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微电影喜获环太平洋大学生微记录作品大赛优秀作品
近日,我校学生实践微纪录作品《呼声》与《那些孩子》荣获第四届(2015)“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优秀作品奖(供10部作品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共6家单位获奖)。
“青春的纪录”——环太平洋地区大学生微纪录作品大赛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北京电视台共同主办,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北京青年周刊具体承办。大赛自开办以来,已经成为了中国青年人的纪录片盛事,鼓励了众多年轻人进行纪录片创作,同时为优秀的纪录片人才提供了有品质的展示和发布平台。
《唤声》是由来自东凌经济管理学院的李自雄带领的“唤声”桦木沟村社会帮扶实践团拍摄制作的。还原最真实的中国贫困,聆听深山里的心灵呼唤,该微记录从客观的角度通过对村中两家人跟踪纪录,将村子里贫穷、疾病、残疾、老龄化、地理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展现出来;并通过腾讯公益为村民筹集到一万余元的善款,购买物资并发放给村民们。团队通过摄像机纪录下来村子里真实的生活状况,完成了这部纪录电影《唤声》,让大家一同感受,一同体验,一同思考,一同帮扶。
《那些孩子》是由来自外国语学院的毛迪带领的“关爱来京务工人员子弟支教社会服务实践团”拍摄制作的。该纪录片面向那些生活在“城中村”中来京务工子弟的孩子。那些孩子们没有实现梦想的平台,那些孩子平常就只会在图书馆里看书、写作业,那些孩子没有机会上兴趣班、接触到更多的知识,而毛迪所在的实践团就助力提供了一个帮助孩子们拓宽眼界,勇于追逐梦想的平台。
近年来,学校团委坚持实施社会实践“青春微纪录计划”,将创作1部微纪录视频短片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必修环节,开设《微电影导论》必修课和《微电影创作》选修课,选拔有潜力的实践团队成立“优秀微电影金种子培训班”,引入专业师资力量指导学生创作,先后邀请10余名知名导演进行“1+1+1”式指导(讲授1节课程、指导1个剧本、跟进1部作品),引导我校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透过镜头更加深刻地观察和思考社会。同时还邀请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的优秀教师为社会实践优秀微电影作品进行了“面对面”指导,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微电影后期制作的方向性和专业性。
(摄影:校团委)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