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墙打洞”商户登记将受限制

23.02.2017  23:36

  工商部门将研究制定对“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市场主体和人员的登记限制措施,在增资、法人和股权变更、经营范围改变等方面受到限制。这是市工商局局陈永在今天的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透露的。

  93个办公区被暂停登记

  据介绍,自2014年8月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实施以来,已有累计超过1.6万件投资申请被禁止或限制登记,涉及企业注册资本160亿元。去年全市93个集中办公区因入驻企业被列入异常名录比例较高而被暂停或限制登记。各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严控市场主办单位和市场内商户两级主体准入,持续挤压非法经营主体生存空间,全市新增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增长,疏解各类商品交易市场222家。

  陈永表示,今年将继续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市场主体进入首都市场,对已经明确的制造业、仓储运输业、连锁品牌要细化管理措施。继续加强对商品交易市场外迁疏解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推动重点批发市场的调整疏解和升级改造。同时研究制定京津冀三地在政策统一发布、准入协同联动、数据共享分析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力争在政策平台搭建、企业迁移机制、跨地域名称保留、字号保护方面取得突破。京津冀区域还将加强信用体系合作共建,逐步推动建立三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日常监管、消保维权等信息的自动化交换机制和统一公示机制,研究建立市场主体严重失信信息的共享通报机制,共同探索建立基于信用体系的区域联动机制。

  “开墙打洞”登记将受限

  副市长程红表示,治理“开墙打洞”和“无证无照”是目前治理大城市病的攻坚战,“开墙打洞”数量最多的在丰台,有5000户,其次是海淀3341户、西城3000户、东城2300户和朝阳1800户;“无证无照”40%集中在市区内,数量最多在朝阳,其次是海淀、丰台。目前各区治理“开墙打洞”成效显著,朝阳区已经向背街小巷延伸,各区要加强统筹,按时稳妥推进、疏堵结合。

  “今年要确保‘开墙打洞’和无证无照经营存量明显下降”,陈永透露,在治理大城市病方面,将研究制定对“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市场主体和人员的登记限制措施,同时结合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做好对外埠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工作。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对于“开墙打洞”等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和人员,今年将考虑在增资、法人和股权变更、经营范围改变等登记注册方面受限,具体措施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

  去年全市共消除挂账无证无照经营3.3万户,超额完成30%销账率的既定目标,共有2万余条无证无照经营处罚信息向社会公示。核心区通过开展“开墙打洞”治理和“七小”门店整治等工作,促进了外来人口疏解。环境违法“黑名单”制度开始实施,累计有1600余条环保行政处罚信息向社会公示。

  今年本市将通过创新联合惩戒手段实现市场秩序和城市难题的有效治理,探索“无照经营主体”黑名单监管机制,确定黑名单范围、管理主体、惩戒措施、管理制度等。

  上千金融企业纳入定向抽查

  今年工商部门还将关注民生热点,严控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发布及投资类企业准入,有效控制非法集资活动的蔓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异地经营、频繁变更等问题金融企业及网贷平台、P2P平台企业开展信息核查,目前已将全市1656家金融企业纳入定向抽查范围,同时还首次对208户已经认定涉嫌非法集资涉案企业及457名涉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登记限制,有效化解了风险蔓延。

  下一步本市将建立风险信息数据库,加强部门间风险信息交换共享,提高对市场风险事件的预警和处理能力。特别是加大对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情况的跟踪研究,研判新兴行业业态发展态势。(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杨滨)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