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声誉形象报告发布:急速扩张中责任力不足
中新北京网8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业态在近两年得到爆发式发展。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企业暨企业家声誉形象研究报告(O2O篇)》指出,部分企业在急速扩张过程中忽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反法律法规等,反映出其责任力不足。
今天,记者从“‘互联网+’企业暨企业家声誉塑造与传播研讨会”上了解到,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和人民网财经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企业暨企业家声誉形象研究报告(O2O篇)》。该报告从感召力、创新力、洞察力、包容力、责任力和传播力等六个维度对O2O企业家,以及从情感力、竞争力、创新力、责任力、品牌力和传播力等六个维度对O2O企业进行了声誉形象评估。根据六度评估结果,十大典型企业家总评分排名前三依次为雷军、俞敏洪、张近东,十大典型企业总评分排名前三依次为滴滴、小米、苏宁。
从六度评估结果来看,十大典型企业家在六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均在8分以上(分值区间为0-10分),反映了优良的声誉形象。其中洞察力、创新力和感召力三项特征评分较高,主要体现在企业家对“互联网+”时代的引领作用,对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技术的大胆探索,对青年创新创业群体的带动和鼓励等方面。
相对而言,其包容力和责任力表现略有不足,与一些企业家个人言行失范和所属企业不时出现的负面舆情有一定关系。报告认为,O2O企业家应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担当精神,面对舆论争议和指责需更加包容。
此外,十大典型企业在传播力、竞争力、创新力、品牌力和情感力方面平均得分均超过8分,但责任力得分略低,为7.86分,部分企业在急速扩张过程中忽视消费者合法权益、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引发群体事件,反映出其责任力的不足。
报告认为,在过去两年中,以O2O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业态得到了爆发式发展,互联网出行、互联网外卖、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房产、互联网旅游等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波O2O浪潮,与传统经济相比,在价值观、创业创新、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品牌形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出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蓬勃生机。与此同时,随着行业的急速膨胀,一些消费侵权、垄断经营、恶性竞争等负面舆情不时发生,严重损害了企业乃至行业整体声誉形象。比如,外卖行业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过由于黑作坊事件的曝光和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其行业整体声誉形象水平较低,特别是责任力和情感力偏弱,形象有待改善。
报告认为,O2O行业整体的声誉形象对资本市场投资倾向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企业个体来讲,认识、塑造和改善自身的声誉形象就更具现实意义。企业只有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对声誉进行全方位管理,并进行持续而有力度的传播,才能塑造出符合自身定位的声誉形象。(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