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25.12.2015  17:11

我校2015年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于12月24日下午在建龙报告厅举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薛庆国出席活动并作讲话,学校相关部处、学院负责人和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今年是我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的第十一年。学校坚持“课程化”的长效育人机制,以“实践绘就最美青春”为主题,组织190位指导教师、3328名学生组成349支团队投身暑期实践活动,足迹遍及祖国30个省、市、自治区,募集捐助物资价值达7.8万元、图书7188册,支教2252学时,受到《人民日报》、《北京卫视》等数十家媒体报道231次,荣获全国“三下乡”活动、全国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人民网纪念抗战70周年寻访行动等各类专项荣誉20余项、获奖师生100余人次。

薛庆国在讲话中指出,社会实践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已经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一项重要育人环节,为学校“崇尚实践”的优良传统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一代代北科大毕业生的鲜明特质和青春印记。他说,《大学生社会实践》11年来的课程建设历程,大致经历了课程化、深度化和文化营造三个阶段,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重视:一是始终坚持长效育人机制,二是始终遵循“深度实践”导向,三是始终融入校园主流文化。他强调,社会实践工作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进一步提升科学性水平和人才培养贡献率:一是以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做好项目选题;二是以育人效果提升为目标,做好教学培训;三是以工作机制改革为突破,调动基层组织和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共同推动社会实践工作持续发挥育人功效。

校团委副书记王鹂代表课程组汇报了2015年的社会实践工作情况。今年暑期,27名教师、227名学生组建42支团队在宏观战略推进中贡献青春智慧,形成“一带一路”“创新创业”调查报告向有关部委报送;11支团队、106名学生在中国精神寻访中践行时代担当,获得《人民日报》专题报道;107支团队、1018名学生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注入创新动力,缓解了大都市交通拥堵、城市白领“留守儿童孤独”等问题;243支团队、2362名学生在基层农村建设中促动幸福民生,作出了修筑苗族村村路等基层贡献,获得乡亲们的热烈反响。学校课程组大力实施“质量工程”,一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授课质量;二是完善课堂教学讲义,进一步提升了教材质量;三是加强实践选题的策划,进一步提升了项目质量;四是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平台质量;五是加强实践过程的安全管理,进一步提升了管理质量;六是规范评优工作的规划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评价质量;七是完善成果转化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成果质量;八是建设实践网络媒体群,进一步提升了宣传质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彭庆红代表课程组宣读了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表彰决定。大会现场颁发了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先进工作者、精品成果、十佳标兵、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等荣誉。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薇薇代表指导教师发言,通过教学体验和实践感悟发表了对“实践育人价值”的深刻思考,建议社会实践进一步优化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更多教师带领学生投身实践。冶金学院团委书记杨志伟代表先进工作者发言,介绍了在社会实践一线工作中调动师生积极性、推动资源整合、注重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法和思考。

发布会上,社会实践新闻发言人“北科小博士”以生动的卡通形象和时尚语言讲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那些事儿”,获奖学生进行了分享与展示:五道口信号灯调查团展示了缓解五道口“宇宙中心”交通拥堵的实践过程;为云南苗族村修筑4.8公里村路的陈栎帆同学讲述了公益奉献的感人经历;论文《基于经济学对地道战的调查研究》作者发表了TED学术演说;“智能导盲杖” 科技发明人现场发布了实践成果;现场还放映了基层公益微电影《等你爱我》。

校团委、课程组将进一步总结社会实践工作,近期将围绕“深度实践”的目标研究探索重点项目招标与立项、创新试点单位或项目遴选、社会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养成作用,培养北科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为中国梦奋斗。

出席参加会议的还有学生工作部部长于成文,招生就业处处长尹兆华,校友会、基金会办公室主任吕朝伟,化生学院党委书记郑安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洁,教务处副处长尚新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宗燕兵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社会实践工作教师、学生代表。

(责编:邢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