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参与的《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发布,高校志愿服务有了参照指标

07.12.2017  03:14

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发布

本网讯 12月3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团中央指导、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提供专家支持的《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上发布,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专门针对高校志愿服务的普遍性、系统性研究报告。我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钱学军出席发布会。

钱学军出席发布会并发言

钱学军感谢各级部门、相关高校对课题的支持和帮助,并从研究缘起、课题推进、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报告框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情况。他指出,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是思政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和必要途径,也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去年6月,共青团中央、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我校共同组成课题组,在两个月的论证与预调研后,面向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域内的高校展开调研:课题组回收志愿者问卷超过3万份,志愿者组织问卷超过100份,通过共青团中央的“全国高校志愿服务研究报告征集活动”收到94份高校志愿服务研究报告和论文。与此同时,调研组查阅了自1993年以来大量的志愿服务文件、相关讲话、研究文章和新闻素材,梳理出与高校志愿服务相关的内容超过百万字。报告特点很多,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探讨了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性地提出“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指标体系”,为高校志愿者实务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发布会现场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张朝晖对《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的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志愿服务事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国家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高校承载了提升国民文明程度、文明境界的重要职能。实践证明,高校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成长成才的重要舞台,成为大学生关爱他人、传播青春正能量的重要途径,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引导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高校志愿服务推动了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推进了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的培育,促进了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起到了先导性、基础性、重大性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面对丰富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当前,必须要面向新时代从学术层面加强梳理研究,建构一套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高校志愿服务理论,对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发挥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去年启动研究的《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全面梳理了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科学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系统提出了面向未来的高校志愿服务发展建设性意见,是对过去20年高校志愿服务的成果梳理、经验总结、问题分析和发展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将继续支持研究团队进行系统化高校志愿服务研究,指导推动高校志愿服务革新行动理念、创新行动方式、丰富行动文化、树立典型人物,继续引领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报告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晓红分析了志愿服务与青年成长的内在关系,指出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青年成长的过程。她讲到,志愿服务是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从象牙塔走到现实社会,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社会,完成从大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志愿服务是高尚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品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更和谐美好的社会主动作为。

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副总编辑张显峰讲到,“2008年5月份的地震天灾和8月份北京奥运会两件大事,都让人们见证了志愿精神,奥运会自不必说,汶川地震的时候,从废墟营救到老乡安置,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处处让人感受到人间大爱。当时有人惊讶来自唐山的志愿者服务不惜体力玩命干,唐山人说是来报恩的,后来玉树地震的时候在现场又有很多四川的志愿者,他们也说是来报恩的,这就是爱传递爱,具体事件中的教育胜过课堂中的艰深理论”。

我校课题主要负责人合影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副主任孟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副教授赵少华等参加了发布会。

据悉,《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报告》对我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同时总结了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对未来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报告创新性地提出了“高校志愿服务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基础实力、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细分了7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涵盖了注册志愿者数量、志愿服务小时数、实际参与率、人均服务小时数、接受服务的人次、专项保险覆盖率、信息传播能力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