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靳诺:思政课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根本遵循

16.12.2019  21:42

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理论性、科学性、适应性,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提升思政课建设的立德树人成效。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创新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的又一次集中体现。“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对于人民幸福、 社会进步、民族复兴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思政课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 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魂育人、立德树 人,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初心和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这也为高校思政课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有力遵循。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四性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政治性。思政课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政治性特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纵观历史,就会发现,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奋斗者,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以贯之的目的和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坚持育人使命, 担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职责。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理论性。坚持用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政课 的重要功能。一方面,立德铸魂离不开价值的引领,而价值的传递需要知识载体,思想的困惑呼唤透彻的理论。另一方面,立德树人离不开品性的塑造,而德行的培育需要规律认识,实践的深化要求科学的指导。如果思政课的理论性被消解,那么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就无从彰显。广大的思政课教师也只有吃透理论、啃透教材、讲透内容,才能以深刻的思想去吸引人和打动人、以彻底的理论去说服人和感染人,才有理直气壮的底气、披荆斩棘的志气、敢于亮剑的勇气,才能彰显思政课应有的思想深度和理论魅力。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科学性。要结合青少年不同时期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 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实现专科、本科、硕士、 博士不同学段思政课贯通式、一体化建设。目前大中小学各阶段的课程之间,还存在着目标断裂、 内容重复、层次混乱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遵循科学性原则,树立系统教育观,深化教学改革,以 推进课程的整体性、衔接性和协调性。

思政课建设要坚持适应性。一是要适应时代诉求。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不同时代也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思政课建设想要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乘风破浪,就要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迎接时代变化、紧跟时代步伐、担负时代责任。二是要适应师生需求。不同历史条件下,思政课所面对的主客体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要。思政课建设要有操作性,就要走进广大师生的生活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问题和困惑,积极地改革话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内容形式,真正让教师热爱、学生受用。三是要适应现实要求。思政课建设要有实效性,就要观照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回应现实诉求,以透彻深刻的理论去破解实际难题,以真诚实际的行动去满足社会期待。如此,才能切实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和建设发展。

扎扎实实抓好思政课建设

学校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铸魂工程、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这项工作始终给予了高度重视,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对学校思政课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9 年 3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首次专门针对一 门课程举办的会议,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深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事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坚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为我们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9 年 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 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 干意见》,对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期待。

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对 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保证。严格落实高校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要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统筹设计、全面规划,及时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建设方案,确保思政课建设的优先地位。积极推动建立健全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的体制机制,按照“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的要求,随时深入一线了解实际情况,确保统筹谋划和建设方案落实、落细、落地。

提升思政课建设的立德树人成效。立德树人 的成效是办好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标准。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进行重点建设。及时总结宣传推广 建设经验,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思路 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 环境创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支撑。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呼唤更加深厚的学理支撑和扎实的学术根基,这就需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式建设和发展。学科建设要将服务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创新作为首要任务,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及其发展的历史,加 强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研究,加强贯穿于党的创新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 不断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支撑和学术根基。

创新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教材建设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基础。改革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做到教材先行。要加强大中小、本硕博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明确思政课 各学段、各课程的目标定位与教学内容,做到统筹规划、重点突出、相互衔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加强思政课立体化教材建设,积极推动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多媒体课件、在线慕课等齐抓共上,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呈现方式,让学生爱看、乐学。 要加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积极推动教师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做到吃透教材的基本精神、不断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开门吸引有志于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和教学的教师,积极搭建学习研讨交流平台,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功底、勇于开 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构建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的师资队伍体系。要积极引导广 大思政课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称评定和人才遴选制度,建 立规范的奖励体系,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增强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获得感。

(作者简介: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