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涵丰富的“文化猴”

13.02.2016  11:56

    徐悲鸿《十二生肖图册·

  沐猴而冠

 

 

  美猴王皮影 陕西省群众艺术馆收藏

 

  猴年印章

  灵羊将乘飞雪去,金猴又随祥云来。猴年春节,与猴相关的诗、画、生肖物品、年历等早早登场,猴文化遂成为人们的谈资。

  中国古代猴被分为许多种类,也有许多不同名称,如狙、猱、沐猴(猕猴)、猢狲、猩猩、玃、猨狖、山魈、狒狒、马留、马化、如拳,等等。猴生性机灵、好动、通人性,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关系密切。

  猴为申

  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所谓“申猴”。据说,“申”在甲骨文中被刻画为两个母猴相对而立的样子。汉代王充《论衡·物势》中说: “申,猴也。”“侯”姓出自黄帝时史官仓颉,本为侯冈氏,后简称侯姓。我国自商、周以降,以“申”为地名、为姓氏的很多,不知是否与猴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大约有一亿人属猴,与猿猴有关的人实在太多。古代也一样,从生肖流行以后,总有约十二分之一的人属猴。在中国古代,常将猿猴连称,人们喜爱猿猴,还因为古人将它视为长寿的象征。《抱朴子》一书中就有“猴寿八百岁”的记载,伴随长寿的自然是安详平和,生活幸福。

  猴吉祥

  大部分中国人不知道猴子曾当过图腾,但一直视猴子为吉祥物。在我国猴年的挂历、台历上,通常都少不了这样的画面:桂花树上,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旁边还有一只小蜜蜂,题字“花开富贵,辈辈封侯”。显然,这是在用“桂”谐音“贵”,“猴”谐音“侯”,“背”谐音“辈”,“蜂”谐音“封”。猴之吉祥在于它与“侯”同音。侯是古代爵位,《礼记》云:王者之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古人希望升官封侯,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为此,人们还创造了许多吉祥图案。例如: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这样一幅图案,其吉祥寓意是“封侯挂印”。在剪纸艺术形式中,其图案上表现一只猴子屈蹲在桃树上,猴子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宛似一对蝠形状,(“蝠”与“福”同音),构成“福寿双全”的画面。在吉祥物中,桃为五木之精,天上的神物,桃是增寿的瑞果,有长寿的寓意。猴与桃的结合,恰应了民间谚语“猴桃瑞寿”,表示吉祥如意,向人们送上美好、和谐、幸福、长寿、吉祥的祝福。

  2016年是猴年生人的“本命年”。按民间习俗要穿红裤头或系红腰带,一是图个吉利,二是红色“辟邪”。但年轻人对此已不以为然了。人们对猴年生人的评价:精力旺盛,活泼好强,处事头脑灵活,敢于坚持真理;竞争意识强,从不随波逐流;女性更是聪明灵动,善解人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创造性并具有吃苦精神,倘干事业常是大赢家。

  猴宝库

  诗、成语、歇后语、谚语、戏、姓氏、地名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猴的影子。以“猴”入诗的不少。如“生不愿封万户侯”、“侯门深似海”、“粪土当年万户侯”、“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妇孺皆知,脍炙人口;许多成语中也嵌上一个“猴”字。如沐猴而冠、心猿意马、惊猿脱兔、教猱升木、猴穴环山等;歇后语则有: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猴子爬树——拿手好戏,猴子骑马——一跃而上,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猴子耍大刀——胡砍等;谚语如“杀鸡给猴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这些成为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内容。舞台上经久不衰的猴戏令人捧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猴戏剧目中永远的主角。他敢于反抗天庭、蔑视权贵的气概,和戏弄强敌于股掌之中的幽默感,一直令观众赞叹不已。以他为主角的动画片《大闹天宫》曾荣获国际大奖,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得到海内外的广泛好评。以“猴”命名的地名甚多。如连云港花果山上的“猴子水帘洞”,黄山上的“猴子观海”,神农架上的“猴子石”,雁荡山上的“老猴披衣”等十分形象有趣,这些形象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典籍中的猴

  猴在典籍中是有名一族。《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记载。当然,猴的称谓不一,据说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山海经》、《吕氏春秋》、《抱朴子》称其为“猿”;《诗经》称之为猱,“毋教猱升木”;《楚辞》里有“猕猴”。东汉王延寿《王孙赋》有“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西晋阮籍有《猕猴赋》,刻画了一个“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纯”、“性褊浅而干进”的猕猴形象,借以鞭挞那些贪求利欲、献技逞巧、人面兽心的小人。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世说新语》云:“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断肠”遂成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诗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柳宗元撰有《憎王孙文》,有“王孙兮甚可憎”等句,托物言志,意在人而不在王孙,与《猕猴赋》如出一辙、异曲同工。猿猴还会“造酒”,明代李日华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清代李调元在其著作中说:“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张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宾国。史言‘沐猴而冠’,以‘沐’为‘沐浴’之‘沐’者,非是。”(彭竹兵)

  寓言中的猴

  “射猴戒友”

  “射猴戒友”的寓言见《庄子·杂篇·徐无鬼》:吴王渡江狩猎,到猴山,群猴惊走,惟有一猴从容跳跃。王射之,猴机敏接箭。于是王命随从射之,猴即死。吴王以此开导其友人颜不疑说:“这猴子以其机巧灵便傲视我,所以致死,应当引以为戒啊,为人不可傲慢。”颜不疑果然以此为鉴,终于有所成就。

  “猕猴救月”

  “猕猴救月”的寓言出自佛经(唐代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从前有一群猴子,见到井里的月影,以为月亮掉到井里了,于是它们一个拉一个,倒悬着去捞月亮,月亮没捞到,他们却坠井而死。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不要把虚幻当作真实,否则不仅徒劳无功,而且会付出惨重代价。

  “猕猴王”

  “猕猴王”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六:从前有一群猴子因天旱饥饿,猴王带它们到国王的园子去吃果子,被国王的人包围。猴王把自己的肢体和树藤连在一起,让数百只猴子从身上通过,救了猴群,自己却耗尽体力,被国王捉住。

  “猕猴救人”

  “猕猴救人”的寓言见于《六度集经》卷五(又见于《菩萨本生鬘》二四):一人坠入深谷,猕猴将他背上平地。那人却想打死猕猴喝它的血。他用石头打猕猴的头,血流一地。猕猴却毫无憎恨之意,反而将他送上回家的路。大约是受这则寓言启发,明代宋濂也创作了一则寓言“衣冠禽兽”(见《燕书》):西王须山中迷路,被一猩猩救助。后来友人来救他,他却想杀猩猩取血。友人谴责西王须:“猩猩倒像是人,你却是兽。”

  选摘自薛克翘《中国猴文化漫谈

  古诗中的猴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猴的诗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小雅·角弓》)这四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不要教猴子爬树,像用泥来涂附。君子有美德,小人要来依附。”尽管这不是专门咏猴的,而只是以“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衬托“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但它毕竟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涉及猴的诗句,而且由此派生出成语“教猱升木”。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一代枭雄曹操在《薤露行》中有“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的诗句。汉灵帝死后,少太子刘辩即位,朝中宦官作乱,大将军何进想诛杀宦官,密召凉州军阀董卓进京。不料,计划泄露,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所杀,张让劫持少帝和陈留王前往小平津,后来被率兵进京的董卓劫还。董卓在这次进军京城中窃取国家大权,引来关东各州郡的兵马起兵讨伐董卓,社会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曹操写下这句诗,就是讥讽何进,认为他本是一个徒有其表的人,就像猕猴戴帽穿衣硬充人样,脑子里少根筋还妄想干大事。在曹操的眼中,猴依然是负面形象。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这是“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当中的诗句。时逢乱世,原本是汉室贵公子的王粲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大约公元208年左右,王粲到荆州投奔刘表,但没有得到刘表的重用,心里感到十分苦闷。流逝的水波激起清脆的响声,猴猿靠近江岸发出阵阵悲吟。面对他乡的景物,怀才不遇的王粲触景生情,久客思归的乡愁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交织在一起,他写下的诗句里,用猴猿寄托了他的乡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是诗圣杜甫《登高》中的诗句。这首诗被誉为唐代第一七言律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在夔州时创作的,不仅写了自然的秋,更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秋强烈的感情色彩。杜甫一生飘泊,潦倒不堪,晚景凄惨。在诗人笔下,秋风劲疾,天朗气清,传来的却是一声声哀惨的猿啼,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在杜甫的诗句中,猿是悲苦的。

  “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唐代诗人卢仝在《出山作》中写到“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在卢仝眼中,猿猴聪明活泼,一点不怕人,又野性不改,喜欢模仿人类活动。如果家僮的钓鱼竿丢失了,就一定会是猿猴在作案。虽然有讽刺意味,但猿猴的顽皮、大胆还是让人莞尔一笑。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李晓 FN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