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

24.05.2016  20:06

编者按:5月20日上午,中央党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何毅亭出席并讲话。中央党校副校长黄浩涛出席座谈会。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主持会议。中央党校学员代表及专家教授、研究生代表80余人参加座谈会。4位在校学习的学员和7位校内专家学者发了言。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围绕新形势下“构建什么样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根本问题,系统阐明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指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大推进、大发展的春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现将会议发言要点摘登如下。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

中央党校省部班学员、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杜占元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具有里程碑意义。总书记的讲话是一篇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要求。总书记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刻影响和指导价值,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讴歌。讲话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指导地位重要性和必然性的认识,明确了新形势下如何落实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方法路径。

高校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重任,我们要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体现在学科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中。要进一步建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好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高素质的理论队伍,把高校建成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

凸显中国特色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继承性与民族性、原创性与时代性、系统性与专业性的基本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是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运用中国特色的理论话语系统来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理想图景,运用中国理论来解读中国实践。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要进一步深化对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理论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课题的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融通转化。要重点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和重点研究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专业高端智库。积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人才走向世界,不断增强中国学术理论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

育人育才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总书记强调,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高校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我们要按照总书记讲话要求,把哲学社会科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和支持高校优化学科结构,打造更多学科高峰,着力建成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密切同知识分子的联系,同知识分子广交朋友,为知识分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与党同心同德、能够引领时代发展和社会风尚的理论家、思想家。

加强党的领导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把哲学社会科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我们将把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全面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结合起来,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工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高校党委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人员聘用、资源配置、科研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新局面。

 增强理论自信 打造话语体系

中央党校省部班学员、新华通讯社副社长 周树春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两个不可替代”鲜明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我们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的现实差距。学习总书记讲话,就要进一步准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起构建融通中外的学术理论和思想文化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增强方向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构建和传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体现历史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和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深深地打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历史烙印和时代色彩。只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我们才能科学地阐释好中国现象、讲述好中国故事。过去几百年来主导世界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人类文明需要新的精神指引。作为思想文化和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也要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重新成为活跃的“世界话语”,积极稳妥地向世界展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

增强文化自觉,在大力传播富于时代特色的中国思想文化中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要在历尽劫波从未中断的历史长河中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与生存耐性,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锋和融合中生动展示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与博大精深,在人类文明重建的时代潮流中真实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光明前景与历史担当。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发生在人类文明面临转折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进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中华文明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增强战略自觉,把增强软实力作为实现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当前,国际舆论秩序“西强我弱”的格局仍然存在,这是几百年来“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遗迹。西方国家的“舆论霸权”,在深层次上表现为“思想霸权”“观念霸权”“学术霸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必将进一步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可以说,以中国理念、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文化为基础和依托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日益成为中国发展日程上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从战略层面重视话语体系构建问题,实现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有效突围。

增强实践自觉,肩负起“构建”和“传播”的双重任务,致力于实现建设“文化强国”和“传播大国”的双重目标。应该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问题导向。当代中国是“问题的最大的富矿”。只要我们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就会找到作为“时代口号”的种种重大社会科学议题,从而找到理论创新的源头,由此构建反映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二是创新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特别是加强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将此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和着重点。三是传播导向。我们必须在解读中国实践上掌握发言权,壮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特别是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和海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切实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文化传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走向建设“文化强国”和“传播大国”的战略目标。

伟大社会变革呼唤创新思想理论

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社社长 刘汉俊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有许多经典论断。我对其中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观察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去看”;“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三句话,再加上三个关键词——“历史的”“时代的”“世界的”,为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创建了一个立体多维的空间和宏大的叙事架构。

历史的眼光让我们增强了创新的自信。与自然科学揭示一般物质世界的必然性不同,社会科学作为一种“历史性科学”和“解释性科学”,不但要揭示社会规律的必然性,还要揭示把这种必然性变成现实可能性的社会力量和实现道路。如何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中,研究探讨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现实基础与实现路径,是社会科学必须回答的历史课题。生活的横截面常常有最绚丽的图案,社会的大变革往往是哲学社会科学最有作为的契机。古今中外历史表明,激烈的社会大变革一定是以思想的大发展为先导,也一定是以思想的大丰收为结果的,因为深刻的社会实践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生动的社会实践又催生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以和合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法则,不光具有文化价值、哲学意义,也具有指导当今国际关系的准则价值。回望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获得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就没有理论的自信,有了这种自信,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才有了继承性、民族性。时代的观照让我们增强了创新的责任。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用“五个面对”“五个如何”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这是时代的呼唤、现实的课题。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改革开放生动实践结合诞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次理论飞跃都是时代的结晶、现实的产物。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出的新成果,是普遍真理在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中开辟的新境界。实践是诞生真理的唯一产床,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介入实践的深度决定理论的高度,感知现实的程度决定思想的深度。实践之根越深厚,理论之基就越坚实;现实之源越丰富,创新之泉就越奔涌。没有认识的升华就不会有理论的创新,没有理论的突破就不会有思想的飞跃,没有思想的力量就不会有行动的坚定。深化改革永不停步,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创新理论既来源于原著原文原理,更来源于实际实践实务。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立场和观点,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社会变革的新探索、客观实践的新指导。国际的视野让我们增强了创新的定力。一个崛起的中国必定影响和改变世界格局,因而针对中国的战略争锋、政治争斗、领土争夺、国际事务争议、意识形态争辩、经贸争执、网络争端、科技争先、能源争抢、军事争战、人权争吵、文化争论、学术争鸣等等都会出现。今天的中国是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中、竞争的环境里、复杂的局势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遭遇的困难、面临的挑战、潜在的风险前所未有。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在历史承接与民族特性中突出中国特色,在原创理论与体系构建中彰显中国风格,在关照世界与关怀人类中展示中国气派。原创首先是独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突显中国理论的主体性、民族性、创新性,才能在国际舞台中占有中国议题的设置权、中国话题的制高点、中国事务的控制力,才会在世界文明和人类思想的百花园中独放异彩、有所贡献。这是中国思想的定力所在。

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学员、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 王利明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是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总的是立足中国、借鉴国外。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从中国实践出发,以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解决和回应现实中存在和提出的问题。实践提出的问题,是学术创新和理论发展的源泉。学术创新和理论创新都应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成为治国安邦、经世济民的学问。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借鉴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不能闭门造车,盲目排斥异域文化。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当通过借鉴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丰富我们自身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但是,借鉴并不是照搬照抄,也不是亦步亦趋。

二是要把握好历史与当代的关系。要挖掘历史,把握当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具有中国的底色,要植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善于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营养,获取资源。我们要放眼未来,就不能忘记本来。只有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才能吸收到丰硕的学术营养,并构建我们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同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社会在不断发展,理论也要随着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空前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理论研究更要总结实践的经验成果,并根据实践检验理论,有独创性的成果都必须从时代出发,发出时代之声。

三是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关系。所谓关怀人类,就是要有人文精神,要有对普罗大众的关爱精神。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人文化成,就是要以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当今人文社会学科越来越细,但各门学科具有相同点,即都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自由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同一个地球,同一份天地,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关注人类发展和人类前途,既要为中国谋,也要为世界谋、为天下谋,不仅要有家国情怀,还要有未来关切。我们的学术必须展望未来,我们的学术研究才具有前瞻性。只有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够立时代之潮流,通古今之变化,发时代之新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我们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软实力的体现。我们必须坚持双百方针,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在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引领下,我们必将迎来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建设具有创新性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思想

中央党校副教育长、科研部主任 韩庆祥

 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为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既要打破思想僵化、解放思想,又要开辟一个新的时代。当时,中央党校反映时代要求,贯彻中央精神,率先在全国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理论界发挥了引领作用,写下了光彩夺目、载入史册的篇章。

今天,实践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一些新的重要时代课题:一要紧跟1978年以来我国伟大的实践创新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建设具有原创性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思想;二要面对当今我国多样化发展态势中出现的“思想分化”,自觉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最大公约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最大公约数,来引领各种社会思潮;三是要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揭示出历史大逻辑、时代大逻辑、实践大逻辑和思想大逻辑,并以此为基础,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1978年以来,虽然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巨大成就,但理论供给、思想供给却满足不了时代需要、实践需求和中央要求,达不到时代发展、实践需求和中央期待的水平。在我国学术界,经典文本研究有余而对“现实逻辑”研究不足,西方理论研究有余而对“中国问题”研究不足,学术研究有余而对“党的理论”研究不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刘云山校长的领导下,中央党校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治校思路,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项工作水平都有新的提升。5月19日下午,在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会议上,中央党校领导作了发言,强调“要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奉献党校力量”,党校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努力走在前列,要为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作出应有贡献;党校教师应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中央党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紧紧围绕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中国问题——话语体系”,从学术、学理和学科上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再一次发出党校声音,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奉献党校力量。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 刘海涛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大有收获。尤其是关于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他指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虽然创立于19世纪,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虽然诞生在欧洲,但传播广泛,影响深远。和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的分支、流派不同,它是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渊源。这种鲜明的党性,决定党的理论工作者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肩负起推动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建设和发展的重任。

总书记的讲话科学阐述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任务。他指出,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既包括推进的要求,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间概念,也具有空间属性;不仅要传承,而且要发展;不仅要吸收,而且要创新。中国化,就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时代化,就是顺应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大众化,就是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统一。

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适应了当代中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适应”就是坚持的客观依据。但这种“适应”并不是“完全适合”,社会矛盾不断产生着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动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做到在坚持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

以哲学方式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

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 冯鹏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道路实现成功崛起和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历史时刻发表的一篇纲领性文献,显示了我们党对自身历史使命的高度理论自觉与价值观自信,必将引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开启发展的春天。

从历史角度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生成与发展,既是波澜壮阔的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建构成果,也参与和建构着中国道路及其普遍性意义。作为哲学工作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既要坚持哲学对中国道路及其扩展的实践性参与和建构自觉,更要以高度的学科责任、学术努力和专业水准,去阐明哲学呼应中国道路之理论崛起的特有关键主题、基本方式和实践路径。

首先,必须把握准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关键主题。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指导,又着力为这一最新成果的理论形成和理论超越提供思想支撑、学理阐释和话语表达,是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关键主题。构成这一关键主题的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推动中国特色哲学学科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根本指导和阐释重点,努力形成我们党关于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核心理念、宏大叙事和哲学话语,进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哲学提炼和理论超越。

其次,必须把握好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特有方式。中国道路的开创和拓展本身是一个总体的、历史的、实践的过程与成果。这实际上也提示我们,坚持以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思维去呈现并维护中国道路的历史连续性、系统开放性和价值普遍性,坚持以历史辩证法的精神去阐释并建构中国道路的文明本质和世界历史意义,坚持以人民主体的价值思维去展现中国道路的价值理想和文化追求,不仅要成为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特有方式,也应当成为当代中国哲学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

其三,必须把握住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实践路径。坚持以中国为主体去阐发中国道路的主体性及其世界历史意义,是哲学呼应中国道路理论崛起的实践路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时代自觉、历史意识和文明思维为导向,更加敏锐地把握当代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精神,更加深刻地阐释并呈现中国道路的历史连续性和实践导向性,更加自觉地建构中国道路崛起的文明本质和普遍性价值,以形成能够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现实存在状态、理论时空与发展前景。

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 谢春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执政成就?中国道路为什么能够成功?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出解释。

第一,坚持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包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的价值观,始终为绝大多数人民谋利益的根本政治立场;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新的时代特征,赋予社会主义许多新的特色。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认为应该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

第二,坚持体制改革。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建立了,但现在比过去发挥的作用大得多好得多,就是因为进行了许多方面的体制改革。举三个例子:一个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这一项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温饱问题迅速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活力、动力、压力怎么估量都不过分。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现在,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纳税额、就业人口等方面都占了超过一半的位置,发挥着巨大作用。

第三,坚持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开放领域越来越宽,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对外开放带来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还带来了一些外国的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开放还带来了外国的资源能源,带来巨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中国在全球化竞争中,发挥了劳动力价格低廉、市场广大等比较优势。如果没有开放,绝没有今天这个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泛吸纳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社会主义。

第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制度。这一领导体制具有明显优势,能够有效地避免政治上的争拗和内耗,保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还有决策的高效性和很强的执行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加强中共党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和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有助于国外人士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自己的贡献。

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中央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 王长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精辟分析,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总书记讲话既感到振奋,也觉得肩上的担子和责任沉甸甸的。哲学社会科学不是人们生活的佐料,研究哲学社会科学不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而是事关民族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的提升。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更高的要求。

和这一要求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当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我们作为看家本领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照本宣科的多,创造性发挥的少;鹦鹉学舌的多,变成自己思想的少;阐释、解读的多,深度创新的少;从本本、概念、语录出发的多,针对现实重大问题作出有分量、有说服力应答的少。这“四多四少”,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理论创新不够。理论缺乏创新,除了思维方式上的僵化、教条化倾向有待进一步克服之外,创新动力不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途。推进理论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我认为需要在三个关键环节上有突破。

一是充分给予讨论和探索的空间。对学术性问题,不宜过早下政治结论,尤其不能用行政手段介入学术讨论,强作了断。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也难断学术事。不能断而硬要去断,只能越断越糟。

二是宽容失误。创新,就免不了有失误。事实上,研究最后达到的成功,往往是由前面的无数次不成功铺垫而成的。对只要是本着严肃的科学精神进行的研究,即使它有缺陷,都应给予理解和包容。如果一棍子打死,不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正确路径。

三是从根本上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方式。理论研究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生产有着和物质产品生产不同的规律。用运动的方式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无异于揠苗助长,效果只能适得其反。对如何提高精神产品的质量,如何建立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如何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脱颖而出,都需要在进一步深化对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创新。

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是鲜活的马克思主义

中共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原主任 严书翰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指导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鲜活马克思主义。

当今中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呼唤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果。

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也就是要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就是在系统总结和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展开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对于这五大发展理念及其相互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从规律高度来论述和认识的。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要论断,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揭示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规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战略,体现了全面的、联系的观点,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体现了统筹兼顾的要求,也就是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发展规律。所有这些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探索和把握达到了新高度。

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显然就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之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既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包含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中。三大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共同佐证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把中央党校打造成国家高端智库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高祖贵

中央党校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方阵,将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努力奉献更大党校力量、发挥更大党校作用、做出更大党校贡献。

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而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就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当今世界,环顾主要国家,无论是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总结提炼,还是提出问题解决之道,乃至影响国内国际舆论和加强对外传播,智库都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央党校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方阵,又是党中央所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之一,显然应该具有更大的责任担当和广阔的作为空间。这就要求中央党校全面加强智库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进而为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和重要的理论支撑。

中央党校不同于一般的大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不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设置比较完备,包括党史、党建、法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国家安全、国际战略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群正在壮大,专家学者较多,而且来自全国各地区各部门的学员资源丰富。这种综合优势,既有利于中央党校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研究阐释,系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回应时代呼声和实践需求;又有利于中央党校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找到新对策,取得新突破;还有利于中央党校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外信息传播,加深同世界其他国家政党的治国理政交流,助力中国对外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

中央党校作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库,责无旁贷,要聚焦中国实践和中国问题,加强对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对策性研究,加强党情政情社情信息反映和研究;多搞“集成”和“总装”,多搞“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这样既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作出应有的思想理论贡献,又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提供实践方案,还为应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及时发出中国声音、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

遵守政治纪律 坚持严谨学风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原副院长 刘春

党校的理论和学术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研究、宣讲、学术论坛和讲坛等活动都在党的纪律约束范围内,都要服从党的纪律要求,在理论和学术工作中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且,由于理论和学术工作者具备一定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守纪律讲规矩对于党校学者来讲更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说学术探索无禁区、党校讲课有纪律,但“无禁区”也不是绝对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违反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无论公开还是私下里,在党校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党的政治纪律,党校必须模范遵守。这就对我们进行和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工作,尤其是在讲坛论坛上,提出了最基本的纪律要求,是不能下探、更不能突破的底线。

理论和学术工作贵在探索和创新。没有探索和创新,理论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就不复存在,理论和学术工作对党的事业的积极作用也就荡然无存。这就要处理好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与理论和学术探索创新的关系,既要百家争鸣,又要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重要的指导原则:“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既反对打着学术研究旗号从事违背学术道德、违反宪法法律的假学术行为,也反对把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混淆起来、用解决政治问题的办法对待学术问题的简单化做法。

理论和学术研究工作要做到有机统一,首先,理论和学术研究要有正确的方向和定位。在政治方向上不能有偏差,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不能混淆,更不能混同。尤其是不能将重大的原则问题、是非问题作为一般学术问题予以对待。其次,遵循严谨的学术规范,坚持健康学风。科学研究贵在实事求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那些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甚至沽名钓誉、标新立异的做法,首先就违反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最后,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净化学术生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弘扬优良学风,把软约束和硬措施结合起来,推动形成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健康学术生态。

原文链接:

[学习时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发言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