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投资会打水漂吗?

25.03.2015  16:56

 

 

  都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回还真让刘先生赶上了,他20万元的投资到期了,本金却迟迟不能兑现,就连基金公司的办公地点,也是人走楼空一派破乱不堪的景象。刘先生怀疑自己的钱被对方卷包会了。昨天,刘先生向证监会反映了此事。证监部门答复他,洲海基金属于他们的监管范围,将有工作人员调查核实此事。

  刘先生是工薪阶层,为了多赚点利息,去年2月,他经朋友介绍,花了20万元认购了洲海基金。根据洲海基金官网显示,基金投资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商业地产、矿产资源、文化传媒、高新科技、健康产业、能源与环保等6大方面,涉及数个项目。但在刘先生与洲海基金签订的合同书上,并没有注明投资的到底是哪一个项目,也没有具体的项目名称和介绍。

  “当时我被告知这些都不用细究,基金的收益非常稳定,我的20万元投资,期限为一年,收益能达到10%至12%,并且,半年付息,到期还本。”刘先生说,显然这要比存定期利息高。到半年的时候,他顺利拿到了1万元利息。转过年来进入2月,按照合同规定,此时,刘先生应该连本带息收回22万元。但左等右等,剩下的21万元迟迟不见踪影。

  在多次拨打电话未果的情况下,刘先生辗转来到洲海基金位于广渠门外洲海大厦的办公地一探究竟。让他吃惊的是,办公地点已经人去楼空。“4层已经租出去了,2层、3层都是空的,里面乱七八糟的样子,根本不像有人在办公。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公司出了问题。”此后,刘先生又仔细查看了基金公司的官网,发现上面正在募集、没有兑付的多个投资项目,总金额达到了十几亿元,“现在有多少人受骗还不得而知。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洲海大厦。刚上电梯,就看到电梯间内贴着写有“洲海基金在2层”的提示语。来到二层,正对电梯的是洲海基金的接待前台,但既没人值守,也没开灯。公司的门禁大敞,一个个办公格子间,同样也是没有一个人影。每张办公桌上都很凌乱,用过的一次性饮水杯随处可见,有的桌子上还堆放着已经长毛发霉的剩饭,散发出阵阵恶臭。一旁的饮水机,水桶里也早已没了水,可依旧在不停地启动、烧水。贴在墙上的作息时间表显示,公司的办公时间到下午4点半,可是,记者探访的时间刚刚下午3点钟。

  其实,洲海基金深陷兑付危机,在投资圈里早已被众人议论多时。有人分析认为,造成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刘先生说,他听说事后有人成立了投资人维权委员会。在洲海基金公司的墙上,记者也看到,这里贴着多份该委员会发出的通告。

  其中一份通告上称,洲海濒临崩溃边缘,迫于投资人的强大压力,洲海基金董事长在两名高管的陪同下,在委员会指定的时间与地点,与十余名投资人代表进行了沟通,承诺会积极配合集团总经理完成对项目的盘活。对投资人,也将及时汇报项目进展,直至最终完成所有兑付工作。

  “目前没有一个人联系我

  也没人解释这件事。20万元的本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追回来。”刘先生担心不已,他希望证监部门能介入调查,保护他们这些投资人的权益。

  本报记者刘琳

  实习生王亚娟文并摄J015


  京报网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京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