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不负重托 不辱使命 敦本务实 开拓进取——我校定点扶贫工作纪实

15.12.2015  12:35

  根据《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78号)的要求,我校作为帮扶临沧市的牵头单位,并定点扶贫镇康县。三年来,我校始终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精神,提高认识、上下一心,务实进取、创新举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高度重视、建章立制,落实定点扶贫工作保障

  2013年,学校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2013-2020年)》,从推动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信息扶贫及学科扶贫等六方面提出明确规划和可操作性实施办法。

  此外,我校和临沧地区先后签订了校市合作协议、共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农业学院协议、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框架协议等多项协议,为定点扶贫工作提出了明确方向,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展。

   推进互访、搭建桥梁,加强校地双方工作交流

  学校不断加强与临沧地区的交流互访,及时掌握临沧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了解需求,三年来,双方累计互访交流20余次。

  2013年7月,我校校长柯炳生、副校长张建华带队赴临沧市,签订多项合作协议,考察了位于中缅边境的特色工业园区和咖啡种植基地,了解了镇康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柯炳生校长还为临沧市领导干部作了 “现代农业发展•挑战与机遇”的专题报告。2013年11月,我校副校长龚元石带队深入云南省临沧市,围绕高原特色农业、农业庄园经济、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发展情况开展考察调研。

  2015年,临沧市副市长洪维智、熊万鹏先后带队来我校访问,柯炳生校长、辛贤副校长出席座谈会,双方就推进专家教授对临沧高原特色农业的指导,加大对临沧市在全国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选派学生实习实践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学校相关部门、学院的领导、专家也多次前往临沧市实地考察,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以人为本、加强培训,提升地方干部综合素质

  学校充分发挥智力优势,搭建各类平台,加强对临沧地区各级干部、人才的培训,提升当地干部的综合素质。

  2013年9月,“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专题研修班”在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开班,临沧市12名农业干部参与培训。

  2013年11月,我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在临沧市举办现代农业发展专题讲座,临沧市辖七县一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和农业局局长及镇康县各级干部170多人听取了7个专题讲座。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在临沧设立远程教育办学点,截至目前,已开办中国农业大学网络远程学历教育8个班,参加学习的学员260名,已毕业180名,有效的提升了临沧市农业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科技水平。

   科技驱动、突出重点,推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围绕临沧市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充分利用我校学科优势,积极调动相关专家和科技资源,服务临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2013年,我校在临沧市和镇康县先后建立了“中国农业大学-临沧教授工作站”和“中国农业大学-镇康教授工作站”,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从2013年12月起,我校高万林教授、孙瑞志教授率领的团队,多次深入临沧市调研指导,组织肉牛、咖啡物联网技术研发,目前已吸引投资700万元,完成镇康县蚌孔智慧畜牧庄园、镇康县红岩智慧咖啡庄园“物联网”一期工程。2015年4月,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与临沧市农业局重点对肉牛、咖啡物联网二期工程和推进云南山水农牧集团公司肉牛养殖物联网建设进行商讨,签署了云南山水农牧集团公司肉牛养殖物联网系统技术开发合同,项目已启动实施。

   胸怀大局、输送人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三年来,学校时刻胸怀大局,选拔优秀人才赴临沧市挂职、支教,搭建校地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积极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学校先后选派校党委副书记张东军、时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刘尚民、统战部部长赵竹村、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张浩、校办产业办公室副主任段刘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陈英义赴临沧市挂职。挂职期间,挂职干部作为校地合作沟通联系的桥梁,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抓好分管工作,为定点扶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2013年,团中央确定镇康县作为我校硕士研究生支教点,两年来,我校团委先后选派8名同学组成研究生支教团,分别在镇康县勐堆中学、凤尾中学、镇康县一中讲授课程。

   公益捐赠、大爱无疆,汇聚各方资源支持扶贫

  确定我校定点帮扶临沧市以来,学校师生始终心系临沧,积极汇聚资源支持定点扶贫工作。

  2013年,在校党委副书记张东军的组织下,联系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为临沧市捐赠近40万码洋的图书;联系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深入临沧考察调研,落实了对临沧师专、临沧儿童福利院及有关中小学价值835万码洋的图书、20台电脑的捐赠;联系中国教育基金会考察临沧市小学教学点,争取了对临沧市教育事业1200多万元的帮助支持。

  2014年5月到9月,动物科技学院、机关党委积极开展为镇康县红岩小学捐赠新鞋、图书和支教活动。

  2015年,我校教育基金会积极促成中国法学交流基金会的“同心书屋”工程为镇康县公益捐书和无偿赠书,供选的书籍有九大类、八千余种图书,总码洋约1.2亿元。

  回首三年来的定点扶贫工作,我校累计选派挂职干部6人,其中局级干部1人,处级干部5人;赴镇康县考察56人次;直接投入资金、物资119.3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4930万元;帮助上项目数6个;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临沧市各级干部36人,在服务临沧市干部培训、科技项目、农业产业、教育事业等多方面工作的发展做了突出的贡献。连续获得“2013、2014年度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单丝不线,孤掌难鸣”,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团结一心、奋发进取。

    “义,志以天下为芬”,定点扶贫工作任重道远,我校定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加强力度,积极助力临沧市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新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