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慧康养大会在京举办 专家:养生区别于治疗

03.06.2019  23:22

  中新网北京新闻6月3日电 (记者 杜燕)康养成为近年来养老话题里的“热词”。在一场有关智慧康养服务研讨会上,专家们认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老年人康养问题也应该提上日程。同时,人们要区别养生行为和医学治疗行为。 

养老服务业正加速与各行业融合 

  今天,记者从2019全国智慧康养大会“智慧康养服务研讨会”上了解到,刚刚闭幕的京交会上,康养板块的展会共有近30家国内外康养服务企业展览展示,涉及AI机器人、智能家居、医疗辅助、医疗服务、助老扶贫等领域。同期举办的研讨会释放出养老服务加速升级的新信号,更多国内外前沿的健康、医药、科技技术与养老服务深入融合,为行业吹入“智慧+养老”风。 

  作为主办方的中国老龄协会老年人才信息中心信息服务处处长陈振华表示,养老服务业正在加速与各行业融合。养老服务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产业,涉及到饮食、治疗、护理、服务,涉及到家庭宜居环境建设,甚至涉及到临终关怀,“全生命周期会涉及到多方面的领域,这是完整的产业链。” 

  陈振华建议,要建立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智慧的、立体化的生活圈。 

  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培训交流处处长王峥在研讨会上提出,养老与医疗尤其是中医药的结合愈发频繁,但急需一个稳定的发展模式,“行业中很多企业都成了信息、人才的孤岛,需要一个平台来交流、探讨”。 

需关注贫困地区老年人康养问题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刘福合认为,目前康养产业需要一个更多元化的供给结构,不仅高端有需求,中等收入水平人群也需要相应的康养服务和机构。尤其是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农村地区老年人的康养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中西部贫困地区的老年人的康养问题也应该提上日程。 

  刘福合建议,在目前中国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康养应该多元化、梯度性地解决,既要有高水平的智慧型康养机构,也要有适合广大中产阶级或者工薪阶层老年人的机构,同时还要有在现阶段适合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老年人的康养机构。 

养生和医疗治疗行为有区别 

  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毕文钢认为,就药食同源养生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养生行为和医学治疗行为有很大区别,治疗行为是医生主导下完成的;养生行为是在消费者自己判断中完成的,养生产品和治疗产品使用存在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周期长短的差异;所以养生的科普功效研究与治疗型功效也存在差异。 

  他表示,养生人群需要在很长的时间之内建立起养生习惯,通过饮食管理、睡眠改善、恰当运动、不良习惯修正等手段给予调整;而对于特定人群和体质,还需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活性成分理论或药理学理论,增加一定的药食同源产品,以达到改变体质或亚健康状态,最终形成健康的目的。 

  在本次大会现场,还有多家参展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结合自己在康养行业中的细分领域,介绍了他们眼中未来“智慧+健康养老”新趋势。多家适老品牌还共同启动了针对因病致贫群体的公益扶贫项目——“筑爱行动”,该行动聚焦因病致贫群体,旨在探讨和解决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完) 【编辑: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