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2018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

03.11.2018  23:05

本网讯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11月2日,学校在食品学院报告厅召开2018年研究生导师培训会。会议特别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副主任何鸣鸿、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处长欧百钢、植物保护学院教授李健强、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杜太生、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施钢作专题报告。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在开幕致辞中转达了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辛贤对全校研究生导师长期以来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等做出重大贡献的感谢。他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导师们要进一步明确立德树人职责,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加快研究生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我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在为期一天的培训中,何鸣鸿、李健强、杜太生、欧百钢、施钢分别围绕“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研究生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体会”“依托野外实验基地培养研究生的体会与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新进展”“导师的沟通艺术与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何鸣鸿指出,开展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坚守底线,严格自律,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导师的言传身教作用非常重要。导师是科研诚信的管家,要与学生共同承担责任。他还用国内外的大量事实和案例讲述了在科研项目申请和管理过程中一些违规的情况;李健强在“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体会”专题报告中,从教育的目的、导师的责任两个问题开始,从个人的从业经历、学生的科技创新、导师的职责作为、指导学生的感受体会四个方面谈了体会和“实战”案例。同时,他还结合作为研究生导师的亲身实践经验对导师工作本位之解、青年是发展之新动能、指导研究生是系统工程作了解读;杜太生在报告中分析了农业高校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结合他所在的团队开创的研究生培养的“石羊河模式”,介绍了团队在人才培养中的经验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果;欧百钢在分析我国研究生教育4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现状和趋势、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以及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内容,结合我校发展现状和高水平大学目标定位,对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和导师如何指导研究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施钢在报告中以调查数据为依据,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事例,讲述了如何科学的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和识别危险隐患,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让导师们了解和学习了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培训会上,段留生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总体情况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情况,并介绍了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内部各处室的职能。郭鑫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件,并重点解读了新出台的《中国农业大学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实施细则》。研究生院为与会导师发放了培训资料,并结合导师手册和培训内容组织开展了培训测试。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专家报告及文件解读深入浅出,使导师们对自身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这样的培训非常必要。

2018年我校新增研究生导师133人,其中新增硕士生导师66人、博士生导师67人,新增兼职导师12人。随着研究生培养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了使广大导师更好地了解政策,提升指导能力,履行好立德树人地根本职责,研究生院在对新增导师进行培训的同时,安排所有研究生导师在三年内完成一次轮训。

上、下午会议分别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郭鑫和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段留生主持。本次培训共有研究生导师、学院研究生主管副院长、教务员以及研究生院工作人员300余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