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律师积极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工作 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北京市司法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积极推进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完善律师参与公益法律服务路径渠道,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可持续的律师公益法律服务机制,涌现出了一批群众称赞、社会支持、政府认可的公益服务品牌,在首都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规范组织,搭建高效运营平台。2013年,在北京市律师协会成立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整合公益服务力量。一是明确职能定位。中心涵盖一个咨询中心、三个公益律师团队、四个专业委员会和四家专门从事公益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工作职能覆盖为群众免费法律咨询、化解社会矛盾、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免费法律服务、政府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五大方面,形成较为全面的公益法律服务体系。二是加强组织规范。成立公益法律服务中心领导小组,设置办公室,负责各项公益法律服务公众的组织协调。中心的公益热线、现场咨询和网络咨询都由律师协会统一安排,本着自愿报名的原则,通过审核、选拔、培训等环节确定志愿律师事务所和志愿律师,并轮流值班。三是提供便利服务。为志愿律师值班开辟固定场所,对公众每周一至周五全天接待,每天安排3至4名志愿律师值班。同时开通咨询热线8008100789,提供现场专业法律咨询,由执业3年以上的专业律师为市民解答法律问题,并提供纠纷的法律方式和途径。截至2014年底,参与咨询工作志愿律师达4220人次,接听市民咨询电话44312个,接待来访10390人次,接受网络咨询4427人次。
二、打造特色服务品牌,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一是组建专项法律服务团开展多元法律服务工作。近年来先后成立“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法律服务团”、“首都文化六大联盟法律服务团”、“老年人法律服务团”、“服务保障APEC会议法律服务团”等专项法律服务团,通过举办研讨会、专题培训、法律咨询等方式,推出系列有针对性服务项目,全力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发挥专业优势,在“7·21”特大自然灾害、“10·28”暴力恐怖袭击、马航MH370失联等事件善后处置过程中,积极向有关方面提出专业性意见建议和对策措施,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置急难险重任务,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肯定和好评。二是通过“法律服务村居行”活动推进村居公益法律服务。此项活动启动于2012年,深化于2013年,固化于2014年。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市“一村一居一律师”工作网络全面形成,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公益法律服务。三年来,五千余名律师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近三万人次,举办法制讲座近万场,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十二余万份,代写法律文书一万五千余份,参与调解各类纠纷两万多次,提供法律援助近万件,开展培训近两万人次,得到基层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三是积极打造“第三调解室”,创新律师参与普法机制。近年来,广大律师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深入村居、企事业单位举办法制讲座,通过走进电视、广播直播间,网络视频互动聊法等多种形式面向市民宣讲法律知识,不断创新和拓展普法工作领域。特别是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打造的新型电视法宣平台--“第三调解室”,特约聘请律师刘宏辉、吕凤刚、陈旭、杨延超等社会知名人士担任人民调解员,通过现场真实案例的调解,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不争讼、和为贵、让为贤”的理念。栏目自2011年开播出以来,共播出1400余期节目,圆满化解遗产继承、房产、工伤赔偿、劳资纠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各类矛盾纠纷680件,受益当事人接近3000人次。
三、关注特殊群体,不断满足法律需求。一是履行社会责任,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首都广大律师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以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为代表的公益法律服务机构,积极为农民工、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有效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近十年来,首都律师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余万件,挽回经济损失17余亿元,260余万人从中受益。民事案件以胜诉、调解或者非诉讼方式解决的占97.8%,刑事案件中律师辩护意见被法院采纳率达94.8%,有效地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参与人民调解工作。7000余名律师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涉法涉诉信访处置等工作,促进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帮助群众把矛盾解决在家门口”工作目标的实现;三是心系困难地区,积极投身公益志愿者行动。100余名首都律师积极参与“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报名参与到西藏、青海无律师县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捐资兴建了6所北京律师希望小学,帮助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为非典、印度海啸、汶川地震、西南旱区、玉树地震、芦山地震等灾区捐款2000余万元。
为进一步推进公益法律服务工作,1月15日,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律师协会召开北京律师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对今后工作做出部署。下一步,我市将在全面加强律师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公益法律服务方式、拓展公益法律服务领域、丰富公益法律服务内容、提升公益法律服务质量,努力形成分工合作、服务规范、优势互补的公益法律服务工作新格局,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