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森林高质量发展见闻
23.02.2018 01:34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森林的高质量,来自崇左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在长期的工作中一以贯之。
新春伊始,我们踏进崇左城乡,别样的森林和多样的动植物迎面扑来,生动诠释着一个深刻道理:生态优势金不换。
长周期好树远胜短周期林木
10年前,得到政府赠送树苗,大新县恩城乡岜隆屯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下黄花梨、柚木等珍贵树种。如今,“身材笔挺”的柚木长到了三层楼高,树干已有人头般粗大;“腰身”不太直的黄花梨也长到了二层楼高,树干也有大腿粗了。
按当今行情,这些长得如此好的10年树龄珍贵树种,单株就是“万元树”,价值相当于在一亩地上种两轮桉树。
68岁的村民赵富荣说,他们村当年种的都是小苗,不用怎么打理全都活了。全村50多户,家家房前屋后都有三四十株这样的树,村集体更多。一同下村的崇左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吴坚宝解释,这个村黄花梨和柚木长得这样好,源自当年“适地适树”选择树种。
崇左市邻近盛产红木的越南,素来盛产楠木等名树,保存有36万多亩珍贵树种天然林。10年前,当地党委、政府把发展珍贵树种当作特色产业重点抓、年年抓,至今全市累计栽下珍贵树种近27万亩、1300多万株,人均新增5株以上,成为全国唯一的珍贵树种种植示范市。
车行崇左境内,随处可见天然林、混交林,大面积速生林并不多见。眼下,市郊万亩环城林带正在建设中。从公路上远望,郊外石山似乎仍然只见杂草灌木不见林。下车上山近观,从山脚到山顶其实全种上了比人高得多的新树,既有黄花梨这样的名贵红木,又有宫粉紫荆这样的花木,还有黄金熊猫这样的彩化树。一座山头,37个品种“新移民”混杂而居。
“新移民”并不排挤“原住民”——见空挖坑植树,坑外原有杂草灌木全部保留。
石山上种这些红木、花木和彩化树能长好吗?崇左市林业局总工程师黄礼勒现场讲解:所栽种的都是适宜石山生长的树种。他去年钻取树芯测量过两株黄花梨,一株生长在乱石坑,另一株生长在泥土里,是同一批种下的9年树。比较外表,长在土里的较粗,树径21厘米;长在石坑的较细,树径15.5厘米。比较真正值钱的芯材,情况恰好相反:长在土里的较细,芯径仅仅3厘米;长在石坑的较粗,芯径5.5厘米。
黄礼勒说,珍贵树种大都是按60株/亩的标准种植。二三十年后,即便只有一半留存下来,收益也难以估量。
自然恢复媲美人工造林
在龙州县武德乡三联村陇呼屯“后龙山”上,我们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蚬木王。壮家人祖祖辈辈有个规矩:“后龙山”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这座并不大的山上有4株千年老蚬木,最老最大的一株树龄2300多年,树高48.5米,胸径3米,根部12个人才能合抱。
树下躺着一根大枯枝,胸径约1米,长10多米。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产技术科科长刘晟源说,这是10年前从“蚬木王”上自然断落下来的,当时有外地人闻讯赶来,出价10万元也没能买走。这根大枯枝一直躺在这里,成为历史记录,本身也是奇景。10年风雨寒暑,枯枝依然坚硬无比。我们用手试着抠枯枝断口上火柴棒一样细的小裂条,怎么用力也抠不下来。
1979年弄岗保护区设立时,这座“后龙山”恰好在边界旁。因有千年老蚬木,管理局动员村民让“后龙山”划入保护区内。此举让千年蚬木群更完好地保存下来。
弄岗保护区设立得早,边界无争议,实行封闭管理,连科研人员进入也需事先审批。近40年来,保护区并未进行人工造林,只是“禁人入内”,让植物动物自然恢复。当年果实落地冒出的小苗,如今也长成了参天大树。总面积15.4万亩的保护区,森林覆盖率已经高达98.8%,几乎看不到一块裸土。
崇左有条黑水河,因两岸高峰植被浓绿如黛,倒映河中使得清澈之水深蓝似墨而得名。2015年获批设立大新县黑水河国家湿地公园,长约38公里的河道、岸滩、州岛和两岸部分山峰被纳入其中。
在黑水河核心景区,水面时宽时窄,两岸尽是未经任何雕琢的自然风貌,水底一路掠过竹木、石山的墨绿倒影,难得见到人工建筑,仿佛来到原始世界。“黑水河建立国家湿地公园,我们不搞开发建设,主要工作是保护和恢复。”公园管理局局长赵海浪介绍。
植物多样带来动物多样
弄岗保护区1979年设立时,总共有1454种植物;到2017年,植物种数增加到1752个,净增近300种。动物种数增加更加可观,从1979年123种增加到2017年403种。
在保护区工作了20年的刘晟源,就是众多野生动植物新种发现者之一。他随手环指石壁陡立的群峰:“这些山峰,大都没人上去过。谁能够上去,都很容易发现没见过的动植物。”
保护区工作人员发现新的动植物,会采集标本送到权威科研机构,由专家分析研究并按流程检索鉴定。局外人感觉十分神奇的新物种发现过程,对于保护区科技人员而言,似乎只是一种寻常的辛劳和探险。正是因为长期辛劳和无畏探险,使得以“弄岗”命名的新物种不断出现在世人眼里。2008年轰动世界的弄岗穗鹛,就是中国人发现的第一个鸟类新种。当时广西大学教授周放带学生蒋爱武来弄岗调查鸟类资源,听护林员说石山树林中有这样一种与众不同、从不迁徙的“留鸟”,于是捕回标本研究鉴定,成就了一个世界性发现。
弄岗穗鹛一经“问世”,立刻成为摄影镜头追踪的明星。地处保护区边缘的弄岗村居民,已经把服务观鸟和摄鸟发展成一个新业态。村民因鸟而富,普遍买了家用车,为远道而来的摄鸟者提供接机、租车、向导、食宿一条龙服务。
在弄岗村最早做“鸟导”生意的农伟宏,2013年开始从网上购买黄粉虫在房前屋后喂鸟,每天早、中、晚投食三次,使他家成了各种鸟天天光顾的“食堂”,也成了摄鸟者络绎不绝前来小住之地。农伟宏打开自拍的手机视频:一只弄岗穗鹛站在他掌上,不紧不慢地享用掌心上的黄粉虫。
地球上所有白头叶猴,仅分布在左江和明江之间一片狭小三角地带,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20世纪80年代初,当地幸存白头叶猴估计只有200多只,处于极其濒危状态,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崇左市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坚宝说,白头叶猴在崇左如今已经恢复到130多群1100多只。广西从未进行白头叶猴人工繁育,种群恢复完全依靠有效保护。
我们此行十分幸运地得与白头叶猴近距离接触:三只白头叶猴下到山脚采食树叶,我们靠近拍摄,相机距离它们不足两米。这些生性胆小害羞的国宝级动物居然旁若无人,悠哉游哉,让我们尽情拍摄半小时之久。
白头叶猴食叶之树有100多种。山脚有一片比人高的木棉、小榕树,每棵树都标注着捐种者。旁边一块牌子上写着:捐种一棵树,幸福一群猴。
白头叶猴引得北京等地中小学生纷纷前来“研学”,每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保护区新近被认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记者 袁琳 通讯员 张雷)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3.02.2018 01:34
山西大同吉家庄村:小黄花成了大气候(新春走基层·算算一年农家账)
原标题:
眨眼就是年。News.Cntv.Cn
福建省五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917.7万亩
记者从2月7日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获悉,2013年以来,我省累计完成植树造林917.林业网
习近平致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
值此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举办之际,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