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进入倒计时 如何帮孩子收心
虽然今年9月推迟开学,但是暑假也已经接近尾声,快开学了!再过两周,就不能睡懒觉、不能半夜看电视、不能随时吃零食了!那么这两周的时间,如何整理心情,准备进入开学模式?开学之后又该注意避免哪些问题呢?听听专家和老师们怎么说。
“最后的疯狂”不利于收心
眼看开学临近,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这几天热闹起来了,不少家长来咨询如何让孩子“收心”。专家们发现,很多孩子跟家长提出要求:再带我痛快玩儿几天,我痛快够了,开学肯定就能好好学了。爸爸妈妈们问,让孩子“最后疯狂”一把,是否有效?
咨询中心主任温方给出了否定答案:疯玩几天之后,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以前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例子。去年暑假接近尾声时,一个四年级孩子就对父母提出‘疯玩一把’的要求,爸爸妈妈专门请了假带他到外地去旅游了几天。回到北京之后,孩子倒是信守承诺,把自己关在家里开始看书,但拿起书本没10分钟就开始打瞌睡,学习效果很差,孩子总也安不下心。”
温老师解释说,小学和初中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都很有限。一般小学生能保持15分钟的专注度,中学生能保持25分钟,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上会把握节奏,隔十几分钟就用提问、笑话、小故事等制造一些兴奋点。如果快开学了家长还带孩子疯玩,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难了。
这段时间最好让学生规律作息。如果孩子想玩,就让他自己制定出每天玩的时间计划。保证孩子合理的“玩的时间”之后,再计划“学的时间”,这样的沟通方式,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而通过定计划,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养成好习惯。
学会“告别老友,结交新朋”
新学期开始,很多初一、高一的学生将进入新学校,离开原来的好朋友。专家建议,趁着假期没结束,家长应该让孩子见见自己的老朋友们,好好做一次告别。因为一个郑重的“告别”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以前的经历已经告一段落,今后要到新的学校开始交新朋友了。
温方老师认为,这样的告别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以往不乏因为老朋友的友谊,影响学习的例子:
去年两个关系很好的女孩分别考入两所不同的初中,小D考入了示范中学,小H考入了一所普通中学。两个孩子非常要好,进入不同中学后,也要约着放学后在校外见面。
不久,任性的小D要求父母帮她转学,她也要去小H的学校读书。爸爸妈妈不同意,小D就以辍学威胁。最终家人不得不给小D办理了转学手续。
但进入普通中学不久,小D就开始感到委屈了:周围的同学跟自己的水平不相当,教学方式她不喜欢,而且一想起学校的升学率就更觉得转学不应该。这时候小D又想转回原校,但学校却拒绝接收她了。
“友谊虽然珍贵,但也不能为此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学习。进入新的学校要学会结交新朋友。家长更不能无原则地答应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提前帮孩子做好‘告别老友,结交新朋’的心理准备。”
家长帮写作业被老师判零分
快开学了,暑假作业成了迫在眉睫要完成的任务。但有的孩子觉得时间紧张,逼迫家长帮忙写作业,而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免受批评,真的替孩子“捉刀”。
曾有个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来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因为替孩子写作业,被老师识破,孩子的作业被批了零分,孩子不干了,不愿去上学,家长没办法,来咨询中心求助。
“无论什么情况,家长都不能失去原则,孩子作业完不成,不管什么原因,都交给老师处理。要让孩子自己面对问题,不能帮孩子逃避,否则今后遇到困难孩子总会设法逃避,不愿面对。”专家提醒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另外,开学之后学校可能会有一些收费,这时候家长要留意确认学校收取的金额数量。以往曾经有学生以学校收费为借口,从父母手里要了钱随心所欲地乱花,甚至买了各种玩具到处送同学。
一年级小豆包:应该准备什么
9月,又一批幼儿园小朋友将成为小学生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质的飞跃,而不少刚入学的小豆包会出现不适应状况,还会闹出一些小笑话。
汇文一小的老师说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给一年级新生做入学登记,问一个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小朋友说:“我叫吉祥。”老师觉得这个名字挺新颖,又问:“你是姓‘吉’吗?”小朋友肯定地点点头。“这名字真好听!”老师夸奖她。
但是之后整理学生档案,老师们翻遍了所有学生名单,也没有找到叫“吉祥”的孩子的入学信息。其他孩子的档案都对上号了,只剩下“吉祥”对不上名单,而档案中多出一个姓赵的孩子,没有现场入学登记信息。
老师们于是给小赵的家长打电话:“您的孩子来做现场登记了吗?我们这儿有个叫‘吉祥’的孩子是您家孩子吗?”家长的回答解开了老师的疑问,原来“吉祥”是孩子的小名。
老师说:“很多孩子在家里或者幼儿园,一直都叫小名,他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大名和小名的关系。”
金台小学的吕老师说,有的小朋友刚来学校的时候不知道卫生间是分男女的,因为很多幼儿园的卫生间是男女生通用的,所以有时候一年级小朋友会出现男女生一起去上厕所的情况。
除了卫生间问题,还会有不少孩子不会收拾自己的东西,分不清哪些书本、衣服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开学前两个月,经常要帮孩子们找东西。“谁又拿错了书?谁的衣服被拿错了?”这成了老师们处理最多的问题。
此外,不少孩子缺乏时间观念,不知道上课铃响之后就要回教室上课。有的孩子会觉得上课铃响了,操场上人少了,正好可以多玩一会儿。
另外,孩子们还可能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比如老师说“回答问题,会的同学举手”,可能很多孩子看别人举手自己也举,但其实并不会。有时候老师说“坐好,不要再说话了”,有的孩子意识不到这是对所有小朋友的要求,他们觉得只要没叫他的名字,就跟他没有关系。
老师们建议,家长在孩子入学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一是让孩子学会认领自己的东西,分清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
二是尽量让孩子学会倾听,要领会话里的意思,不要以为没叫名字就跟自己无关。
三是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可以先在家里尝试一下,对孩子的时间进行“分段管理”,例如几点到几点看看书,几点到几点玩一会儿,让孩子有时间观念。
四是教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比如上卫生间要分清男女。(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李莉)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