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法治记忆之六:建设平安中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30.12.2014  20:27

          【原标题:建设平安中国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2013年6月7日18时,厦门一辆快速公交在高架桥上突然起火,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6月8日18时,厦门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公交纵火案告破,犯罪嫌疑人陈某被当场烧死。从案发到侦破,厦门市政法机关只用了一天时间。

  平安,民之所需,国之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对平安中国建设的要求作为努力方向,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努力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建设平安中国。2013年,全国政法机关把平安建设作为主要目标,在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上下功夫,交出了一份立体答卷。

  平安,关乎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老百姓评价平安建设,不仅关注人身安全,而且关注吃得是否放心,住得是否安心,出行是否平安。过去一年,各级政法机关紧紧抓住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安全问题,攻坚克难,确保老百姓衣食住行平安无忧。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为保卫“舌尖”上的安全,“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提出相关罪名的司法认定标准,统一新型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意见,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各级政法机关组织开展“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捣毁一批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黑市场,有效遏制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高发多发势头。

  环境保护影响民族未来。针对环境污染问题,“两高”及时下发《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环境污染犯罪定罪标准,降低入刑门槛,解决了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取证难、鉴定难、认定难等问题,对环境污染犯罪保持高压态势。

  平安出行涉及千家万户。为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各级政法机关依法加大对“两抢一盗”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暴力性抢劫、抢夺案件明显下降;及时侦破、果断处置福建厦门“6·7”公交车纵火案、云南昆明“8·9”公交车泼洒汽油案、首都机场爆炸案等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化解不稳定因素。

  网络和信息安全牵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平安建设面临的新的综合性挑战。过去一年,各级政法机关积极回应群众心声,重拳出击,铁腕惩治网络犯罪,还给广大网民一个绿色干净的网络社会。

  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有组织地造谣传谣,蓄意毁谤他人名誉,炒作网络热点事件,非法牟取暴利,“两高”研究制定《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网络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

  与此同时,各级政法机关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行动,破获一批有组织制造传播网络谣言案件,查封一批造谣传谣、实施敲诈勒索的违法网站、网络公司,抓获“秦火火”、“立二拆四”等网络“大谣”,初步遏制了网上制谣传谣行为,较好维护了网络空间秩序。

  平安,还在于及时预防化解社会矛盾。面对各种矛盾纠纷,老百姓最希望看到“事有地方说,有事好好说”。过去一年,全国政法综治工作把“枫桥经验”作为引领旗帜,多措并举,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一年来,各级政法机关及时解决民生领域社会矛盾,人民调解的作用被赋予新的内容。全国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9万个,设立派驻有关部门调解室1.5万个,先后在百度、新浪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网上网下排查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

  诚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怀德所言,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法治轨道。2013年,全国政法机关秉承运用法治手段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这一理念,加大法律服务力度,促进社会矛盾化解。

  以检察机关为例,全国31个省市区均在人口集中的乡镇街道设立了派驻检察室,就地受理控告申诉,化解矛盾纠纷。又如司法行政部门,针对全国174个县没有律师的状况,通过组织优质律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等多种方式解决律师资源不足问题,满足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回首2013,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制约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被一个个化解,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展望2014,人们有理由相信,平安,就在你我身边。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