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治沙实践:10万群众摆脱贫困

11.05.2017  13:52
  约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横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被称为中国第七大沙漠。而库布齐沙漠腹地所在的杭锦旗,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2016年,杭锦旗终于实现了“人脱贫、旗摘帽”的目标,正式退出了自治区级贫困旗县行列。


亿利七星湖沙漠酒店生态绿化夜景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摄影
  扎根库布其沙漠29年的亿利资源集团,通过“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化改善”,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治沙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的新路。近3年直接脱贫3.6万人,累计带动沙区10万名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目前14000元,创造了4634亿元的生态财富,把库布其沙漠从一片“死亡之海”打造成为一座富饶文明的“经济绿洲”。


库布其沙漠国际论坛永久会址乔治·斯坦梅茨摄影
  立夏过后,库布其沙漠草木葱茏,尽显勃勃生机。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世界荒漠化防治和绿色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自2007年发起创办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五届。


采用水冲沙柳种树法种树的张喜旺
   张喜旺的植树致富路
  10秒钟可以做什么?
  在库布其沙漠,10秒钟可以种一棵树。
  大家还记得央视公益广告中的张喜望吗?46岁的张喜旺,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名人”,但他仍然坚守着库布其沙漠。亿利资源集团的生态治沙模式,改变了张喜旺的生活,也改变了张喜旺的人生。
  水冲沙柳种树法,是亿利资源集团的专利。张喜旺说,采用水冲沙柳种树法,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这要是在20年前,至少需要二三十人种上一天才能种这么多。


张喜旺的眼中充满希望
  随着一同增长的,还有张喜旺的收入。张喜旺说,原来种一天树,收入二三十元,现在种一天树,收入一百五六十元,一年算下来能收入十几万元。
  亿利资源的生态治沙模式,改善了环境,也帮这里的贫困居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如今的张喜旺,不但住上了楼房,还开上了轿车,这在二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种下甜根根拔出穷根根
  59岁的吴直花,是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杭锦淖尔村村民。2008年,黄河发生凌汛,吴直花的房子被河水冲毁,她无处居住,只得四处租房。
  2016年10月,吴直花搬进了由政府和当地企业共同建造的新房里,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的扶持吴直花结束了租房的历史,坐在家中吴直花满怀感激
  为了帮助吴直花这样的国家级贫困户脱贫,2016年,当地政府和企业分别送给吴直花10只扶贫羊,并分给吴直花一个配套的羊圈,还在亿利吉祥农场给她分了30亩沙地种植甘草,这对于家庭贫困的吴直花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吴直花向记者展示她种植的“甜根根”—甘草
  有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帮扶,吴直花直言:明年我就奔小康!
   牧民新村开启牧民新生活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的斯仁巴布,在牧民新村开了一家“草原请你来”饭庄,单餐能接待80人的旅游团。
  不仅如此,他还养有50多头牛,经营20多辆穿沙摩托车,一年收入保守计算也有二三十万元。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全景图乔治·斯坦梅茨摄影
 

政府和企业的帮扶,以及自己的不断打拼,斯仁巴布(右)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在斯仁巴布经营的沙漠旅游点游客正在体验穿沙
    而在2006年之前,斯仁巴布以养羊和挖甘草为生,每年收入才两三万元。现在,游客多了,日子好了,饭庄和沙漠旅游点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斯仁巴布对未来充满希望。
   古如歌文化之乡歌声飞扬
  你了解古如歌吗?
  5月7日,在素有“古如歌文化之乡”之称的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当地古如歌艺术团成员现场为来宾唱起了古如歌,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令人回味。


牧民新村古如歌艺术团成员正在演唱古如歌
  据了解,古如歌起源于蒙古宫廷,流传于民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但现存仅七八十首,会唱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而且多是年龄较大的老人,面临着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
  为了能更好地将“古如歌”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文化得以传承,杭锦旗的工作人员从2006开始行走于田间地头,走家串户,收集、整理、记录、抢救古如歌。
  2012年7月,七星湖牧民新村古如歌艺术团成立,传承队伍也由最初的十几人逐步增加到38人。
  2008年,古如歌被收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古如歌”拯救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成功。
   光伏发电让漫漫沙漠变财富宝地
  亿利资源集团通过28年的努力与探索,总结出了“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太阳能治沙新模式,在成功建成并稳定运营310MWp光伏治沙发电站的基础之上,拟规划建设1GWp复合生态太阳能项目,建成后可实现治沙面积78000亩。
 

工人正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



正在建设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空中俯瞰太阳能光伏电站
    光伏板既能遮光又能挡风,每年可减少蒸发量800mm,降低风速1.5m/s。同时,在板下、板间可种植甘草、牧草及地被植物。项目区种植模式采取“公司+农户”、“农户总承包”等扶贫产业化合作机制,实现了“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目的。项目建设运营周期内可帮扶贫困户800余户,创造就业机会1000余个,增加农牧民收入1900余万元。
 

太阳能电池板下种植甘草
     “沙漠中的学校”



亿利东方学校乔治·斯坦梅茨摄影
    亿利东方学校是亿利资源集团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捐建的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由于地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被称为“沙漠中的学校”。1200多名学生全部来自沙区、牧区,学生家长均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牧民。    扶贫新村村民的脱贫样本



何二成家的新居
    杭锦旗杭锦淖尔生态扶贫新村,东距包头130公里,南距鄂尔多斯160公里,北距黄河5公里,全村共有农户197户。亿利资源集团响应国家“万企帮万村”的号召,对这里的农户进行帮扶。该村三社村民何二成家,二十年前就盖起了砖瓦房,当时也算富裕户,然而后来两个老人生病,家庭因病返贫。现在,旗政府给每户村民补贴5万元,亿利资源集团又补贴5万元,何二成自己只掏了3300元,就住上了6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