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推动新时代思政育人——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纪实
写在前面:
2016 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高校改革发展、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年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喜迎建校80周年,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力争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
今年6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党委书记靳诺代表学校党委作题为《弘扬传统 砥砺奋进 为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的主旨报告。本次会议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迈上新台阶,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政治保证。
10 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之际,对人民大学的办学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
近日,为更好地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成立了党委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党委教师工作部,以统筹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这所我们党亲手创办的第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新型大学,这所被总书记评价为“独树一帜”的大学,因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始终扎根中国大地,有着强烈的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自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中心任务,聚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大思政”格局,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书写着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的嘱托振奋人心。
时光回溯,80年前,在延安的红色热土上,“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犹在耳畔。
1937年10月23日,这段毛泽东同志为陕北公学成立与开学的亲笔题词,不仅是陕公热血青年的座右铭,也深刻烙印在8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一代代学子的红色血脉里。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历史的传承,是时代的召唤,更是高校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问题。
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一所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自陕北公学时期以来,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培养了大批“立德为民,治学报国”的优秀人才。一代又一代人大人秉承“实事求是”的校训,不忘初心,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奋进在时代前列。
(毕业典礼上,“母校八十岁生日快乐”的祝福中饱含毕业生的深情,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誓言决不忘记)
作为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出有传统、有内涵、有质量的思政工作教育体系。
学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强化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育才造士”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有力、有效、有序地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在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建立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
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形成了“八个一”的思政育人模式:“一个中心”:坚持立徳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个原则”:打通课内课外,实现整体育人;“一个机制”:学校、学院和基层党团学组织立体联动;“一群主体”:思政课教师、新生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同辈学长共同参与;“一个主战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一项硬要求”: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各两学分;“一系列学生活动”:校史育人、厚重人才培养等各类活动有序进行。
扣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
“广大青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高尚的人。”在今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青年。
青年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新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始于青春校园。立德树人,是中国人民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所言,我们今天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人”就是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在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方位、各环节积极弘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要求体现到学校的章程制度中,落实在治学理教的具体实践中,中国人民大学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先进模范校园巡讲,教书育人楷模、教师和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表彰,无一不是为了更好发挥榜样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新生教育、开学典礼、评优表彰、重大活动等契机,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是两位导师让我从一个被要求和计划牵着走的高三毕业生,真正成长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追求的大学生。”回顾第一期新生研讨课,经济学院经数实验班2012级学生袁喆说。
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级新生起开设新生研讨课,为新生量身定做个性化“菜单”,并实施新生导师制度。校史校情教育、专业导航、大学生活指导、学习方法指导、学科知识入门、理想信念教育等都是新生研讨课的“标配”,精致的小班研讨形式,由遴选的一批“有真学问、有影响力、有责任心”的教授学者担纲,架起了新生成长的绿色通道。
(新生研讨课总结暨优秀主讲教师表彰大会)
“本科新生导师应以真诚宽容赢得学生的信任,以严格要求树立学生的学术理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涵养人文情怀,同时也要与整体育人体系相接合,把‘全员导师’贯穿整个大学生活。”担任过新生导师的文学院徐楠老师这样认为。
通过新生研讨课这一大学“第一课”,抓住新生入学的关键时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更好地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扣好大学的第一粒扣子。
要上好“第一课”,更应过好“第一年”。“精彩第一年——新生引航计划”坚持人才培养整体性原则,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设计“适应、融入、引领、发展”四大教育模块,构建校、院、公寓三级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服务平台。
“红船领航”是“新生引航计划”的重要抓手,以新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培养对象,秉承陕北公学军政结合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强化理想信念,锻造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作风,让学员在实践中感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共产党员模范表率的当代意义。
(2016级“红船领航”学员出操训练)
每一位成为人大人的“小鲜肉”,还会获得一个干货满满的“新生大礼包”:入学适应辅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查、新生班级建设等均被精心准备放置在系列新生教育安排里。在获得学业辅导的同时,“一拳一泳”“朋辈互助”等项目,个性化全员辅导体系,“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般的辅导员队伍,一系列富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入学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满足了新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开创“一体两翼”思政课教学模式
“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建设的示范基地的独特优势,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创新“一体两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将系统讲授、专题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与研究型和互动型教学模式“两翼”充分结合,形成了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打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功底,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价值追求,首先应夯实课程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体系育人平台为例,在原有4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基础上,按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自选讲座相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思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校各院系各专业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培养方案。
作为推进研究型教学的重要抓手,中班教学、小班研讨,集体备课、专题教学、研讨教学、实践教学,严格课堂管理,规范考核方式都是题中之义。
课堂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在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为更好引导学生“触摸经典”,“名家领读经典”活动,邀请名师大家为大学生共上一门思政课;定期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阅读活动,通过课内外结合、教师指导和朋辈互助结合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系统学习。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上,“个人研读——集体研讨”交替登场,高年级学生党员带领新生党员研读经典,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研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现状;有的结合对《矛盾论》《实践论》的研习,对街道社区、农民工子弟小学等地实地参访调研,探讨如何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
(首都大学生“学理论·读经典”活动启动仪式暨《资本论》研习读书会)
90多岁高龄的《资本论》研究专家、人大荣誉一级教授卫兴华与90后学生在研习会上这样分享他的心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重点学习其中所体现出的方法,受益无穷。”
人大人至今牢牢记得,2012年6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期间,认真观摩了正在进行的新生党员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后指出:“高等学校作为研究、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引导广大师生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习近平同志听取“红船领航”马克思主义经典研习会新生党员的交流讨论)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注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品德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启迪学生领会科学理论的实践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力量、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一支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且“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年龄结构上都十分合理”的教师队伍,一大批深受同学喜爱的“人生导师”是叫好人大思政课的中坚力量。
“思政课应对青年学子发挥什么作用?”首批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向明老师回答:“往小了说,思政课所教的内容,可以成为引领学生成长的人生智慧;往大了说,思政课则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政课不但要讲得好听,更要让同学入心入脑。”
“生活是一场学习,最根本的学习就是人格的提升与完善。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会人成长成熟。无论身处哪一种人生境遇,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散发着淡淡的木樨花香味。”思政课能否使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曾获教育部全国“两课”“精彩一课”教学奖等多项荣誉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易表示:“教师要做到深耕教材、创新内容、讲清理论、投入情感。”
在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领军团队的基础上,人大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在全校范围内选好配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拓展教师队伍来源,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及相关研究人员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办好《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系列北京市级公选课,为现有教学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学校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使用和课程设置,从2006年开始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统编教材,并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新教材使用培训。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基本逻辑和核心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倾力搭建课外互动网络平台,进而实现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认知体系向信仰体系、观念体系向实践体系的转化。
2016年首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奖评选中,人大学生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两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此外,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师也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形成了诸如《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调查报告》等一系列系列调查报告。
作为首批13所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之一,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倾心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经验和新做法,打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平台、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生思政教育评估中心以及大学生舆情监测平台,开发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资源库”。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
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2017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汇报”“2017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成果展示系列主题活动”均已依托该平台顺利推进。
为了让理论更好地接地气儿,“人大智慧课堂”和“别笑我是思修课”微信公众号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往载体和交流话语,通过经典美文、教师观点、学生感悟、热点时评、生活新知等的传递,加强思想引导、注重人文关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问题的通俗理论读物如《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因为祖国——寄给青年朋友们》等则用生动易懂的语言深刻诠释了思政教育所应传递的真谛。
(《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一批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智库在人大应运而生;
“吴玉章学术讲座”“人大代表人大行”“理论名家讲堂”“我的中国梦,我的人大梦”等活动如火如荼;
“教授沙龙”、“学者学子面对面”、“青马英才”厚重人才项目……在这方校园,形式多样的思政研究和实践每一天都不曾止步。
扎根中国 融通中外
如何将中国立场与世界眼光相结合,让学生既能立足中国,深入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同时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学校一直在努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校长表示:“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需要出发,把解决中国问题与运用世界科学和文明进展优秀成果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统一起来,使我们的大学建设真正有效支撑起中国发展,使中国发展真正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令世人尊重的贡献,进而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风采。”
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读有字的书到读无字的书,踏黄土走基层,成为人大学子持之以恒的实践传统。2012年起推出“千人百村”暑期社会调研活动,5年来,人大学子的足迹遍及全国。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暨“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出征仪式)
踏黄土走基层,每年有超过5000名人大师生赴全国各地农村及城镇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还专设了两个学时的社会实践课,由思政课教师指导全校每年近3000名本科生分成300多个小组赴全国各地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活动促使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形成了以“千人百村”社会调研和“街巷中国”城市调研为品牌项目的社会实践体系。
具有示范效应的“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依托学校科研力量完成调研选题和设计,设立大型社会调研项目,让学生以课题组成员的形式参与其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调研实践活动:一方面带领学生走进乡村接地气,在行路中阅读“中国农村”这本无字书,感悟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治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
今年暑假,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用实际行动响应习总书记的回信,在延安就革命老区开展“健康扶贫”与“循环农业”工作情况展开暑期实践调研。该服务团跨专业跨学科,由公共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环境学院、法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不同专业背景的1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共同组成,调研团分为两支队伍,分别赴延安市宜川县和延川县展开调研。宜川分队先后前往宜川县丹州街道、秋林镇、壶口镇与当地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同时深入基层贫困乡村对“因病致贫”农户进行探访,并与县卫计局领导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开展座谈。延川分队成员先后前往文安驿文化产业园区、梁家河村、梁家河沼气工程示范基地、梁家河果园水肥一体化项目、延川县锦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延川百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等问题实地调研和参观。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服务团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从‘考察’到‘调查’,每个团队需要提交标准化农户访谈问卷和一份村整体情况调查,最终由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形成《中国农村民生状况报告》,向社会发布。”青年师生党员撰写形成的《河北省白洋淀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时代机遇》等调研成果,为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带队教师代表、公共管理学院唐杰副教授介绍,参与“千人百村”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普通同学,涵盖各年级学生,覆盖各院系。学生们结合自己的时间和兴趣点,依据学校抽样的调研点自由组队,有明确的目的性。
见证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历程,同学们在全景式体悟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过程中,了解国情,感悟责任。参与过调研的高翔觉得参加“千人百村”是自己第一次独立“走向社会”;而侯江槐感叹:“一开始我想当然地劝说他们栽种茶树致富,却发现他们连购买树苗的启动资金都没有;我想劝说村民免受贫穷要少生孩子,却发现有多个男孩外出打工的家庭经济条件确实要好些……看到现实,才懂得改变农村的现状绝不像论文题上的高谈阔论那样简单。”
学校还组织师生到中国人民大学延安教育基地、正定教育基地等寻根探源,深入传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依托国学院、国剧研究中心等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戏曲进校园,办好国际文化节等活动,服务“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推进文化走出去。
(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在延安)
要立足中国,也应放眼世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人大力量。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创办国际小学期,着力培养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杰出人才。
学校利用每年暑假四周时间,面向全校学生,招收国际学生与本校学生同堂上课,聘请国内外一流大学教师、开设全英文核心课程,营造“跨专业、跨学校、跨国家、跨文化”的校园环境。国际小学期对本校学生免费开放,学校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国际小学期课程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要求全体本科生在校期间必修2个学分方可毕业。
国际小学期围绕办学目标,精心设计课程,每届国际小学期课程数量稳定在四大系列120门左右,提供4000个左右课程的容量,政治、经济、社会等中国研究系列课程;书法、武术、艺术等中国文化普及系列课程;人文、经济、管理等学科前沿及学科通识系列课程;以及包括对外国学生的汉语强化和本校学生的英语强化。
(国际小学期课堂)
国际小学期开办9年来,坚持“在地国际化和双向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累计组织开设1048门次课程。已经聘请来自近30个国家,近300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690名、841人次海外一流大学师资。全部课程中,本校师资约占30%,国际师资约为70%;参加小学期的本校学生累计25748人次,外校学生累计3202人次(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2160人次本校学生参加一对一伙伴交流计划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自2012年起,还与美国中西部美中协会合作开展了“美国政府机构实习项目”,为学生提供在美国联邦政府、美国中西部部分州政府和芝加哥市政府等机构的为期4周的暑期实习机会,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增强未来求学或工作的竞争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国际研学是学校建立研究型学习制度的另一重要抓手。在人大,所有学生在大一和大二上学期,都要百分之百达到学校制定的英语口语标准;在大二下学期,学校要求所有专业至少开设2门全英文专业课程,提高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的能力;在大二与大三之间的国际小学期,所有学生都要注册课程学习,直接感受国际一流大学的一流教师的全英文课程教学;学校要求各学院建设学生交流学习项目,学校和学院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跨国(境)交流学习的机会。通过“公共外语强化+专业外语教学+国际小学期学习+国际交流学习”四阶段接力式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行为精英 心为平民
“行为精英、心为平民”这句镌刻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证书上的嘱托,也是每一个人大学子力争坚守的品格。志愿服务、支持西部建设,人大人一直诉说着“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担当。
在人民大学,每年新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人数稳定在本科生总数的40%以上,仅2016级中本科生中报名加入“青协”的就有1360余人。志愿服务涉及爱心支教、文化助残、同伴教育、校友服务等多个志愿服务领域,拥有大学生同伴教育、后勤岗位体验、聋人学校素质课程、打工子弟学校支教等常规运行志愿项目28项,“志愿北京”在线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6300人。
秉持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的决心,自1999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启动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组建了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先后赴山西灵丘、贵州睛隆、江西兴国、江西瑞金、云南香格里拉、重庆长寿、四川荣县、云南兰坪、新疆塔城等地开展扶贫支教工作。
(物理实验课堂上人民大学研支团志愿者指导塔城三中做实验的孩子)
不论是支教团筹措资金捐建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还是“乡村学生广播台”“农村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乡村流动电影放映队”“瑞金中学生首都梦想之旅”“人大梦·西部情”优秀青少年游学活动、“人大班”等一项项特色活动的开展,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在探索与发展中“亮点”不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成为首批获得青年志愿者扶贫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优秀组织奖的高校。
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实施“研究生支教团”“求是思源”“明德思源”等一系列计划,组织青年党员赴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支教。支教团队结合当地需求,组织策划特色公益活动,募集公益资金60余万元,惠及上千名贫困学生。
志愿服务的精神还体现在每一个平凡学子的选择上。公共管理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王树光在校期间曾为一名身患急性白血病的女孩进行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了女孩的生命,硕士毕业后他更是选择到祖国西部的新疆就业,支援边疆建设。
经济学院的特木钦,得知学校周边有许多老人儿女不在身边,就在学校支持下,成立了“特木钦敬老服务团”。从那以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他都带领同学去周边社区或敬老院探望空巢老人和残疾老人,帮忙打扫卫生、教英语、表演节目,还送去米面等日用品。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创业学院,贯彻“价值引领、 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创业教育、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创新、创意、创业”三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融合、目标融合、知识融合、机制融合和模式融合,构建“普及教育”、“系统教育”、“重点教育”以及“实践教育”四个层次递进衔接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通过“创业之星”大赛等活动大力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依托文化科技园建设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学校与各省市、企业等合作建设了实践教育基地及创新人才工作站40余个,创业实习实训基地20余个,其中海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形成一套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批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和课程、一批创新创业项目和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学校“创新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明德厚重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已经形成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国际论坛)
“故乡永远是魂牵梦绕的地方。”从农村走出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学生桂从路关心农村发展和贫困问题。2010年他作为学校彩虹支教队一员,每周去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他是学校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的第一批队员;他还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土地调查员,在酷暑三伏天徒步走访安徽4县16镇数百户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加深对农村发展中的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污染等问题了解。
2011年,学习政治学的桂从路选择参军。他克服身体瘦弱的劣势,强化训练,以军政全优的成绩被评为新兵入伍训练优秀个人,服役期间参与全军重大典型宣传,获优秀士兵、被基地评为优秀士兵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退役返校后,桂从路则和战友一起创办了一号哨位,一个面向军人、军人家属和军事爱好者的新媒体平台,拥有近100万粉丝,2016年还获得年度最具影响力新媒体奖。桂从路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在不同领域踏实进取,从农家子弟到高校学子、从学生到战士、从创业者到媒体人,每一次转身都书写着他的开拓进取的青春故事。
人民大学始终鼓励学生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16届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公共部门就业总计283人,其中赴西藏、新疆、青海就业的定向选调生和基层公务员20余人,居北京高校前列。学校每年向基层输送的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培养了越来越多富有“家国情怀”的青年。
把学生成长评价制度落实落细
不唯GPA是论,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在课堂成绩单之外,又推了第二张“课外成绩单”,力争德育智育并重,对学生课外的成长发展情况作出精细化评价,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外时间,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化成长发展。
针对青年群体“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的特点,学校在推动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上从不懈怠。成立思想政治工作新媒体联盟,实施新媒体建设工程,建设贴近师生、贴近时生命力强的新平台,以现有网络平台为依托,不断优化内容供给,建设集课堂支撑、教学互动、自主学习、学生教育为一体的网络平台。
“扫扫二维码,一秒钟变人大人”,数字迎新让新生通过录取通知书上的激活码和身份证即可在“微人大”激活身份。2015年起,随着“微人大”网络平台不断完善,学校开始全面推进网络思政,“互联网+”思维在人大思政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探索开展“互联网+思政课”,学校应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打造“学务中心”网络平台,设计实施学生课外活动综合管理评价体系,这张“第二课堂成绩单”聚焦学生在学校开发智力、增加知识、培养创造力上,人格培养是灵魂性的,贯穿在人才成长的全过程。与第一课堂成绩单互为补充。
这张“课外成绩单”基于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设计,以积分制量化评估学生课外在“理想信念”“学术科研”“学业辅导”“课外阅读”“实践调查”“公益服务”“体育锻炼”“国际交流”“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活动参与和成就表现,通过达标分、优秀分、各类别在总成绩中权重的设计,以及星级评定、勋章授予、积分兑奖、名人堂等趣味性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应用这个评价体系来指导和规划自己的课外学习发展,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目前学校保研综合测评中素质拓展成绩的计算,就以“课外成绩单”为依据。
“学务中心”就像一个专门“销售”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网络商城”,有电脑版,也有手机APP。全校各类课外活动的创建、审核、发布、签到、评价、展示,以及活动记录,活动积分的认证、分配等学生大数据信息,都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来完成。平台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创客精神”,充分激发个人和组织的能动性、创造性来丰富平台活动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成长需求,变“我教你、我管你”为“我们一起”,实现“全员辅导”、“因材施教”。
(“学务中心”页面)
自“学务中心”平台2016年3月上线以来,“读史读经典”、“红船领航”计划、“形势与政策”、“毕业季”、“入学教育”、“校党校”、“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等各项品牌活动纷纷进驻。截至去年12月30日,平台上发布的活动已达2243个。
2013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全面发布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通过精实课程、国际研学、名师沙龙、拓展支持、全员导师、研究实践、双选认证、公益服务等八项制度,构筑“研究型学习制度体系”,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同时,辅之实施读史读经典、社会研究和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十六个重点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从基础层面推动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变革。
大学最美的声音莫过于“读书声”,从2013级新生开始,学校将“读史读经典”列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将必修学分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以阅读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学生研读历史经典著作,致力于让阅读常态化。今天,阅读历史、回归经典、接近名著,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很多同学受益颇多,“读史读经典”已在人大校园蔚然成风。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读史读经典”项目获评“第四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
学校还把书法研习课程正式列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书法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刚开班,就吸引了三百余名学生报名参加。从未受过书法训练的2014级财政金融学院的邓诗棋,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甚至连握笔姿势都练习了很久,几个月下来,她已经可以写出漂亮的篆书版“厚德载物”。
(“书法基本技能训练”双周小班作品展示)
这一切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队伍优秀的学工系统辅导员队伍。“让辅导员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中国人民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初衷。
目前,学校形成了专职辅导员岗位“党团学结合”,全员辅导队伍“专兼聘结合”,辅导员梯队建设“老中青结合”,辅导员选聘机制“德学能结合”的工作格局。今年11月27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公布2017年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入选名单,统计学院“边策辅导员工作室”入选本次北京高校“辅导员工作室”重点建设名录。学校还制定规章制度,增强辅导员工作荣誉感、归属感;加大培训力度,提升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积极实践创新,推进辅导员工作专家化、精细化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全校专职辅导员培训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应把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结合起来,让思想政治建设成为推动“双一流”建设的强大保证。“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内容应是“育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高校肩负着引导学生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打下成长成才的基础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将思政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