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坚新著《另解红楼梦》发布 二月河作序

01.12.2015  17:08

  中新北京网12月1日电 (郜雪梅)近日,张志坚新著《另解红楼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张志坚女士投入28年的时间来阅读、研究、考证,试图揭开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的诸多未解之迷。

  《红楼梦》这部圣学名作,乾隆五十六年出台,至今224年,期间无数学者染身过手,却也不能尽解其中意。张志坚在山东峄山考证到雍正三年的“宝玉”石刻;在康熙朝曹寅修订的《长生殿》版本中发现了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批语中“为《风月宝鉴》作序的棠村”;在康熙四十七年的《平阳府志》中发现了东鲁孔梅溪其人……她试图破解红楼梦著作的创作源头、创作时间与创作原因;破解为雏形红楼梦《风月宝鉴》作序的“棠村”其人;破解东鲁孔梅溪其人;破解藏在贾雨村背后的历史原型。

  该书由著名学者二月河先生作序,他说,张志坚痴情于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名著的深入研究与探讨,令人感动。二月河说,《另解红楼梦》与众不同,独辟蹊径,有理有据,尤其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记载,很有见解和价值,希望众多的红学专家和研究机构,能够展开讨论与研究,进一步推动红楼梦研究工作。

  中国红学会秘书长艺术学博士孙伟科先生认为,没有一种严格的方法可以论证考证红楼梦。红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当代红学研究水平,与时代不相适应,现在的研究不是多了,而是很少。我从美学进入红楼,张志坚女士从考证开始。有人说索隐派声名狼藉没有价值,但是他们打开了红楼梦的历史年代、政治环境。张志坚率先垂范,如切如磋,会征服更多的读者。

  75岁的著名老红学家和版本收藏家杜春耕先生说,张志坚的红楼梦研究与以往的研究者都不相同。她从红楼梦甲戌本《凡例》中的“红楼梦旨义”出发,由旨义中的三个“点晴”内容开始推导出红楼梦的创作过程、创作时间、创作源头,还有其它,这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她从甲戌本的批语“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乃其弟棠村序也。”中的“棠村”考证出发,考证出这是河北正定康熙朝的相国梁清标。张志坚还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她在红楼梦中考察出贾雨村背后的历史原型人物——魏廷珍。

  杜春耕说,张志坚的研究成果,要让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她考察到了“宝玉石刻”,她用功勤劳和自学态度与精神,值得赞许与学习。至于结论,当下很多人与她有分歧,我与她也有分歧。各种不同的观点在相互碰撞。许多人,对索隐派不相信,局部的索隐是有道理的。张志坚有理有据,发现了许多资料,大家还没有见过,所以她称自己《另解红楼梦》。我赞成二月河先生的说法,红楼梦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北京知识力网络科技公司杨朔总监说,作为热爱文学、热爱红楼梦的一名读者,我经常拿中国的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与国外的世界名著相比较。当我读到《另解红楼梦》中“贾雨村背后的历史原型——魏廷珍”时,引发出我对这本书的兴趣。

  该研讨会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黄河之子公益基金会主持召开。(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