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社会资本盘活闲置农宅 发展高端旅游促进农民增收 延庆6山村建农舍酒店

12.11.2015  11:58

  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村通过招商引资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打造乡村酒店,吸引城里人前来休闲度假。

  从后面看,青石灰瓦,古朴农居;从前面看,玻璃幕墙、屋顶,风格现代。走进室内,卧具、床品、洗浴设施,一律看齐五星级酒店。躺在床上遥望远山,巍峨的长城蜿蜒在山脊上。

  这不是效果图。这是延庆县八达岭镇石峡村刚刚建成的“农舍酒店”的一间客房。为提升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档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去年以来,延庆县旅游委牵头,对全县农村闲置资产进行摸底、筛选,首批拿出18个项目对接社会资源发展高端旅游。

  石峡村、大石窑村、椴木沟村、龙凤村、东沟村、上磨村,如今有六个村完成签约,利用闲置农宅建设高档酒店。明年,这六个村的农舍酒店将陆续开业,市民多了个新去处,农民多了个聚宝盆。

  石峡关,八达岭长城防御体系的西大门。关下有个小村叫石峡。“旅游资源特别丰富,首先是长城,我们村离石峡关才2公里,走在村里一抬头就能看见长城。”石峡村党支部书记董进华说。村里的山场特别大,有1.9万亩,杨树、松树、榆树,各种树都有;狍子、獾、野鸡、野猪,野生动物特别多。到了采摘季节,杏、李子、海棠,应有尽有。

  守着这么好的资源,村民却并不富裕。“这些水果都不易存储,采摘还行,自己拉出去卖搁不住,还卖不上价。村里倒是有两户民俗户,人多时接待不过来,人少了,预备的菜又容易坏,白白浪费。想往大里做,没有经济实力搞不起来。”董进华说。石峡全村78户180口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100多口,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100多套院子闲置的近30套。

  有资源,缺包装。石峡村的困境也是很多山村共同面临的。

  2014年11月,县旅游委牵头,引进延庆本土企业妫水人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石峡村进行整体开发。一方面,旅游委联合农委、文委等单位,挖掘村里文化资源,建设广场、景观灯等公共设施;一方面,妫水人家租赁了村里20套闲置院落,聘请清华美院的设计师团队对老宅子进行改造,其中17套作为客房,设计外观古朴、设施高档,打造“农舍酒店”。

  眼下,项目实施了一年,村民已经尝到了甜头。

  “首先是房租这一块儿。过去我们村这闲置的房子,200元一间都没人租,偏僻。现在,一套院子一年给8000元到10000元不等的租金,每六年还递增一次。这就是笔收入。”董进华给记者算账。

  其次,妫水人家进村后,还解决了不少村民就业。去年7月,妫水人家餐厅先在村里开了业,长期工就招了七八个,月薪2500元,50岁以下的还给上五险。改造村里这些老宅子,施工用的基本都是本村人。明年夏天酒店正式开业,保洁、物业等等,还能给村民提供不少就业机会。

  游客多了,村里的农副产品也好卖了。那些不易储藏的水果,可以供游客采摘,售价高了,还不浪费。

  村民的收益还不止这些。专业设计师设计的农舍客房,也让村民眼界大开。“就说这一号样板间的玻璃房,原来是两间老房子,塌了,就剩下后墙和木头梁了。在农村,一分钱不值。现在被设计师这么一弄,嘿,听说住一晚上得花1000多块钱呢!人家这钱挣的,咱服气。”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

  不但石峡村,大石窑村、椴木沟村等其余5个村,也将采取因地制宜的形式,开发农舍酒店。

  据了解,延庆民俗旅游1997年起步,至今直接从业者5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万余人,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因为经营主体一直以农民为主,受资金、眼界、经营理念等限制,发展水平低、缺少高端产品,到今天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

  “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农舍酒店,丰富了旅游产品,不但能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也将带动全县民俗业态升级换代,做大做强产业,让更多农民受益。”延庆县旅游委相关负责人郑爱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