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德讲坛”正式开讲--戚发轫院士谈“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一体化育人理念,繁荣昌平校区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大学精神,5月21日下午,我校于昌平校区图书馆五层学术报告厅举办“宏德讲坛”首场报告—戚发轫院士谈“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学校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作为本次高端讲座的主讲人。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一司航天管理处处长胡朝斌,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商云龙,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付国柱,各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辅导员、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报告会。
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致辞
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主持。他首先对戚发轫院士一行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并对我校“宏德讲坛”的深刻内涵和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指出,“宏德讲坛”出自校训“宏德博学,化育天工”,是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原有青年企业家或领袖人物主讲的“青春论坛”和青年学生榜样主讲的“校园青春榜样大讲堂”两项人文讲座基础上,围绕“立德树人”的育人核心,定位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人文道德正能量”,邀请名家专家“进校园、进教室、进课堂”,面向广大青年学生“讲人生、讲奋斗、讲奉献”的高水平讲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第二课堂校园人文讲座立体化构架,形成“名家专家讲人生、青年领袖讲励志、身边同学讲榜样”的多层次、立体化讲座育人体系。
戚发轫院士作报告
报告中,戚发轫院士从“三个领域、三种资源、三种能力、三个里程碑、三种精神”等方面,并结合亲身经历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航天事业发展关键时刻的科学决策、同团队成员一起在主持研发“神舟”号飞船时焚膏继晷的奋斗故事向大家讲述了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他将航天精神的核心阐释为自力更生,并深入剖析载人航天精神,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概括其内核。谈及带领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的往昔岁月,戚院士动情地说道,“‘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是爱国。爱国不抽象,爱你自己的事业、爱你的岗位就是爱国”,在场师生深以为是。化工学院李寅博同学说:“戚院士生动恳切的讲述,让我们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科学大家的高尚人格,夙夜在公,只争朝夕,航天精神从前辈处得展现,自我辈始当进益”。
现场学生提问
戚发轫院士的报告主题特色鲜明,报告内容精彩生动,师生反馈积极良好,使“航天精神”所展现的为人为学理念扎根校园,深入人心,激励全体师生砥砺德行,不断攀登事业人生之高峰。
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戚发轫(1933.4.26-),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33年出生于辽宁省复县。195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1967年调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从事卫星和飞船的研制工作,曾任研究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研究院副院长、院长,同时担任过多个卫星型号和飞船的总设计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会委员。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中国工程科技奖,2003年获“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及“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的“技术科学奖”。2016年被授予“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