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建设历史性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见闻
【砥砺奋进的五年·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来了,同我们大家亲切握手。与总书记绵厚温暖的大手相握的瞬间,我感到了关怀和力量的传递,太激动了,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日前,记者来到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考察过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工地采访,多位现场工程建设人员回忆起那个铭记终生的时刻,依然激动不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考察调研。一次次研究部署、一项项高屋建瓴的方略,见证了习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进程。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习总书记来的时候,现场有41名工人和6名安全讲师,大家正在进行日常的安全培训课程。”9月6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工程安全体验培训中心,安全讲师郑喜林告诉记者。
“习总书记一再强调安全第一。可以感受到,他对工人们的关爱,对工程质量的关切。在习总书记的教诲下,整个工程的安全要求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量加大。我们也在内部进行了管理、培训环节、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提升和优化,增加了安全培训项目。”郑喜林说。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从开工就提出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期零延误、环保零超标、廉政零风险”的工程目标,其中“安全零事故”排到首位。
“在安全培训领域从业多年,我知道此项工程安全零事故的标准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在6平方公里的复杂作业面,同时有上万名工人交叉作业,覆盖的工种也是最全的,难度极大。到目前为止,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实现了现场零事故,安全培训近4.6万名工人。到整个工程结束经过安全培训的工人将达到13万人次。”郑喜林说。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在这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一切的出发点。
零上访、零滞留、零强拆……棚改拆迁的“通州模式”形成一连串的零,最终成就一个“一”。
据通州区潞城镇镇长吴孔安介绍,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所在地——通州区潞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17个村、占地15平方公里,村民9300户、户籍人口2.5万人。棚改拆迁过程中,坚持开门定政策,让老百姓亲自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尽可能吸收合理化建议,形成了一套接地气的惠民拆迁政策;以最大限度让利于群众为原则,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实施过程中坚守政策红线、公平底线,坚决打击违法建设行为。
以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站在当前这个时间节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有21世纪的眼光。”在通州潞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展览现场,巨幅大屏幕播放着气势宏大的视频短片,规划沙盘展示了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未来新城市景观。
今年2月24日,在现场指挥部,习近平总书记察看规划沙盘,观看视频短片,了解副中心建设理念、目标定位、文化保护等情况;在建设工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建设进度,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情况……
“习总书记对工程建设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十分关注。很多当天谈到的内容到今天已经成为工程建设的现实。3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已经完成,智慧灯杆、海绵城市的应用范围更大了,装配式建筑将达到80%,冬天启动搬家,楼里使用的将完全是清洁能源。”副中心市行政办公区工程建设办主任郑志勇告诉记者。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
9月6日,在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南区工地,北京城建集团建设部副经理兼行政办公区A1工程的项目经理宁卫东告诉记者:“目前A1工程现场有6000名员工,正在保质保量加紧工作。到9月底,整个行政办公区的主要建筑将拆除包围在外的防护网,露出亮丽真容。”
“习总书记在视察中对规划、建设、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我们工作的根本遵循。”据城市副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规划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规划编制处史妍萍介绍,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目前基本完成了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6个重点地区的详细城市设计,正在编制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控制性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906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同时,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统筹河北“北三县”地区的区域规划。
“副中心要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这是一座千年之城,我们必须要加油干。”北京城建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A1项目常务副经理胡宪章说。
以遗址保护为要务进行城市副中心建设
北京,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
在副中心的规划展览中,由“副中心规划充分体现中华元素、文化基因”“副中心建设文物保护”两块展板和38件文物组成的文物展区十分引人注目,习近平总书记曾对这些内容仔细观看。
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穿越历史,指向未来。
郑志勇告诉记者,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工程开始安排2016年3月份开工,但真正开工却在6月份。“因为施工前文物勘探发现了文物,文物局说量还挺大,一定要我们等一下。没想到,这一等,等来了惊喜。”郑志勇说。
考古发现,路县故城是秦汉时期通州地区唯一的一座县城。可以说,这里就是第一个通州城。路县故城遗址是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文物发现,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了抢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9家具有考古团体领队资质的单位积极支援,最多时有2000余人在发掘现场工作。
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路县故城城址进行整体保护,建考古遗址公园,并配套设立博物馆。过去规划中的50万平方米的工程建设面积将因为文物保护而不再开发。
在城市建设中,完整地保护一座古城并建设遗址公园,在全国是首例。遗址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同步进行,交相辉映,将成为古今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例证。
(本报记者 张翼 李玉兰 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