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法院通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审理情况

28.12.2019  01:20

12月27日,延庆法院召开“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新闻通报会,为提供劳务者依法理性维权提供法律建议。

随着市场分工的细化以及劳动用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个人与个人之间提供与接受劳务的行为逐渐增多。由于个人之间劳务用工的不规范,导致提雇员在劳务期间受到伤害的现象增多。延庆法院调研了该院审理的127件“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总结了该类纠纷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案件特点,通报了该此类案件的司法审查路径。指出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要注重对提供劳务者的保护、合理划定雇主与雇员之间的责任比例、巧妙运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助力纠纷高效实质解决。

延庆法院针对“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分别向接受劳务者与提供劳务者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提供劳务者,延庆法院建议:首先,提供劳务者应提升自身劳动技能和安全保障意识,充分了解从事工作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提供劳务前,就雇主的姓名、身份等信息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尽量与雇主签订书面的劳务合同,将工作地点、报酬支付方式等固定成书面证据;其次,在意外发生后,受害人要积极搜集证据,将就医发票、住院病案、护理、误工、交通等费用的证据保存,以便诉讼中证明相应损失。对于接受劳务者,延庆法院建议:在选人用人时要严格审查,保证提供劳务者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安全保障常识;规范用工,杜绝违法分包,避免由不符合资质的施工方承揽工程。

延庆法院发布了两起典型案例,从“提供劳务者在施工中受伤,按照劳动关系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还是按劳务关系提起诉讼,主张侵权责任”“在雇员提供劳务过程中,因雇员操作不当致自己损害,雇主能否因雇员操作失误而免除其责任”“承包方将工程发包给没有资质的企业或个人,个人作为雇主承担责任的同时,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是否应承担责任”等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法院在审理“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的裁判思路和建议提示,以期帮助劳务提供者与劳务接受者增强安全防范与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赵思源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
习近平会见李家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新当选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