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所城“旱龙巡游” 绵延六百年

21.06.2015  19:20

  “咚!咚!咚!”21日,饶平所城锣鼓喧天,鼓乐齐鸣,少男扛彩旗,壮男抬结彩龙船,手持红缨枪、扮成古代士兵的游行队伍随锣鼓声来回奔走,好不热闹。

  当日举行的是广东省潮州市饶平所城“游旱龙”民俗活动,从明代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所城“旱龙巡游”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六共六天,六条不同色彩的“旱龙”分由小伙子轮流抬着游遍城里“三街六巷”,以此祈求平安、吉祥。虽没有水域赛龙舟的激烈场面,但旱龙“游”起来毫不逊色。

  潮汕地区江河密布,为何所城的“龙舟”却“游”上岸?当地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古城四周没有溪河水域,无法举行传统赛龙舟活动,所城先民因地制宜,就将龙舟“请”上岸巡游。“为方便搬抬,还把沉重‘木质’舟身换成‘竹质’,龙身也由轻盈的纸张糊制而成。”

  所城亦称“大城所”,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是广东境内四个明朝建成的古城之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据明代地方志《东里志》记载,“(五月五日)水乡竞渡,大城所结彩为龙舟,或以彩纸糊之,各扮故事。”

  据所城“游旱龙”民俗传承人杨远介绍,“旱龙用竹片、彩纸、纸绣球扎成,彩纸分为粉红色、赤褐色、黄色、紫色、大红、青色;每天游龙结束后,旱龙身上的所有竹篾和彩色纸都被当成吉祥物,被各家各户的小孩抢回家。”

  “这里年年游旱龙,特别热闹,我年年看,百看不厌。”站在家门口的居民林阿婆告诉记者,由于大城所濒海,在明代是一座海防城堡,承担保家卫国的重要军事任务。“游旱龙”也成为当时海防军民每年端午节祈求平安的独特文化表现。

  “听说今年更隆重,所以一早就等着。”今年67岁的黄伯告诉记者,他出生在饶平,多年前移居泰国,这次回乡探亲,刚好遇上“游旱龙”,特地带着年轻一辈赶过来看热闹。

  潮州市饶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称,所城“游旱龙”这一民俗活动从旱龙制作技艺、工序到巡游过程,涵盖了潮州工艺、音乐、刺绣、木雕等元素,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又是明朝时期海防军民祈求平安的文化活动,具有深厚历史研究价值。所城镇在5月中旬已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希望让这一民俗活动更好保存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