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将为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举行国葬

11.11.2015  10:09

施密特

  在德国,人民尊重他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总理和智慧的政治家;而在国际上,他的经济领导能力也得到赞赏和肯定。

  中国日报网11月11日电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1月10日在他的家乡汉堡病逝,享年96岁。这一消息让德国上下深感悲伤。德国和欧洲多国政界高层纷纷表达哀悼和敬意。施密特的政治生涯与德中关系也有紧密联系,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说话直来直去却赢得难以企及的尊重

  施密特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但尽管如此却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尊重,他总是一再地在各种民意调查被评为德国现代史上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虽然他经常表现得霸道而固执。

  在欧洲深陷债务和金融危机期间,施密特在一次接受电视访问时被问到对于现任总理默克尔危机管理方式的看法,他的回答是:“我必须要好好琢磨一阵子,才能想出一个较为委婉的答案。”而当记者问到他如何评价当时担任外长的自民党政治家韦斯特韦勒的工作时,他的反应也是相当的不客气:“我不相信您是认真地想从我这里得到回答。”

  对欧盟的局势发展,对德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对德国联邦国防军在阿富汗的使命,施密特经常提出批评性意见,但却始终在民众当中保持着很高的威望。

  毫不妥协的“实干家”

  许多德国人会说起施密特,都会回忆起在1977年秋天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RAF)绑架事件中那个立场坚定强硬的总理。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施莱尔(Hanns-Martin Schleyer)的被绑架和汉莎"兰兹胡特"(Landshut)号客机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被劫持使“德国之秋”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两起恐怖行动的目的都是要求德国政府释放在押的红军旅恐怖分子,但是施密特没有妥协。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证明国家拥有在危难中保护自己公民的能力",后来他在解释自己当时为什么采取那样的强硬态度时透露道。对于他来说,维护公民对国家保卫功能的信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而这就意味着不能释放那些恐怖分子。"施密特派出一支联邦边防军特种部队,通过一次充满惊险的行动,将汉莎客机上的人质全部解救出来。

  1977年,德国雇主联合协会(BDA)主席的汉斯·马丁·施莱尔(Hanns Martin Schleyer)遭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派(RAF)”绑架并被杀害。图为施密特在施莱尔的葬礼上向施莱尔的遗孀表示慰问。这一年的秋天也正因为“红军派”实施的一系列恐怖行动而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为“德国之秋”。

这种行事风格还在他处理经济问题时的坚定不移中表现出来。尽管施密特当时没能够使德国经济实现彻底的改观,但是他在国内外却很快就得到了“世界经济学家”的名声。至少德国选民在1976年和1980年两次大选中,都选择了信任他。

  德国将为前总理施密特举行国葬

  汉堡的市民不仅为德国失去这样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而感到遗憾,更因为失去一位地地道道的汉堡同乡倍感悲伤。汉堡市长、与施密特一样同为德国社民党(SPD)成员的舍尔茨(Olaf Scholz)曾经形容施密特是一位“着眼世界,心系汉堡”的政治家。

  施密特生于汉堡,一辈子几乎都居住在汉堡,最终也在汉堡离别人世。汉堡市政厅10日下午降半旗哀悼这位“汉堡之子”离世。

  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10日下午正在举行联邦层面的会议时,传来施密特病逝的消息,与会者中断会议举行默哀仪式。社民党主席、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表示:“我们对施密特的离世深表哀悼,同时我们很自豪,他曾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会很怀念他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德国外长、同为社民党成员的施泰因迈尔则表示:“我们德国人失去了一位父亲般的人物。赫尔穆特·施密特对我们和我们的国家影响深远。几代人,也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受到他的智慧和领袖风范的启发。他不仅曾是德国人的总理,他也是德国人的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