炒得火热,吸引了大量投资人,导致价格虚高。然而,当投资人发现投资回报率并没有自己预期的那么高,就会逃走”。
中国水运市场网创始人蔡雷认为,有些“互联网+”项目是在“炒作概念”,目的是为了获得支持,拿到投资,其实在线下扎根不深,容易产生泡沫。
经纬中国副总裁黄云刚也认为,互联网创业的“泡沫”是存在的。甚至在这次进入决赛的项目中,就有一些“概念并未落到实处,就开始考虑创业”,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做投资五年半的黄云刚,见过不少踏踏实实想要改变一个行业的创业者,更是经常看到“赶浪潮”创业的年轻人。“从创业者的角度说,原来没打算创业的,没有创业能力的,不适合创业的,看到大家都在创业也加入进来。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很多人有钱,但是并不懂创业,他们会把钱投给虚无缥缈的东西,导致创业公司估值虚高。”黄云刚说,“创业冲动、赶浪潮、追时尚,这都是典型的泡沫的表象。”
不过,最近“泡沫”有消退的趋势,很多创业者都感觉到,“融资越来越难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目前的创业热潮让陆初杰十分头疼,“现在连招人都很难,因为好的程序员都自己创业了。”
陆初杰是“甭纠结”创始人,这是一款为“选择困难症患者”解决难题的社交App。陆初杰并不希望产品用户快速爆发式增长,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昙花一现”也是一种“泡沫”。陆初杰的观点和杭州联创副总裁卢新亮不谋而合。在卢新亮接触的投资项目中,大多数是“跨界”的。“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我们选择投资项目,主要不是看互联网,而是看‘+’什么。这才是回归商业的本质”。
近年来,互联网电商市场火爆,但今年开始,投资人的“口味”发生了变化,许多创业项目脱离了商业的本质,形成泡沫。卢新亮认为,单纯靠“流量”、“客户”这些元素进行估值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不管任何行业,核心都是真正解决用户的痛点,让用户觉得你的服务或产品是有价值的”。作为企业,盈利是不变的目的,而始终“烧钱”注定无法长久发展下去。
2006年,孟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2009年,他选择辞职创业。“外卖库”是他的第一个项目,由于经验不足,项目发展遇到障碍,尽管拿到了两轮投资,他还是放弃了。
带着第一次创业的经验,孟超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他针对“繁华地段停车难”这一痛点,创办了“悠泊”代客泊车项目。这一次,他不急于扩张,稳扎稳打。
在孟超看来,所谓互联网创业的泡沫,就是企业对未来创造价值透支的程度。“一般透支未来3到5年企业创造的价值,我认为是正常的,当透支30年时,就是泡沫了,如果透支300年,就是骗局”。
“医采购”项目创始人赵刚同样认为,互联网创业的泡沫就是指它的估值能否承载企业的发展,如果无法承载,泡沫就会破。“互联网创业是一种思维、是工具,工具用好了才能被市场认可。”
教育服务软件“答疑君”创始人朱瀚东则表示,互联网创业存在泡沫对创业者来说“不是坏事”。“我们希望把泡沫引到自己的身上,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创业资源。” 朱瀚东说。
而黄云刚认为,泡沫的存在反而“会让好的公司脱颖而出”。
用价值戳破泡沫
冬天在凛冽的寒风中等待一辆“似乎永远也不会来”的公交车,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痛苦体验。为此,陈晓开发了“车来了——最精准的实时公交”App,目前用户规模达到1700万,已经拿到B轮投资。
可是,与很多手机软件一样,“车来了”拥有可观的用户流量,但营利模式依然不明朗。说得更通俗一点——他们还在烧钱。
“在互联网领域,中国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网速就是一个例证,我们的‘互联网+’才刚刚开始。”陈晓认为,不管是否存在泡沫,解决用户的痛点才是创业的“刚性需求”,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实际上,我们专注地在做技术”。陈晓介绍,团队正在做GP智能矫正、大数据查询和路线的计算框架,让软件提供的数据更精准。
周恺弟觉得,“现在还敢出来创业的,应该是有点本事的。仅凭一张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周恺弟上次创业攒下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但他并不想要投资。“还是先把原型做出来再说。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做,这就是阻止泡沫最好的办法。我们想从消费者手中赚钱,而不是从投资人手中赚钱。因为这说明我们的东西是真正有价值的,小伙伴们才会觉得踏实。”他笑着说,“之前的钱正好花完了,这次比赛的奖金真是雪中送炭。”
在陈昊看来,经历“泡沫”会让创业者的落脚点有所提高。“就像原本在地上,被泡沫抬高到屋顶后,泡沫破碎,你也会落在桌子上。只不过从屋顶到桌子的过程会很痛。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有泡沫还是一件好事情,并且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在泡沫中活下来。而唯一的法则就是‘凭本事’”。
黄云刚则建议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了解即将进入的行业的前景,并且团队本身要有相关经验,千万不要“凑热闹”。“有些机会很好,但不是谁都能抓住的。最终,创业者要达到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创造价值。如果真的这样,就不怕泡沫。”黄云刚说,“就像大家以前认为‘滴滴’烧钱太多了,但现在‘滴滴’没有补贴了,大家还是会去用。所以创业的核心点在于是否创造了价值,以及行业是否有长远的发展。”
(http://news.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