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张康之: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理应在学术上得到总结和确认、在话语上得到反映。但是,当前我们还未建立起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称的话语体系。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看,很多方面还在学习和引进西方话语,对中国现实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进行系统总结的理论成果还有待丰富。一些学者缺乏建构中国话语体系的意识,许多中国做得好、做得对的事还存在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的问题。
一种话语体系必然包含一定的观念、反映一定的价值,并拥有特定的判断标准。如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是对西方话语的重复使用和重新排列,那么,非但不能产生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会引发对中国道路的怀疑,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坚持中国道路和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必要保障。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经济成就,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如果没有自己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就不可能成为举世公认的强国。对于中国而言,拥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也是在国际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因此,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已成为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
近年来,本土化、中国化等词语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热词,这反映了学者们话语意识的觉醒和追求。但是,在如何实现本土化上,还需要积极探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研究者往往用西方的思想和理论来套中国的实际问题,希望从中找到现成答案。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许多问题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中国自己的问题,很难通过学习西方经验来解决。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是中国社会自身传承下来的。而中国发展所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也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情况不一样,很多问题是西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没有遇到过的。此外,中国开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时间节点、国际关系、国内环境等方面已经完全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区别。所以,中国无法从西方思想理论中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而必须作出自己的探索。
今天,人类社会面临着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改革发展承担着双重任务:一方面,要让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又要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压力。因此,中国经验既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内涵,又有应对经济全球化、后工业化压力的内涵。这样说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本土化的正确道路就是基于中国现实需要去解决中国问题,进行中国话语建构。进一步说,就是以中国话语形式表达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经验。
对于全球而言,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进行的探索是积极的、所形成的经验是有价值的。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走过的道路以及取得的经验,建构中国话语体系,不仅对于中国改革发展、提升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处在相似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能够为探索人类发展方向和路径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