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线聚力脱贫攻坚 我们一直在行动

01.03.2021  18:43

本网讯 长期以来,我校广大统战成员主动践行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信念与宗旨,倾心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役中,重点以贵州毕节、河北广宗、北京科技小院等为基地,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科技助农活动,使农民练就实用农技本领,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真正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履职尽责,开展基层调研,提供了高质量的建言献策,参与民主党派中央民主监督工作,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农大精神传统,诠释了党外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

在乌蒙山腹地走出“毕节模式

贵州高原西北部的乌蒙山层峦叠嶂,毕节地处乌蒙山腹地,风光旖旎却曾极度贫困。1988年,贵州正式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由8个民主党派中央同心帮扶。1989年起,时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我校水院教授常近时先后担任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常务副组长、总顾问,他带领专家组谋划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帮助制定各类宏观规划,积极为试验区申报重大项目、引进智力和资金支持,向中央报送关于脱贫攻坚的多份提案和建议。

常近时毕节考察

常近时倾力参与毕节试验区的建设,他组织专家开展地下岩溶水自流式开发,保障了古胜村自来水的供应量和水质安全;为解决毕节严重缺电问题,他多方争取毕节头步桥火电厂的立项与修建;为打通贫困地区的致富路,他极力推动隆黄铁路毕节路段的修建。2009年,常近时出版专著《毕节模式》,后又出版《岩溶山区农村发展研究与科技示范》《全球视野的毕节试验区发展研究》,将自己在推动试验区建设工作中的所思所想及工作提案汇入其中,留下了毕节发展模式的珍贵资料。

常近时毕节考察

三十多年来,我校一批党外知识分子,教授黄卫东、韩东海、高振江、赵兴波、刘奇志、芮玉奎等陆续来到毕节,他们通过制订发展规划、举办科技讲座、开展科技咨询、落地科研项目、建立示范基地、捐书捐物送温暖等多种途径对毕节进行全方位帮扶,为边陲深山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2016年,我校民盟委员会将教授工作站建到了毕节市纳雍县,引入农业实用技术,开展林下生态养殖,全力助推纳雍脱贫。

为“百里沙带”的发展把脉开方

黄淮海平原上的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干旱少雨,土地多为沙土地,有“百里沙带”之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民盟中央常年对口帮扶广宗。2014年,我校在广宗建立教授工作站,民盟中央委员、我校资环学院教授张福锁和我校民盟委员会现任主委、动科学院教授赵兴波先后担任工作站站长,并在广宗“第一牧场”建立“种养结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基地。他们多次调研并综合考虑广宗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建议发展“上头栽植树木,发展林业,防风固沙;下头畜养禽类,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种养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成为广宗立体经济产业的典型代表。2018年,我校民盟委员会在广宗建立“科技小院”,加强对广宗特色农业产业和墟落建设的计划设计,并对农民举行手艺培训,并从2019年开始,先后选送张葳葳、梁勇两位盟员到广宗挂职,开展教育文化帮扶。

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视察广宗教授工作站

近十年来,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将广宗的扶贫定位为“全方位扶贫”,组织多学科人才聚力广宗,制定农业产业发展宏观规划和具体规划,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农业技术,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进行实用人才培训,开展政策调研,还为当地农村捐赠图书。民盟盟员王红清、王保民、陈智忠、宋卫堂、韩东海、刘青林、尹靖东等多位老师为当地规划设计、产业调整和设施农业建设献智出力,民盟在职近60位盟员,几乎全部到过广宗开展服务,为广宗发展了特色莳植业、养殖业、家庭手工业、股份合作社等100余个扶贫项目,形成了“设施葡萄”、“黄(晚)桃莳植”、“设施蔬菜”等八大特色扶贫产业带,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让知识分子的“才气”接上京郊的“地气

北京京郊黄安坨村以果树为主要经济作物,多年来普遍存在过度施药、盲目施药的情况。2014年起,我校九三学社参与北京市8个民主党派帮扶门头沟的“8+1”行动,在黄安坨村依托农业合作社建起了“科技助农示范小院”,时任我校九三学社委员会主委、工学院教授高振江为主要负责人,我校理学院教授吴学民是小院的教授团队核心成员。

七年来,吴学民带领10多名博士、硕士及数十名本科学生,坚持驻村工作,深入农户进行调研和科普宣传,制定科学、安全的用药方案,使农药施用量减少40%以上,并推广无公害新型绿色农药,果品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结合测土配方施肥,使苹果亩产由2014年3000斤增加到现在的5000斤,激发了农户积极性,果园面积由400亩扩大到800亩。通过引入自主研发的国际先进果蔬生理保鲜技术,使果品的观光采摘期得到延长,保鲜期延长3倍,实现了跨季销售,提升经济效益。

近年来,通过整合资源,引入了黑木耳、鸡心果等新品种,黄安坨村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农业生产、观光采摘、特色餐饮、农家住宿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7000余元增加到目前的16000余元,相关产品北京市销售额达近百万元。通过举办植保知识科普活动、科技帮扶活动、引进现代网络服务,黄安坨村带动了周边3个村的村民增收致富。

北京首家科技小院在西邵渠村揭牌成立

2018年在北京市委统战部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以我校民盟盟员张福锁院士、九三学社社员李晓林教授创立的“科技小院”为模板,我校承建的首家“北京科技小院”(统农001号)落户北京密云区西邵渠村。两年多来,我校先后在京郊密云、怀柔、大兴、门头沟、房山、平谷等10个区建立了19家 “北京科技小院”,共有9个学院24位党内外专家教师,先后有46名研究生驻扎工作。这项工作得到北京市委书记蔡奇高度认可:“北京科技小院是科技帮扶的样板,望坚持这种好做法”。

我校师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零距离、零门槛、零费用、零时差”为小院的服务模式,提供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把技术给农民,让效果真落地,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两年多来,“北京科技小院”累计引进新技术、新品种15项,如:有色地膜覆盖技术,使林下洋葱每亩产量增加3712斤;引进“原味1号” 新品种,西红柿产量增加25%以上;采前防落果技术,调整采摘期等,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为提高农民实用技术水平,我校师生拓展多元化技术服务,通过专题培训、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等多种方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技术知识,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培训79场,参与培训人数3046人次,制作科普长廊10套,仅在平谷区围绕大桃产业,举办大桃网络培训31次,发布作品300余个,全网播放量达60000余次,播放次数达15000余次,帮助农户销售农产品600余件,开辟新的销售途径。

科技小院助农

“北京科技小院” 作为“科技小院”升级版,打造了助力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的科技帮扶新样板。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出版专题研究案例专辑,将我国的“科技小院”模式树立为在农业生产一线开展科学创新和技术服务的典型案例,向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部门发布,推动“科技小院”成为全球实践。

科技助农只是我校党外教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的一部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接受了锻炼,了解了国情,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建言献策,参加民主监督工作。孙其信、何秀荣、左停、李保国、韩鲁佳、黄卫东、朱道林、王堃、陈智忠、芮玉奎等提出的建议多次得到中央领导或北京市领导的批示和重视。伍建平、黄卫东、朱道林、芮玉奎、李保国、孟祥彬等一批党外人士围绕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脱贫质量、脱贫实效、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特殊贫困群众帮扶情况等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每一位民主党派成员身后都有一个党派,每一位教师的身后都有一个师生团队、一个学院。在参与脱贫攻坚过程中,他们怀揣浓厚的家国情怀,发挥个人和组织的优势,始终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和奉献精神。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情怀,为党持续向贫困宣战的胸怀气魄所激励,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他们深入了解中国国情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国情民情,为广大扶贫干部和当地群众昂扬向上的干劲所感染,更加强化了参政为民、履职尽责的责任。在习近平总书记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学校统一战线将继承已有的优良传统,乘势而上开启建设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