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防沙治沙变自然劣势为优势

07.12.2016  23:37
   中国绿色时报12月7日报道(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郝宏杰)  地处沙区的甘肃省张掖市过去“谈沙色变”,如今却“视沙为宝”:以果品基地为主体、以设施葡萄和沙漠肉苁蓉等为特色的林果沙产业体系,已成为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张掖市以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地级示范园区建设、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项目为带动,积极探索建立节水农业与生态保护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目前,全市巩固退耕成果林产品基地建设16万亩、防沙治沙示范林2.9万亩,发展设施红地球葡萄1.18万亩、优质梨7.2万亩、红枣14.6万亩,推广示范梭梭接种肉苁蓉2.4万亩。
  张掖市把经济林果、种苗花卉、加工养殖、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作为现代林业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资源节约型的沙产业发展之路。在黑河流域中游川灌区,张掖市运用杨树大林带、果树小网格模式,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生态经济复合型农田防护林体系;在北部沙漠边缘地势平坦区域,大力推广多林种、多树种合理搭配,连片实施林草间作、林药间作和林下养禽等生态经济型模式;新建国家湿地公园3处、国家沙漠公园1处,初步形成以森林公园网络为骨架,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补充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建立甘州区大满镇大果沙棘示范区、临泽县小泉子科技治沙示范区、高台县许三湾防沙治沙综合试验区等20个以科技治沙型、沙产业效益型、生态防护型、机制带动型等典型示范区;积极鼓励沙区群众承包、租赁沙地,大力发展沙区生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