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

30.08.2016  21:08
  近日偶读一则小文,颇有感触。

  唐高宗时,吏部尚书卢承庆负责考评朝廷和地方官员,他的评语足以影响官员的前途。一位名叫路泽的运粮官在运输粮草过程中遭遇大风造成了粮食损失,卢承庆对路泽进行考评时的评语写道:“监督运输损粮一船,评为中下等。”路泽听后神色自若,既不求情也不自辩。卢承庆敬重他的气度,改评道:“失粮乃天灾,非人力所能挽回,评为中中等。”路泽仍不动,既无喜出望外,也没有仓忙致谢,于是卢承庆又提笔改道:“宠辱不惊,评为中上等。

  这则历史故事引起我深深的思考。考评官员是件严肃的事情,卢承庆三改评语似乎有失庄重,然而,细细品味又由衷佩服他的眼光和魄力,瞬时间的三段评语体现了卢承庆的专业智慧和诚实胆略,他能够通过深入了解而正视官员正误,敢于否定自己的不当判断及时更正的精神是我从中体悟到的第一心境:鉴人出于公。路泽能置个人荣辱进退于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欲扰,对待功名利禄超然处之,为自己的工作敢于担当的谦谦君子风骨是我推崇的第二种心境:宠辱不惊。

  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欲望和诱惑容易使人身受束缚,有如一套名缰利锁笼罩人心,常常为金钱为地位而心思用尽,顺利成功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受奖升迁时得势自傲,恃宠骄纵;时遇挫折时怨天尤人,萎靡不振。人之一生需要不断的选择与调适,影响人发展的有几种境遇:一是大方向的选择,面对大是大非或何去何从的关键抉择时,绝不会像做一道数学选择题那般简单,因为现实中我们没有机会勘误更正,也不可能将选择的命运交于硬币的反正两面,信念,此时,唯有坚定而正确的信念可以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找准方向;二是长此以往的惯性,当一种技能或一种生活,我们从不会做到驾轻就熟,从不适应到习惯,此时,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刻,人皆有惰性,如若可以不思考不努力不变化而轻松从事,可能多数人都不会自觉的付诸艰辛,即便我们为了适应现有状态曾经爬坡上坎、异常辛劳,一旦习惯了也往往容易忘却我们现在所处的境遇其实正在坡坎上,根据“力学原理”,斜坡上的物体如果想再向上移动必须给它大于平面移动的力,这个力学值即使大于平面作用力,如果小于磨擦力和地球引力,斜坡上的物体也许仅仅能够保持不下滑而并不能继续前行;三是一帆风顺的坦途,在顺境中得到太多的荣誉、掌声、鲜花和利益,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时我们会飘浮,会放纵,原本用于理论研究、专业学习、职业创新的时间被迎合社交活动、答谢领导朋友、享受荣誉快感而侵占,顺境中的我们却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四是受挫遇难的逆境,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道理虽然浅显,处对起来却并非易事。面对挫折,我们的自尊心,尤其虚荣心会极大受伤,如果不正确剖析问题而一味埋怨命运,鄙恨小人,处境会越发困难,不但事情做不成,心境也破坏了。这四种关键的境遇中能够正确认识,从容淡定,不骄不馁,才算拥有了一份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

  一个心胸坦荡、虚怀若谷的人不会争一时上下高低,不会为他人的评论左右辗转,不会记人一时恩怨,不会抱怨世态炎凉,他们能处事为公,心底无私,识人善用,平和团结。归根结底,这是一个人,尤其是一名党员干部荣辱观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能以平常心看功,以奉献心对事,以泰然心应难,才能在识人、选人、用人、鉴人时保持一颗公心,不结党不营私,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人的功过成败,并以博大宽容的情怀帮助他人不断进步;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即拥有了道德层面的大智慧,存志高远者才能做到宠辱不惊,达到静观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境界。

  我期望,我努力,愿与各位同仁共同追求这样一种人生大境界。 责任编辑:梅玉兰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