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长征精神:把精彩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7.10.2016  18:35

  

        绿色新闻网报道  10月21日,我校党委召开“铭记历史壮举,弘扬长征精神”专题研讨会,会议围绕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长征精神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价值,长征精神与中国精神、长征精神与立德树人、长征中的民族政策和纪律建设、长征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以及弘扬长征精神实现中国梦、北林梦的具体路径等开展讨论。为进一步弘扬长征精神,广泛开展好学习长征事迹、宣传长征精神活动,绿色新闻网特将研讨会的发言摘编整理,陆续登载,进一步推进我校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深入开展。


  
  青马班学员、水保学院13级本科生李莹作了题为《读长征,让我学到了什么?》的发言。 

  
  八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敌军围困万千重”,战胜激流、沼泽和雪山,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九零后的我翻看历史,读长征,让我学到了什么。

  
  长征开始时,那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并不知道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在哪里,何时才能结束。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战士们都不愿意掉队、离队。邓小平也曾以凝练的语言概括,长征就是“跟着走”。

 

        读长征,让我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是中国青年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把追梦、圆梦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国家有号召,青年有行动。在追梦的路上,我们要目视前方,心无旁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林业大学的学生,面向生态建设的主战场,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朝着目标坚实地迈好每一步,誓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 


  长征途中,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冲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缺衣少粮时,战士们将一碗稀粥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强帮弱,大帮小,相互搀扶的动人场景比比皆是。

 

      读长征,让我学会顾全大局。青年党员要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全局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青年中蔓延,我们更要增强义务感与责任心,摆正自己的位置,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心中有良知,做到知行合一。在集体生活中,与同学们团结一致,相互协作,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足,在尊重自我价值的同时,融入集体怀抱,有意识的增进集体主义观念。 


      长征之初,教条主义领导人照搬理论不考虑实际情况,战士们背负大量辎重进行革命战争,使得红军在战争中频频失利,湘江战役更是遭受重创。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领导核心的地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也挽救了革命。

 

      读长征,让我落脚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丰富的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在学校生活中,学好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学生的本分。作为一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学生,我深知实践中获得知识往往更具有指导性。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一代又一代水保人在道路崎岖的北方石质山区,在尘土弥漫的黄土高原,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不怕苦不怕累,把精彩的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1936年2月,红军达到陕北,毛泽东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已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新的长征。我们的长征一直在路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来源:水保学院                    作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