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北师大发布首份微信社会资本对集体行为的影响报告

20.10.2014  11:00

  由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和北师大传播效果实验室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公信力论坛于10月17日举行。论坛由著名学者、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丹教授主持,张洪忠教授发布了北师大影视传媒系985经费支持项目《微信社会资本对集体行为的影响》第一期研究结果,这是我国首份从社会资本角度对微信社会影响开展的分析。

  报告显示,微信在北京深圳两地居民中的使用规模达到51.70%,微信、QQ、微博三大社交媒体都是在男性中的使用比例高过女性。微信在40岁以上人群中覆盖率高过QQ,而在40岁以下人群中的覆盖率低于QQ。四成使用者的微信联系人数量在50人以下,总体来说男性使用者的微信联系人数多于女性使用者。学历和收入越高的使用者,微信联系人越多。26.1%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会使用朋友圈。

  报告发现微信群已具备较高的虚拟社会资本,即有较多参与和信任感。研究分别从结构和文化两个维度来具体考察微信群的社会资本。

  在微信群的结构维度上,一是微信群活跃度最佳人数是 11—40人,这一规模是最适合沟通的,是使用度最高的群。55.9%的微信用户有1—5个常使用的微信群。二是微信群使用的活跃度超过朋友圈,八成微信使用者一周都会有一次及以上的发言行为,95.6%的微信使用者一周中会有一次以上的微信群信息浏览。三是微信群还是以熟人交往为主。同学群、同行同事群是两类使用最频繁的群,在最频繁使用一个群的调查中两者合计占比73.2%。调查显示在使用最频繁的一个群中,有64.20%的群成员之间互相认识,有过面对面交流过。也就是说,微信群还是以现实社会关系的迁移为主,虚拟交往还不是主导。

  在文化维度上,微信使用者对微信群成员和群里信息信任度都较高,五分制得分依次是4.3与4.16。相对来说,对群员的信任超过对群内信息的信任程度。

  报告进一步分析发现,微信的线上参与对线下集体行为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微信使用对宗教、社团活动等正式组织的集体行为没有显著相关性,只在兴趣小组等非正式活动上有一定的显著性。但进一步分析发现微信群的参与对非正式集体行为没有明显影响。

  张洪忠教授认为,虽然微信群已有较高的参与度和信任,也就是有较高的虚拟社会资本,但微信群的虚拟社会资本还没有对线下的集体行为产生明显影响,也没有对现实社会的信任关系产生明显影响。也就是说,微信群对集体行为的影响很微弱,对现实的认知影响还很有限。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将对微信等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现实行为继续开展跟踪研究。查方法采用北京师范大学传播效果实验室的CATI(电脑辅助电话调查系统)采集北京和深圳两地样本共951份。

  论坛上,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从科学素养、媒介使用与社会网络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公众对科学家群体的整体信任状况。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郑路副教授分析“微信”社会资本与意识、行为的影响关系,认为微信中蕴含的网络社会资本对用户意识形成的积极作用,以及对集体行为的影响。互联网上的人际互动和社会网络之中孕育和包含着大量的社会资本。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研究了在城市新移民中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他们在新环境中的社会融合和幸福感知发现,社交媒体使用只能在某些方面促进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其正面作用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认同和弱关系的增加,对于深度社会支持的获取和真实社会活动的参与则作用有限。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立峰认为,香港市民对新媒体的态度与新媒体是否能够代表民意有直接的关系。他浅析了香港社会民意沟通机制的转变及其与传媒公信力之间的关系。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助理教授沈菲博士在微博使用对媒介信任感的调查中认为,受访者更信任传统媒体而不是网络媒体,除了性别与年龄,其他人口变量对媒介信任感影响不大,微博使用对传统媒介信任感影响并不显著。微博评论频率与微博信任感负相关,而微博转发频率与微博信任感呈正相关。

  四川大学黄顺铭副教授分析大学生群体的SNS使用对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张帆认为,日常新闻可信度差异显著,电视的新闻可信度位居第一(Mean=6.20,SD=2.55),依次是社交媒体,报纸,广播可信度最低。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蒋忠波副教授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三周年为研究对象发现,媒介接触频率和媒介公信力对于议程设置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任孟山副教授提交了《社会化媒体使用对集体政治行为影响的国际观察》,阿联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大众传播系蒋淑君助理教授提交了《阿联酋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信度比较研究》,中国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系教师张伦博士和胥琳佳博士分别提交了《基于文本挖掘的公共事件分析》和《禽流感事件的社会化媒体转发层级影响因素研究》报告。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文法学院讲师余慧博士讲了媒体信任是否影响我们对转基因食品问题的态度问题。北京师范大学路艺术与传媒学院春艳教授和张智华教授从社交媒体与电影的关系做了分析。
 
  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阿联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


(艺术与传媒学院、北师大传播效果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