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荒漠之城的绿色蝶变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27年前,诗人海子途径德令哈,戈壁滩的荒凉触发了他深夜的孤独。德令哈城,蒙古语的意思是“金色的世界”。
27年过去了。6月2日,当记者念着海子的诗句“只有美丽的戈壁,空空”,来到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时,眼前看到的景象是:碧玉般的巴音河缓缓地从黑石山脚下流出,从北向南贯穿德令哈城。不同的是,河两岸不再是诗人海子诗作中的“空空”,而是满眼的绿树红花。
今天,浓郁的绿色,已经取代“金色”戈壁、沙漠,成为德令哈城的主色调。这座戈壁上的城市,如今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4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6平方米,完成了从“满城金色”到“半城绿树”的蜕变。
“这种变化,源于一场‘绿色革命’。”海西州林业局副局长井建清说。
井建清所说的绿色革命,开始于21世纪初。2004年,德令哈市林业局成立,城市绿化奔着“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目标向前推进。
然而,这场生态革命,起初并不顺利。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局局长杜军介绍说,在荒漠中世代生存的德令哈人,对生态造林很陌生。“林业局学习外地种植树木,并进行树冠修剪,却被不理解的市民取笑,说林业局在种‘铁锹棒棒’。”
而哪些树种适合这座柴达木盆地里的城市种植,也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不断探索总结。时任市委书记的毛占彪,便带头上街去“摸树”,“中午的时候,如果树干是冷的,说明这棵树还活着,如果是暖的,说明已经干枯死亡了。起初对适宜树种的遴选,很多是通过这种简单原始的方式进行的。”杜军说。
就这样,十多年过去了,德令哈完成了从金色戈壁到绿色之城的蝶变。
“德令哈市区的‘金退绿进’,只是海西州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不仅仅在城市里,在广大的戈壁滩上,绿色也正在一点点蔓延开来。”井建清说,全州森林覆盖率,2000年是0.84%,如今已经超过3.4%。
对于森林覆盖率的成倍提升,藏族汉子伊万明有着更切身的体会。伊万明年届六旬,20世纪70年代,他所在的村庄整体从海东市搬迁到海西州。
“满目黄沙,没有一点绿色”,是伊万明对位于德令哈市尕海镇的新家——郭里木村的第一印象。那时刚满13岁的他还不知道,村庄方圆几里内只有一棵树,当地的寺庙便取名“一棵树寺庙”。
如今,在这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伊万明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家园变迁。村头路口,门前院后,都植上了高高的杨树。“2003年退耕还林后,村里把位于流沙侵袭地带的田地,全部种植上防风固沙的沙枣、红柳等树种”,沙进人退的局面,终于得到了改变。
“你看那条两米宽的水渠,是从巴音河引出的,里面流淌的是全村几百亩地的灌溉用水。”伊万明告诉记者,以前,如果流沙侵袭,水渠将被填平,田地便无法灌溉,收成也因此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现在,400亩的沙枣、红柳种下去,流沙再也没有侵犯过水渠和农田。种植生态树种防风固沙,每个人都是受益者。”
生态的改善,让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慕名而来”。在巴音河的终点——可鲁克湖,南来北往的候鸟,用脚投出了“选票”。“2000年的时候,可鲁克湖的大天鹅只有三四只,现在已经有700多只;黑颈鹤,以前在可鲁克湖难觅踪迹,现在也超过了100只。”提及生态改善,杜军总是难掩兴奋,不过,在他眼里最值得骄傲的,是几只火烈鸟的“乱入”。
“2013年的时候,我们在可鲁克湖上发现了三只野生火烈鸟。火烈鸟是非洲物种,出现在中国极其罕见。更让人兴奋的是,‘乱入’的火烈鸟,这几年一直待在这里,并在这里安了家。”杜军说。
除了火烈鸟,还有其他野生动物的“乱入”,也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忧愁”。“近些年,时常出现野生动物‘滋事生非’,比如马鹿、岩羊和牛羊争草场,豺、狼、棕熊伤害牲畜等,这些‘肇事’动物的猖獗,是生态改善的一个映衬,恰恰是生态建设努力多年的结果。”杜军说。
“无论是湖上的禽鸟,还是草原上的走兽,生态改善后,它们都在逐渐重回家园,而这个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井建清说。(光明日报记者 张春雷 陈建强 刘鹏 光明网记者 刘家铭 光明日报通讯员 祁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