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并环保着

08.05.2015  10:41

        什么是幸福?在喧哗躁动、变幻万千的世界,怎样才能获得幸福?一本《老子的幸福》或许有答案。书中提倡“幸福并环保着”的生活方式,“幸福并环保着”的人,乐于接受至简的生活方式,并在其中探寻快乐、满足和雅致,从而收获幸福。

 

      作者张政民,现任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从事环保工作二十多年。在他看来,现今的生态环保理念,并没有超过老子的思想。当前,正是我们应对全球环境危机、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切入,解读古老的自然哲理,汲取先贤的生态理念。

 

      全书共八十一章,每一章在原文解读和注释的基础上,都附上作者有感而发的小品,再配上率性又精辟的小标题,老子的幸福,原来可以如此鲜活。先哲讲“天人合一”,这种思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我们今天提倡的循环经济、绿色农业、有机循环农业,其实就是我国最为辉煌的农耕文明时期的主流思想。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农耕文明创造了中华民族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又保护了水土生态。中华文明不断繁衍光大,可以说,就得益于先进的环保理念。

 

      幸福并环保着,首先要循道,就是遵从规律。在此基础上,需要处理好“天之道”与“人之道”的矛盾,达到生态系统的“自均”。

 

      跳出自古以来对《道德经》训古解字的框框,站在环境文化的角度来看,《老子的幸福》极力提倡了大环保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要修正环境保护末端治理的路子,而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自我修复为出发点,提倡环境的保育。这与十八大以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谋而合。

 

      如何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均”能力?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不妄为。无不为,是指在循道条件下无所不能为。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态系统,若能做到物尽其用的同时,把握好度,不与其争,创造条件使环境发挥其“自均”能力,就能实现休养生息。相较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这样的和谐状态,毫无疑问更有性价比。

 

      幸福并环保着,还鼓励个人少私寡欲,过度追求“五色、五音、五味”,造成了今天的光污染、噪声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从而损害了我们提高生活品质、获取幸福的能力。

 

      很多人打趣现在的环境问题,笑称“开着豪车喝污水,住着豪宅吸雾霾”。如果环境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生活品质肯定是下降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说,环保是幸福的题中之义,追求幸福,就要提倡环保。提倡幸福并环保着,并不是心灵鸡汤似的安慰和劝解,而是生命的智慧,是对幸福最朴实、最原始的追求,蕴含在生态系统中,见效于“美丽中国”的实践路上。

 

      其实,作者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环保理念的思考与实践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作者撰文《环保三字经》曾写到:天人一,仁为本,地球村,出混沌。易为尊,地为母,水为命,气为魂。人之存,赖万物,命相依,共枯荣。寥寥数语,道出了环境文化的核心:人与万物和衷共济,休戚与共;保护一切生命,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老子的幸福》在解读环境文化时,还很新颖地从《道德经》的角度,提到了公众参与。老子讲“治人事天,莫若啬。”意思是治理人类社会,侍奉自然天地,没有比爱惜天下万物、注重节俭更重要的了。这里的天下,包括万物,所有的生灵都是生命共同体。特别是面临环境问题,没有任何生物、任何人可以独善其身。要实现幸福并环保着,就需要人人参与,共同努力。

 

      作者也曾说到:“新世纪,生态行,环境奖,最高尚。全人类,齐参与,手拉手,奔希望。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更壮。”同样号召公众参与,携手共建。

 

      《老子的幸福》对《道德经》有其独到的理解,可以作为案头书,慢慢品味其中所包含的国学经典、自然哲学、幸福秘籍、环保理念和廉洁文化。(hcq)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