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居民楼的地下餐馆谁来管

08.09.2015  15:12

  成都美食逃生通道窗户外部

  豆花庄厨房内部

  油烟噪声污染、用火用电隐患,占用居民楼地下空间营业的餐馆,经常会给楼上的住户们带来麻烦。近日,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版)》,对今后在城六区利用地下空间开设餐饮行业的行为作了明令禁止。政府希望通过限制增量来改善城区环境,但由此也产生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之后的地下餐馆不让开了,之前开过的谁来管?

  居民楼内住户

  地下开餐馆,生活不踏实

  崇文门西大街4号楼是一栋大型居民楼,共有十余个单元,其中,五单元与九单元外大大的餐馆招牌格外引人注目。两家餐馆的招牌分别为“成都美食”以及“春意苑豆花庄”,均开设在居民楼的地下室中。

  “我们楼下这个餐馆开了好长时间了,没记错的话上世纪90年代初应该就营业了。”九单元的居民王刚说道。“我家住在低层,离餐馆的烟道口也近,家里经常能闻到餐馆的油烟味。”王刚表示,自己家临街的一间屋子是卧室,平时只能在一大早或是下午的时候开窗通风,到了饭点儿就得赶紧把窗户关起来。

  在王刚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餐馆的烟道。长长的铁皮管道从地下室伸出,一直延伸到居民楼的二层,王刚一出家门就能透过玻璃看见烟道口,中午十二点左右,站在楼道的窗前就能闻到很浓的油烟味。

  除了油烟,王刚对于餐馆的用火用电问题也很担忧。“在报纸上经常能看见餐馆起火爆炸的消息,虽然我们这边的餐馆开了这么久也没出过问题,可心里总不踏实,尤其饭馆还开在地下,厨房通风什么的估计很成问题。

  针对餐馆给自己生活带来的问题,是否考虑过向相关部门投诉?王刚表示:“我是这儿的老住户了,餐馆也开了挺长时间了,现在再去说又有什么用?我也不想当一个出头的人,自己没到生活不下去的地步,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对于楼下开餐馆是否能起到方便居民生活的作用?王刚说:“方便谈不上,一般我都是在家里做饭吃,真要到外边吃也不会去楼下,平时味儿都闻够了还吃什么呀?非要说有什么好处,就是有朋友想来我们家的时候,我直接告诉他出地铁找豆花庄的招牌,我们楼门就在招牌底下,倒也好认。

  餐馆实地探访

  厨房密闭,安全出口难通人

  从九单元门口一段略显狭窄的螺旋状楼梯下去,就到了春意苑豆花庄。餐馆内部有一条两人宽的通道,通道的一侧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五个房间。中午十二点左右,陆陆续续来用餐的顾客基本坐满了整个餐厅,他们当中大多是来北京旅游的游客,行走至崇文门附近时正好赶上饭点,就选择了这家餐馆用餐。除此之外也有在附近同仁医院看病的人,中午在这里解决吃饭问题,下午继续去医院排队看病。

  餐馆的内部设有两个消防安全出口,其中一扇消防门离餐馆门口不远,打开后与隔壁的旅馆相通,而另一个安全出口的设置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餐馆最内部的一个大房间内,记者发现了这个安全出口:一扇一人宽的窗户。从窗户出去后,还要从遮挡棚与水泥地面之间的缝隙爬出才能成功回到地面,但由于缝隙的宽度太小,记者尝试了数次都没能成功爬出去。

  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5.4.1条文规定:“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采取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措施。”记者在探访中发现,餐馆的厨房设置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并没有窗户与外界进行空气对换,同样也接受不到日光的照射,即使没有开火做饭,在厨房中也有一种很强的闷热感。由于年头较老,餐馆中也并没有设置“烟雾报警器”这样的安全防护设备。灶台做饭用的是与楼上居民相同的天然气管道,在如此密闭的环境内使用明火,让人不免为它的安全感到担心。

  在位于五单元的另一家餐馆“成都美食”内,记者也发现了相似的问题:厨房空间同样密闭,在厨房中还配有空调及电磁炉等用电设备。餐馆设置的两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可以使用,另一个安全出口则几乎被封死,仅有的一扇可打开的窗户小到连一个孩子都无法通过。

  工商部门表示

  对文件发布前办下证照的,无能为力

  巧合的是,崇文门西大街社区居委会也设立在九单元,就在豆花庄餐馆门脸的旁边,多年来居委会与餐馆一直“和平相处”。采访过程中,有居民也发出了疑问:按照工商局的政策,居民楼下是不允许开设餐馆的,那为何这两家餐馆还在正常营业呢?记者带着相关问题咨询了居委会的马书记。

  “我们这边确实收到过居民的投诉。但居委会的管辖权力有限,只能把问题反映给街道,再由街道联系相关部门处理。如果相关部门说没问题,我们也没法去管。”对于餐馆的问题,马书记也显得有些无奈。“当初建餐馆的时候并没有征求过居民的意见,那时候餐馆少,居民的维权意识也不是很强。

  在马书记的建议下,记者又联系了本地区的物业公司——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物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两家餐馆的问题牵扯的年代比较久远:“我们这边也管不了,这里的地下空间是几十年前由政府分配的,当时分给了崇联旅馆,还有誊印厂和针织厂等一些老企业,那时候还属于计划经济。后来经过一次转制,厂子就转成餐馆了,但仍然受政府直接管辖,不归我们物业管。住户们如果想反映餐馆问题,只能向政府直接投诉。

  记者随后又致电东城区工商局,希望了解居民楼地下开餐馆的相关问题,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工商局确实有相关的文件禁止在居民楼内及居民楼底层开餐馆,但文件的发布年代相对较晚,对于那些之前就办下证照而在居民楼地下营业的餐馆,工商局也无能为力。

  建议

  居民应拿起

  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2007年北京市工商局发布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无证照经营场所以及其他经营住所问题的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住宅楼及住宅楼底层规划为商业用途的房屋不得从事餐饮服务”。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刘野律师认为,这份文件对于之前就建立的餐馆同样具有约束效力。“文件设立的初衷就是防止开餐馆等一些商业行为对居民的生活安全造成影响,在规范管理依据出台之后,应该由相关部门出面对之前存在的开餐馆现象进行陆续清理。”刘野律师同样建议居民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居民如果认为开餐馆的行为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是能够以侵犯居住权为由起诉餐馆的,除了走法律起诉的方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向消防、环保、卫生部门等进行举报。

  案例

  业主投诉维权终取胜利

  对于这种在居民楼地下开设的餐馆,住户们真的只能干瞪眼吗?发生在望京西园四区的实例可供借鉴。

  业主陈莹住在望京西园四区的426楼,长时间以来都受居民楼地下的餐馆所扰。“餐馆的名字叫老曹家常菜,油烟问题很大,熏得受不了。以前餐馆还只提供堂食,后来发展了外卖业务,下午和深夜的时候也有很重的味道。

  对餐馆带来的安全问题陈莹也十分担心。“用火就不说了,餐馆的用餐人群很杂,有很多从小区外边进来的。有一天晚上我回家,亲眼看见有两拨在餐馆吃饭的人因为停车剐蹭的问题发生冲突打了起来,看着都像是喝了酒。要是没有这种餐馆,谁会没事在居民楼门前闹事啊?

  忍无可忍之下,陈莹和其他几名同楼的业主开始了投诉维权之路。“先去找物业,物业说已经和餐馆沟通过,但我们也没看到有什么变化。眼看着找物业不行,我们只能向朝阳消防局和环保局进行投诉,还给朝阳区政府热线96105打过电话。

  经过多次努力,陈莹们的维权行动终于换来了相关部门的重视——朝阳消防支队在突击检查之后对餐馆进行了查封,物业随后将餐馆的门用三合板封住,餐馆的招牌和宣传照片也被一并撤下。

  餐馆被查封之后,陈莹也松了一口气。“这几天已经闻不到油烟味了,这也算是我们业主的一次胜利吧。”但即便如此,陈莹仍然有一些担忧,“就怕今天把这个餐馆查封了,过两个月又开出另外一家来,那我们之前的努力就又都白费了。

  针对陈莹的担忧,记者致电小区的物业公司。物业经营科的负责人表示,关于这一点,业主完全不需要担心。“我们还没有具体规划这一块地下空间今后如何使用,但可以向业主保证的是,今后绝对不会再开餐馆。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所涉居民为化名)

  莫凡 文并摄


  郑重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京报网网:XXX(署名)”,除与京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5202099联系;本网刊登信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