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效果显著,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创造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31.05.2016  00:52

  5月24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内罗毕总部举办的全球空气质量行动报告发布会上,发布了《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报告指出,1998-2013年,北京持续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对改善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15年间,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了78%、24%和43%,初步形成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局面,为全球其他经济体创造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项目由UNEP主导,聘请国际和国内专家团队历时两年多完成。该项目对北京1998至2013年采取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进行了梳理,重点对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源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控制、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空气污染预警应急等领域的工作进行了评估。

  报告指出,1998年以来,北京针对逐渐形成的“煤烟-机动车”混合型复合污染问题实施的燃煤和机动车污染治理措施,对北京的空气质量改善发挥了积极作用。北京市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的年均浓度已经能够稳定达到现行中国国家标准(NAAQS)规定的浓度限值4 mg/m3和60 µg/m3,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均浓度也已接近中国国家标准(NAAQS)规定的浓度限值40 µg/m3和70 µg/m3。然而,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要达到中国国家标准限值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获得更大的健康效益,还需要更多努力。

  能源结构调整和燃煤源污染治理

  报告指出,自1998年以来,北京市将优化能源结构作为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施更加严格的燃煤锅炉污染物排放标准、为燃煤设施的置换和改造提供财政补贴、强制推广低硫煤、加快发展天然气及电力等清洁能源等措施,实现了能源结构质的飞跃。

  在燃煤源污染治理方面,报告指出,2013年与1998年相比,通过对燃煤电厂实施严格的末端治理、对采暖和工业用燃煤锅炉实施三个阶段的综合治理和对核心区老旧平房采暖实施两个阶段的“煤改电”工程,显著减少了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量。

  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

  报告指出,1998年以来,针对机动车污染排放问题,北京市一直采取综合性的治理措施,逐渐形成了全国领先的“车-油-路”一体化的城市机动车排放综合防治体系,包括新车排放管理、在用车监管、油品质量改善、推广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交通管控与经济措施,包括鼓励老旧车淘汰的经济激励措施等方式,取得了极大的减排效益。

  空气质量监测预报和空气污染预警应急

  报告指出,北京已建成覆盖全市的空气质量监测、预报、源解析和信息发布的技术体系。截至2013年,北京已建成35个环境监测站点,6项污染物实时浓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为大气污染治理和防护提供了科学依据。2012年10月发布的《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暂行)》,经过两度修订,完善了管理机制和重污染分级,加强了重污染应对措施,对减少重污染发生过程中污染物累积程度,保护市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经验和展望

  报告指出,从北京经验来看,制定综合的战略措施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核心关键。这些综合的措施包括立法、行政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段,重点针对能源消费、机动车排放、工业污染、施工扬尘等污染源,并通过系统的监测和信息报告对工作进展及成就加以监测和发布。同时,减排措施实现的污染物减排量对于降低城市环境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实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030年下降到35µg/m3的目标,报告还建议北京加快推进和完善空气污染治理的法律体系;完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能源清洁化战略,深入治理燃煤源排放污染;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模式,深化和完善“车-油-路”一体的机动车排放控制体系。

  这次发布会是正在举办的第二届全球环境大会(UNEA2)的首次重要发布会,也是UNEP首次发布城市层面的污染治理报告。第二届全球环境大会的主题是讨论确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环境要素,涉及从海洋生物保护到空气污染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北京市与UNEP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备阶段,双方为举办一届可持续和环境友好的奥运会开展了大量合作。2009年,UNEP发布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环境独立评估报告》,高度评价了北京“绿色奥运”和奥运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成功。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纳先生出席了报告发布仪式,他说,在过去几年间由于行动力不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空气质量总体呈恶化趋势,但在个别地区也有成功的案例。施泰纳在为北京报告题写的序言中指出,作为世界人口最多国家的首都,在巨大的挑战面前,北京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形下成功地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改善,北京的经验绝对值得与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城市分享。

  报告主要作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李晓华副局长、第四届北京环保公益大使李晨等受邀出席发布仪式。贺克斌教授在会上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以及北京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

  5月25日,UNEP还将为本报告举行专题圆桌会议,详细解读报告内容及结论,邀请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李晓华副局长介绍2013年以来北京市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新进展。北京环保公益大使李晨也应邀发言,并发起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环保公益行动。

  附件: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中文版)

   《北京空气污染治理历程:1998-2013年》评估报告(英文版)

国际合作处 宣传中心

                          2016年5月25日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