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让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比翼双飞
24.02.2016 11:36
本文来源: 林业网
记者:请先介绍一下广西林科院“十二五”特别是收官之年取得哪些主要成果。
安家成:2015年广西林科院取得科技成果37项,包括广西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和广西技术发明奖、广西发明创造奖、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同时获得全国第六届梁希林业科技二等奖。首次实现一年内既囊括广西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又覆盖技术发明类奖项,还在中国林业最高奖中占得席次,科研人员喜称“大满贯”。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是“广西杉木良种选育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这是广西林科院乃至广西林业系统近30年来,继2013年油茶成果获一等奖后的又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油茶精制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广西技术发明三等奖,实现林科院在广西技术发明类奖项零的突破。
“十二五”期间,广西林科院通过验收、鉴定或结题的科技成果共有206项,与“十一五”相比增长160%,鉴定项目成果总体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部分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各种科技奖励5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全国梁希林业科技奖6项、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7项、广西发明专利金、银奖5项。
记者:广西林科院“十三五”期间工作的总体布局和工作思路怎样?
安家成:按照林科院的职能定位和林业改革发展需要,广西林科院“十三五”创新发展实行“一轴两翼”总体布局。“一轴”即以现有科研机构、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为主轴,担负起创新发展的驱动作用;“两翼”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科研单位引领创新发展的主体作用;成果转化体现科技服务于生产的要求,发挥科技支撑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科技立院、人才强院、实干兴院”为理念,着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建设全国一流省级林业公益型林科院。
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两个重点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引擎动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也好比一只鸟的两个翅膀,协调动作才能展翅高飞。科技创新是成果转化的源泉和基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目的和落脚点,能转化应用的创新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创新。既要着力抓好科技创新,多做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又要着力加快成果转化,把有价值、有效益的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抓实这两个重点工作,打牢发展基础,将广西林科院打造成为一列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双引擎”的“科技动车”,有效支撑广西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记者:在科技创新方面,广西林科院今后将采取哪些行动?
安家成:科学统筹谋划好科研创新工作,实施科技创新行动,争取实现科研工作腾飞。林业科研要以公益性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兼顾林业长期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探索研究,只有定好位、布好局、抓实致,才能多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一是下大力气开展公益性应用基础研究。公益性应用基础研究是省级研究院所的基本定位,是基本任务。林业应用基础研究要紧紧围绕“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的原则,紧密结合我区林业发展和生产需要,深入基层、多接地气,下大力气突破和解决一批生产中急需和近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科研难题,发挥好科技服务和支撑生产的作用,直接推动全区林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为实现科技兴林、科技强林、科技富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点做好松、杉、桉、竹藤、红椎、樟树、油茶、核桃、八角、玉桂、木本花卉等树种的良种选育、高产栽培、配方施肥、材性改良及林化产品加工利用等公益性应用基础研究。要保持公益性应用基础研究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是稳步开展长期性基础研究。长期性基础研究是解决应用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理论基础,是提高科技成果水平的关键,也是提升广西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平台,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国家和地方基金项目的申报力度,加强重大科技项目的科学问题研究,整体提高研究水平。重点是做好主要树种的长期育种、生态定位站等长期性基础研究。要保持基础研究的连续性、系统性、长期性。
三是适度开展前沿性探索研究。加大解决前瞻性、前沿性的高新技术研究力度,紧跟重要林业科研领域和引领我区优势林业科研领域的前沿,选择一些重点领域、重点课题进行研究。重点是做好松树组培、分子育种、转基因等前沿研究。要保持前沿研究的超前性、领先性、优势性。
四是加大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着眼林业生产实际需要和推动林业科技进步,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实用性为导向,加大林业标准制修订、专利技术和科技发明等知识产权创新力度,全面提升科技整体水平。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利用,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记者:在成果转化方面,今后主要采取哪些行动?
安家成:科研工作的目的在于服务生产、推动生产,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生产力。要大力实施科技服务行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贡献率,全面提升我区林业的科技水平。
一是加大产研合作力度。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走产研相结合的路子,主动地走出去,敢于“亮剑”,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与全区各市、县以及林场、企业开展全面的科技合作,本着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和科技培训,服务基层,帮助基层解决林业生产中遇到的科技难题,提高科技对林业生产的贡献率,实现科研与生产互促发展、互利双赢。
二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职能,整合力量、集中优势、面向生产,将广西林业科研成熟的、有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做到成熟一个推广一个,加快推动全区林业科技进步,提高林业科技整体水平。
三是继续开展“科技服务进百场”活动。充分发挥技术成果、人才队伍的优势,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全区国有林场、县林业局等基层林业单位,开展科技服务、咨询和培训活动,让广大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提高应用科技成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同时让林科院科技人员了解目前基层林业生产上存在的技术问题及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今后的林业科研的选题及技术服务打下基础。
“十三五”期间,结合林业生产需要,及时将生产上急需、应用价值较高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到生产中去。重点是推进种苗联盟合作建设;建设区域示范林基地;加快林产品的精深加工。优先转化油茶、杉木、马尾松、桉树、红椎等价值高、效益好的科研成果。加快油茶、多穗柯、香茅草、香樟和八角、肉桂等精深加工成果,以及桉树、油茶等配方专用肥成果转化,形成现实生产力。(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覃聪颖)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4.02.2016 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