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北京市城市建设与民生工作之为民办实事督查篇
北京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多年来,北京市坚持每年集中力量办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实事,在为群众谋实利上力度逐年加大,内容逐年深入,所办实事力求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实实在在造福千家万户。2014年,北京市以“广征集、惠民生、重实效”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提出为群众拟办27件重要民生实事,共包括交通、住房、医疗等十个方面,涉及32个政府部门、16个区县政府。
一、整体战略
(一)重要民生实事编制的主要原则。
一是注重群众参与、尊重群众意愿。坚持走群众路线,实事项目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办群众身边最急需、最迫切的事。
二是突出民生重点、注重工作衔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住房、收入、交通、环境的新期待,并与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各部门工作计划等相衔接,确保落实。
三是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实事数量以群众的需求为依据,也要根据现有条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开空头支票,努力实现雪中送炭的目的。
四是当年确立、当年见效。实事项目须做到规划、立项等基础工作扎实,资金有保障,责任要明确。
(二)重要民生实事编制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是创新征求意见方式。征求意见阶段,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征求意见的力度,征求意见的形式要注意务实。具体做法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市政府办公厅于2013年9月下旬在朝阳区平房乡首次召开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征求18位群众代表的意见,同时邀请8个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部门负责同志参会,沟通回应所提问题;2013年12月2日至12月8日,请广大市民通过首都之窗网站对重要实事初选项目进行投票,累计收到有效票8100份,30件初选项目的赞成率全部在70%以上;2013年12月16日,市长王安顺亲自主持召开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当面听取来自不同区县、不同领域的12位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初稿形成后,分别召开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座谈会,进一步对实事项目进行修改、调整。
二是加大走访点题力度。市政府办公厅在征集编制工作启动前,主动走访市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等单位,提前沟通征集意见等事宜;研提项目阶段,先后到卫生、民政、人力社保、市政、交通、水务等9个部门座谈走访,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意见建议进行点题研究;提出初步项目后,走访市财政、发改等部门,确保资金落实。
(三)重要民生实事的督促检查工作机制和方法。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为民办实事工作,郭金龙书记、王安顺市长等市领导在实事编制和落实过程中多次进行调研、做出批示指示。郭金龙书记指出,“要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王安顺市长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锲而不舍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要把办实事作为贯彻群众路线的具体实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事项目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征求意见,让群众认可。各部门要齐心协力,高质量落实好各项实事。”市政府督查室把民生实事项目作为年度最重要的督查专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推进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面落实。
1.建立大督查工作格局,完善体系抓落实。
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政府办公厅(室)综合协调、督促检查机构组织实施、业务部门具体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监察机关行政监察和审计部门专项审计的监督作用、统计部门民意调查的辅助作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以及第三方机构的专业评估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以政府督查部门为枢纽,各尽其职、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各方参与的大督查工作格局,做到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事事有人抓、件件保落实。
2.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抓落实。
探索建立了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责任落实为核心,以完成时限为节点的项目管理责任制,形成了“年初建账、季度对账、年中查账、年底收账”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督办落实机制。一是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年初,将为群众拟办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层层分解细化,按项目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二是倒排工期、落实预案。将重要民生实事任务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按时间节点有序督办落实。三是跟踪反馈、全程监控。实行“周督、月查、季报告”,关注时间节点,判断进展趋势,坚持周有盘点、月有分析、季有小结。通过每周跟踪进展、每月了解情况、每季度书面报告、半年全面检查、年底项目抽查及考评验收等环节,形成实事落实全程监控的闭合系统。
3.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协调服务抓落实。
在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督办工作中,注重上、下、左右“三个维度”的协调和服务。一是敢于向上争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提请领导关注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过程中的关键节点,着力推动审批、拆迁等难点问题。二是勤于横向沟通。在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过程中注重协调和服务,积极搭建平台,实现主责单位与审批部门在关键审批环节上的深度对接,将所有涉及审批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列入绿色审批通道,铺设“高速路”。三是乐于向下服务。坚持“寓督查于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督查”的工作理念,加大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现场督查频次,扩大范围、拓展深度,做到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全覆盖”。通过查看实景,掌握实数,了解实情,积极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任务落实。
4.广听民意开门督查,强化监督抓落实。
一是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按照“年初公布、年中检查、年底兑现、接受监督”的原则,每年年初,通过《北京日报》等新闻媒体逐项公布落实情况,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同时,城市服务管理广播邀请承担实事任务的责任单位主管领导和业务处长通过广播向公众介绍实事落实进展,讲述实事落实背后的故事,增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开展公众评价,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委托第三方机构通过入户调查、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公众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并将调查中提出需要改进的具体问题反馈各责任单位,责成制定整改措施,在后续工作中改进和完善工作,市政府督查室持续跟踪督查。
二、措施与成效
在市各有关部门、各区县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4年12月底,27件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均按计划全面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第1件:进一步改善中低收入群众家庭住房条件,建设保障性住房7万套,竣工10万套。
落实情况:2014年,保障性住房开工100811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44%;竣工107432套,完成全年任务的107%。
第2件:进一步提高群众居住的安全感和舒适度,继续对老旧小区进行节能保温、抗震加固、公共区域整治(包括水、电、气、热、通信、无障碍等设施)等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共计1000万平方米。
落实情况:截至12月底,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和简易楼改造完工1608.36万平方米,其中,节能综合改造1282.77万平方米;抗震节能综合改造91.24万平方米;简易楼改造完工16栋共3.45万平方米;小区公共环境综合整治完工182个共230.90万平方米。
第3件: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在城六区开展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完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启动实施百万庄北区、南区居民住房改善等108个项目建设。
落实情况:截至12月底,已启动百万庄北区、南区居民住房改善等205个项目建设,全市棚户区改造累计完成居民搬迁22823户(其中四环内8644户),累计完成改造涉及面积119.59万平方米。
第4件:改善提升农村地区群众住房条件,完成8万户农宅抗震和节能改造。
落实情况:已完成农宅抗震和节能改造91290户,其中新建18244户、综合改造6143户、单项改造66903户。
第5件: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提高群众出行效率,实现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东段(金台路-善各庄)、15号线一期西段(清华东路-望京西)共62公里线路建成通车。
落实情况:2014年12月28日,地铁6号线二期、7号线、14号线东段(金台路-善各庄)、15号线一期西段(清华东路-望京西)共62公里线路实现开通运营。
第6件: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对80条城市道路的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实施整治,增加公共租赁自行车5000辆,完成30项疏堵工程;开工建设长安街西延和苹果园交通枢纽。
落实情况:已完成复兴门外大街(南礼士路-木樨地桥)、三环外环辅路等80条城市道路的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整治工作,整修道路33万平方米;在建国门、天坛东门地铁站出口等地区增加公共租赁自行车1.5万辆,总规模达到4万辆;已完成五环路康化桥出入口改造、康化路增设掉头环岛等30项疏堵工程;长安街西延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形象进度的7%;苹果园交通枢纽重要组成部分——地铁M6线西延苹果园站已开工建设。
第7件:提升、改善100处公交站台的群众候(乘)车环境,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完善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建设1条基于公交专用道的公交快线,优化调整60条公交线路(包括新开2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20条定制公交线路)。
落实情况:已提升、改善东城区天桥站、海淀区上地南路南等100处公交站台群众候(乘)车环境;完善安立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线路,拓宽安立路与北苑路交叉路段,增设了一条机动车道和一条公交专用道;京开西南三环专用道的公交快线已于2014年11月30日开通运营;优化、调整了1路、99路、971路等212条公交线路(包括新开20条微循环公交线路、76条定制公交线路)。
第8件:进一步提高公交车辆运行效率,吸引更多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新建或在现状道路继续设置公交专用道10公里。
落实情况:已在京开高速、西南三环路(内外环)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30.3公里(施划18.9公里),进一步提高了公交车辆运行效率。
第9件: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完成30条无灯道路的路灯建设。
落实情况:已完成东城区桃园北街、西城区鸭子桥北街等30条无灯道路路灯建设,道路总长11公里,敷设电缆1.4万余米,新立灯杆432基。
第10件:缓解停车难,利用人防工程为社会提供1.8万个停车位。
落实情况:全年共利用人防工程为社会提供1.85万个停车位。
第11件: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继续实施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年内通过优质燃煤替代、煤改电、天然气入户等方式减煤换煤100万吨,完成40万户炊事气化改造工程;完成供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2500蒸吨。
落实情况:2014年,通过“城市化改造上楼一批、拆除违建减少一批、炊事气化解决一批、城市管网辐射一批、优质燃煤替代一批”方式,完成减煤换煤122万吨;发展农村地区液化石油气用户近80万户,销售瓶装液化石油气200万瓶,核减燃煤50万吨;完成西三旗热力、实创热力、金太阳嘉园供热厂、华北电力大学等88家224台3452蒸吨供暖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工作。
第12件:进一步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在28个乡镇建设3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改善76个村、6.7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落实情况:已在28个乡镇建设32条生态清洁小流域,并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山、水、田、林、湖一体化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改善了76个村、6.7万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13件:建成市级绿道200公里,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更多场所。
落实情况:已建成“三山五园”绿道、丰台园博绿道、环二环城市绿道、温榆河滨水绿道(昌平、通州段主体工程)、海淀南沙河绿道共212公里,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健身场所。
第14件:建设8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使老年人就近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开工建设1万张养老床位;提高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200-300元提高到300-500元。
落实情况:已建设西城区金融街老龄公寓、朝阳区寸草春晖养老院、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幸福里养老中心等104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老年人就近享受生活照料等服务;开工建设养老床位11481张;提高了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运营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200-300元提高到300-500元。
第15件:多种方式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定期待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福利养老金;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确保低收入职工工资增长。
落实情况:自2014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幅度为2013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自2014年4月1日起将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每档上调120元,增长12.7%;自2014年1月1日起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标准由月人均3081元调整为3394元,增加313元,增幅10.2%;自2014年1月1日起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由每人每月3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城乡居民老年保障福利养老金由每人每月310元提高到350元,增长幅度分别为10.3%和12.9%。自2014年4月1日起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8.05元、每月不低于140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8.97元、每月不低于1560元。
第16件:解决群众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提高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
落实情况:自2014年1月1日起,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20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金标准分别由每人每月160元、2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500元。
第17件:在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精品街巷;提升改造150座旱厕,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落实情况:在城六区100条背街小巷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计整修建筑物外立面13.3万平方米、整修道路12.4万平方米,进一步提升了街巷的环境水平;已完成了东城、西城、朝阳等12个区县150座旱厕的提升改造工作。
第18件: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环境问题,整治三环路内135处露天烧烤高发点位,实现群众投诉量下降80%以上;按照“四类”地区管控标准,取缔、规范无照游商,实现群众投诉量下降15%以上。
落实情况:通过专项整治,三环路内135处露天烧烤高发点位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87.9%;按照“四类”地区管控标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4336次,查处违法行为5万余起,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19.9%。
第19件:建成20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10大类60项基本公共服务。
落实情况:已建成东城区和平里街道青年湖社区、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社区等207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示范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社区救助、社区保障、社区便利等10大类60项基本公共服务。
第20件:继续创建660个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体质测试、健身培训等服务。
落实情况:已创建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竹杆社区、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红狮社区等660个体育生活化达标社区,为社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体质测试、健身培训等服务。
第21件:关注群众身心健康,创建100家健康促进学校,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生活方式;为本市4.2万名40周岁及以上居民免费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转诊等服务。
落实情况:已创建西城区奋斗小学、朝阳区润丰学校等132所健康促进学校,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已完成本市4.2万名40周岁及以上居民免费脑卒中危险因素评估工作,并为8693名脑卒中高危人群提供了健康教育、转诊等服务。
第22件:进一步方便群众就医,在全市21家市属医院全面开展分时段预约就诊,患者挂号后即可确定初步就诊时间。
落实情况:目前,朝阳医院、友谊医院、天坛医院等21家市属医院全面开展了分时预约就诊工作,患者无论通过电话、网络或窗口挂号等何种形式挂号,在获取的预约单或门诊挂号单上,均可获知“建议就诊时间”。
第23件:清理规范用于租住的238处地下空间,消除电线老化、消防设施缺损、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
落实情况:已清理规范238处用于租住的地下空间,其中东城区20处、西城区15处、朝阳区45处、海淀区40处、丰台区100处、石景山区10处、通州区8处,消除了电线老化、消防设施缺损、通道堵塞等安全隐患。
第24件:在322个街道(乡镇)配备1141套食品药品快速检测设备,对辖区食品药品实施及时有效检验检测,对不合格食品药品采取下架、退市等控制措施;完成药品安全信息公众查询平台建设。
落实情况:已在东华门、北新桥等322个街道(乡镇)配备了1142套快速检测设备(其中1套设备用于业务培训),对辖区食品药品进行及时有效检验检测,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采取下架、退市等控制措施;完成药品安全信息公众查询平台建设,已于2014年10月份上线运行。
第25件:保障群众出行安全,开工加装地铁1、2号线安全门。
落实情况:目前,地铁1、2号线加装安全门工程实现开工。已完成试点段站台板结构加固检测和部分接触轨拆除移设工作。正在进行现场定位及施工划线作业。
第26件:建设47个乡镇校外活动站,为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参加校外体育、艺术、科技活动提供场所。
落实情况:已建成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学等47个乡镇校外活动站,为农村地区未成年人参加校外体育、艺术、科技活动提供了场所。
第27件:为群众休闲旅游提供优质服务,完成全市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村、乡村旅游新业态、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区100座厕所升级改造;完成50家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村、乡村旅游新业态、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区旅游导览标识、景观标识、服务标识的升级改造。
落实情况:已完成全市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村、乡村旅游新业态、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区206座厕所升级改造;完成101家旅游景区、民俗旅游村、乡村旅游新业态、各类旅游服务功能区旅游导览标识、景观标识、服务标识的升级改造。
三、挑战与对策
2015年北京市将以解决制约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导向,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目标,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首都经济发展的实际,筛选确定民生实事项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既要坚持全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解决民生实际问题,又要持续提升办实事水平,不断增强民生实事项目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确保各项民生实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