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言:科学调控人口规模 编制人口规划
中新社北京1月21日电 (记者 于立霄 杜燕)未来5年北京常住人口总量要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如何实现这一调控目标?正在进行的北京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委员们各抒己见,提出科学调控人口规模、编制人口规划、设计积分落户等手段,来缓解首都人口快速增长。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21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流动人口的无序快速增长是首都人口问题的关键。“过快”的原因在于“无序”,而“无序”的本质是无组织化。这种无组织化不仅导致流动人口过快增长,也会误导管理者的决策研判。
连玉明指出,目前政府对流动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信息不灵,因此要把居住证作为北京市人口调控的风向标,建立与人口规模调控相适应的居住证管理制度,明确界定走哪些、留哪些、服务哪些,有效规避居住证实施后带来的人口流动短时期“暴增”的风险。对于持有居住证的流动人口,要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
谈到居住证和工作居住证,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原党组书记周继东称,工作居住证是北京给予特殊人才的一种待遇,而居住证则具有普惠性质,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两个证件可以共存。
连玉明建议,相关部门要研究和编制人口科学调控规划,制定阶段性实现目标;构建科学可行的人口发展评价指标,全面评估首都人口发展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相关报告。
如何科学有效地调控首都人口规模,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关注,并且每年他的提案都离不开此类话题。今年他又提出了关于“科学调控首都人口规模”的提案。
目前,北京的常住人口达2170.5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为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7.9%。萧鸣政指出,北京要达到“十三五”规划的人口控制目标,未来5年每年应把外来人口的增长数量控制在10万人以内。
萧鸣政发现,五环外的人口在北京占比51%。北京每天约有30%的人奔波于五环内、外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他认为,应鼓励在五环外建立工作商务、居住生活、购物医疗一体化的社区,形成五环内、外人口在各自的社区循环。
他认为,科学设计积分落户与迁入指标,可引导和促进人口分布与比例结构快速优化。积分落户包括年龄、职业、专业、业绩、地域、国籍、潜力指数、价值指数等方面,对于北京急需的紧缺人才,可以考虑优先落户。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则提出,北京要进一步提升科技、文化内涵,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进入北京。(完) 【编辑:刘文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