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期“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团队赴重庆支教调研

05.08.2017  16:26

7月15日至8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第五期“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团队师生35人奔赴祖国西南贫困地区,在重庆市主城区、重庆市城口县等地开展了为期19天的,以“关爱与社会责任”为主题的支教和调研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永庚公益基金,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重庆市城口县委县政府、修齐中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重庆校友会的鼎力支持。同学们深入乡村,走进扶贫一线,在与当地学生、民众、基层干部以及返乡企业家的交流互动过程中,真实触摸了重庆这座山里的城市,了解到西部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更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奋斗精神与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深刻体会了助人自助与社会责任,扩展了视野,明白了担当,更获得了触动心灵的成长。

7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五期团队在重庆市区开展调研活动。团队先后前往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屋、信息中心、轮胎分装现场、长安福特入厂物流项目现场、整车物流项目现场以及磁器口古镇开展调研活动。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重庆市区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概况、民俗文化特色,渐渐进入活动状态,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

支教是此次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7月18日至23日,第五期“求是思源”团队在修齐中学举办了“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为近200名当地中小学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SMILE”课程。课程结束后,项目团队向修齐中学捐赠“爱在思源,书香城口”图书角。

SMILE”课程包括学习能力提升(Study Improvement)、个人心理成长(Mental Development)、创新思维塑造(Innovative Thinking)、文化素质培养(Literacy Education)、英语口语锻炼(English Speaking)五大模块,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了不负当地学生的期望,真正帮助他们提升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求是思源”项目团队成员在暑期前期精心准备,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备课与试讲,在前几期夏令营的基础之上开拓创新,设计了“鸡蛋撞地球”“纸桥搭建”“纸飞机沟通”“多元文化对比与交流”“大学历览”“英语电影配音”“Chi-Chat Corner英语角”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力求让每堂课都充满知识与趣味。为了让课程更贴近学生,每天课程结束后,各个班级教学团队还会通过“成长档案反馈”“小纸条匿名建议”等方式听取学生的意见,探讨每一个有助于提升支教效果的细节。课程还制作了教学评估问卷请小营员们填写,系统评价教学成果。

随着夏令营课程的陆续展开,小营员们由最初的羞涩变得大方起来,教室里的气氛由沉默变得积极,小组内互不相识的学员也渐渐熟络。每天课后收到的留言也由最初的对表象的关注与羞涩的例行官话式的提问,渐渐变得真诚而有深度:“老师,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哥哥,初中生应该怎么对待爱情?”“姐姐,你有遇到过改变一生的挫折吗?”面对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们认真细致地进行了启发式回答。在最后一天的留言里,有不少学员在写到“哥哥姐姐,我想来人大找你们!

在23日上午举行的支教成果展示上,有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有原本羞涩的孩子激情的朗诵,有小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改编的歌谣,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筹划的创新服饰秀,自己排编的舞蹈,还有军体拳、擒敌拳、相声、乐器串烧。看到孩子们在短短四天的夏令营中有这样大的改变,在场的城口县相关领导、修齐中学的老师、孩子的家长们都感到非常惊喜。城口县县委副书记秦少波表示,第五期“求是思源”团队带来的“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非常成功,让他看到了城口孩子们的无限潜力与可能。

负责授课的“求是思源”团队成员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变化,也收获着由衷喜悦与感动。短短五天,团队成员与班上的营员们谈理想、谈青春、谈家庭、谈学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看到在他们身上一点点发生的变化,看到他们越来越真诚的心里话,同学们收获感动与幸福的同时,也感到了深深的责任。教授2班文化课的廖浩天同学表示,看到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超出想象的聪颖,以及对广阔天地的渴望,他从心底里感到了一份责任: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走出大山。大多团队都与孩子们建立了微信群或者QQ群,以便在分开后还能够长久地帮助他们。通过这次支教,同学们对祖国西部的教育状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责任”这个词语在心中也由模糊的大词变得清晰起来。

为了能够给夏令营学员带去更长远的影响与帮助,“求是思源”团队还为修齐中学搭建了“爱在思源,书香城口”图书角。该图书角系列活动是由“求是思源”二期团队发起,在二期与五期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捐建完成的。从线上募捐到线下建设,从思源读书榜样的引导到书香传递的陪伴与成长,团队希望能通过一方书香角落,让山区的孩子能看到、走到世界的万千角落。

随着“SMILE”微笑成长夏令营的落幕,“求是思源”团队各小组的调研活动自7月23日至27日开展起来。同学们分为六个小组,结合城口当地特色与实际,就城口县中药材发展情况、城口县旅游宣传定位与模式、互联网视角下蜂蜜产业发展与转型、政府与社会力量视角下“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发展模式、“钱棍舞”的发展推广与商业化模式、“山神漆器” 漆艺技术的继承与创新等选题在当地开展了深入的调研。

在城口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教委、团县委、工商局、旅游局、环保局、商务局、文化委、林业局、旅投公司等相关单位及高观镇、东安镇、河鱼乡、岚天乡、北屏乡、庙坝镇、双河乡等乡镇的大力支持下,第五期“求是思源”团队参观了城口县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列馆、河鱼乡农耕博物馆及体验场,参访了大巴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山神漆器工艺美术公司、天星灵芝种植有限公司、松坤菌草科技有限公司、城口县九龙洞矿泉水有限公司、重庆鹏城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先后在高观镇便民服务中心、农村淘宝营业点、网上村庄营业点、大巴山森林人家示范点、巴渝民宿示范点、北屏乡农业园区等地走访调研,并与岚天乡钱棍舞队、城口县相关部门进行座谈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深入基层第一线,通过亲身体验岚天乡“钱棍舞”表演,了解北屏乡农业园区采摘、销售与经营模式,参观松坤菌草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星灵芝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大棚,走访中蜂养殖户、巴渝人家经营者,与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系统了解城口县宣传部门在特殊地理交通状况下为“缩短心灵距离”所设计的宣传模式,经济与生态双线并进的发展路径,以及当地扶贫经济发展中“生态”所扮演的双刃剑角色。同学们在调研中收获了大量一手资料,对祖国西部扶贫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与利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7月27日,“求是思源”优秀学生培养计划第五期团队城口支教调研成果交流座谈会在重庆市城口县政府举行。会上同学们分组报告了数天来调研的阶段性成果,交流了彼此的支教感悟。与会的城口县各级领导向同学们表示感谢,并当场就一些建议向相关课题成员表达了进一步交流的愿望。在会议的最后,城口县委副书记秦少波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关于城口发展的一些思考,令同学们深受启发与鼓舞。

城口之行结束后,7月27日至31日,第五期“求是思源”团队在重庆先后参观了两江新区规划展览馆、猪八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盼达汽车租赁有限公司、三峡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以及西永微电园。重庆市在产业转型与红色文化发掘方面所做出的有益努力对团队成员启发颇大,不少成员将其与城口县相关工作进行对比,对各组的调研课题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7月31日,“求是思源”五期指导老师、辅导员和部分学员代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杨大庆、侨务处处长王林座谈交流,双方就重庆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交流。五期指导老师耿希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求是思源”团队向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表示感谢。杨大庆、王林希望双方能够加强合作交流,落实“学思结合”培养模式,并最终达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经过为期十九天的调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助、自助、助人”从一种模糊的概念,变成了扎根在每个人心中的信念,也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大人”所应该担当的责任,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从一种口号,真正变成了一种随时放在心上的准则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