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选背景下的民族主义、 民粹主义与记忆文化建构”专家论坛举办

30.09.2017  21:25

9月27日,“德国大选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与记忆文化建构”专家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德国联邦议会与记忆文化建构(1990-2015)》课题组主办,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与中国德国史研究会协办。

论坛开幕式由德语系教师孟虹主持,贾国栋副院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外国语学院教学和研究发展现状与成果,强调德语和日耳曼学是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重要学科,学校目前极其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学院的“明德国际”便是其中一个面向全校学生、旨在培养未来能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极右翼纳粹政党的异军突起,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思潮在德国的再度风起云涌,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与现实背景是什么?此次大选结果对于德国的历史记忆和多年来内外政所秉持的民主观、和平观与历史反思观会产生什么影响?中德关系在新形势下将如何发展?德国联邦议会主导下的记忆文化建构在现今多元化社会价值体系下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原中国驻德大使梅兆荣、中国德国研究会会长顾俊礼教授、中国德国史学会会长邢来顺教授、德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参赞Schkade先生等20多位专家学者和嘉宾围绕上述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说和点评,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此次专家论坛分别由记忆文化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燕芬教授和北京大学徐健教授主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孙恪勤研究员和中国德国史研究会会长邢来顺教授分别进行了 点评。晚上,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与其他与会成员还参加了晚餐会,倾听了课题组学生成员黄超谟和李晓琳有关第三期《德国“记忆文化”建构发展动态研究报告》的介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中国人民大学也将迎来80岁生日,值此盛事来临之际,本次专家论坛的举办,旨在与时俱进,为国内“记忆文化”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德国问题、德国史和中德关系的研究工作向前发展。

参加本次专家论坛活动的还有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来炯、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祝得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德国问题评论员孔杰、德国赛德尔基金会驻华办事处项目负责人Sprenger以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研究生、大四及“明德国际”项目部分学生近50人。本次论坛活动得到了2017年度外国语学院“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德语系研一和研二部分研究生参与了会议筹办工作,论坛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高度好评,促进了外院师生与国内核心专业协会专家们的交流,同时也提升了外院的学术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