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彰武治沙团队——用坚守书写大漠风流

13.01.2017  10:32
阜新彰武治沙团队 ——用坚守书写大漠风流   一样黝黑发亮的皮肤、一样粗糙结茧的手掌,以及几乎相似的性格特质:脾气倔、韧劲足……他们中有专家学者,有普通农民,有退伍军人,也有退休干部,有坚强如铁的七尺男儿,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彰武治沙团队”。
  长期以来,以宋晓东、李东魁等8人组成的彰武治沙团队,围封种草、固沙造林,以坚韧不拔的品格和保卫家园的信念,在辽西北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长城,遏止了流沙南侵的脚步,保障了彰武及周边地区的生态安全。
  1983年,宋晓东来到彰武县章古台,当年那个一心想搞科研的19岁小伙子,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在治沙一线一干就是33年。当时,章古台地区风沙仍然较大,刮风天在山上休息,不能坐着,只能平躺在地面。宋晓东对恶劣的生活环境泰然处之。
  1996年冬季,在办公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他把显微镜、病虫害标本、瓶瓶罐罐等实验器具搬到了家中,夜以继日地实验观察。家中的门槛被他当成制作标本的案板,弄得百孔千疮,病虫害标本就放在自家冰箱里。
  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忘我实验的精神,宋晓东先后主持了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取得了多项成果和重大突破。上世纪90年代,辽宁省多地樟子松相继枯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省科技厅下达了重大攻关课题,由宋晓东主持,在国内率先展开研究。
  1997至1998年赴美留学,有人猜测他一定不回来了,但他却如期回到这片深切挂念的樟子松林。回国后,他立即投入到野外实验中,直到把手头的工作忙完了,才回到老家看望分别一年多的双亲。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与试验,宋晓东带领他的团队攻克了困扰辽宁乃至全国樟子松衰退机理与控制技术理论实践难题,向世人证明了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优良树种,保障了樟子松种苗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3年,宋晓东用知识守卫着片片樟子松固沙林。
  有人用知识守卫阵阵松涛,也有人用脚步丈量这片樟子松生长的土地。他就是章古台林场清泉工区阿尔乡护林点护林员李东魁。
  1987年,从部队复员的李东魁被分配到章古台林场工作,这里地处“八百里沙海”的科尔沁沙地南端,是“三北”防护林阻止风沙南侵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
  这里条件异常艰苦,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到处都是沙坨子,种菜长不出几棵苗来,日用品都要到5公里外的集市上去买。和李东魁一同分配来的几名护林员,后来都因为条件太艰苦而离开了。
  朴实执著的性格和对这片林子深厚的感情,使得他坚守下来,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血都倾注于护林员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涉林案件的业绩。
  为确保管护区8500亩森林安全,李东魁每天至少用13个小时巡山,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都在沙丘上巡查巡护,防火期遇到大风天气,他更是24小时值守,就怕火进林中。
  这里吃水要从几十米以下的井里打上来。到了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压水时,手脚冻得钻心地疼,好不容易压上点水,还掺杂着沙子,得沉淀半天,往往一觉醒来水桶里早已冻成了冰。
  就是在这样孤独寂寞、单调乏味又耗费心力的环境里,李东魁还是始终如一、无怨无悔。30年,他与马为伴、与林为伍、以山为家,像扎根在沙子里的樟子松一样,在荒凉的科尔沁沙地南端独自坚守,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这片大漠深处的绿洲。
  17年前,白亮亮的沙丘围绕着下河村,这里没有树,草也少的可怜。国家鼓励群众治沙、造林的政策出台,杨海清毅然承包了1000多亩的沙丘要栽树。
  他找到镇里,弄到了用来固沙的沙打旺草籽。可草籽像小米粒一样大,埋深了草长不出来,浅了又会被风吹走。面对人工种草费时费工的难题,杨海清想出了把草籽撒在羊蹄子印里的办法,仅用3天时间,“人羊合作”种完了1000亩的沙地。
  正是由于几代彰武治沙人的奋战,才使彰武沧海桑田,产生翻天覆地的变迁。全县林地面积由最初的18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7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增加到34.5%;平均风速由50年代的3.4米/秒,降到1.9米/秒。6座万亩流动沙丘被固定下来,12.5万亩农田防护林,使166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全县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亿公斤增长到现在的13.8亿公斤,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由于粮食增收,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9.6%。2008年彰武被中国治沙暨治沙学会、中国沙产业高峰论坛组委会联合授予“中国沙产业先进单位”;2013年10月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2016年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两项殊荣。
  风沙小了,村民富了,生态美了,正是这群以宋晓东为代表的彰武治沙团队,用坚守,书写着大漠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