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冬连做客胡华大讲堂解读1977—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25.10.2017  18:14

10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胡华大讲堂第二十一讲在人文楼十层北京市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会议室举行。国史专家萧冬连研究员应邀作了《中国市场化突破如何成为可能?——解读1977—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教授耿化敏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农业农村发展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内外听众100余人聆听了讲座。

萧冬连首先结合自己从事研究改革开放史的经历,划分了改革开放的三个时期。第一期改革是1977年到1992年,这一阶段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19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改革进入第二期,即1992年至2012年的建制时期,这一时期制度框架逐渐确立,改革进入了真正的结构性变化。在此期间收获了改革的红利,也积累了矛盾。第三期改革是2013年以后至今,这一时期一方面在解决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着力解决新出现新积累起来的问题。

萧冬连提出了农村改革所起到的率先突破的全局意义。农村改革是农民对政策底线的冲击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农村的改革解释出巨大的市场力量,成就了“体制外先行”改革。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形成了专业市场、拓展了市场领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并收获了第一份发展红利,民工潮的出现、启动制度与社会变迁推动着城乡一体化。

萧冬连认为,开放推动着改革。1970年代以后的开放环境,为改革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带来了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也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国际参照系。在对外思想开放中,中国决策层始终坚持了自主选择的原则也非常重要。开放的环境离不开开放的决策机制。四个调查研究小组、体制改革办公室等机制、1980年代领导者的民主风气,都保障了改革即使进入未知领域、面临风险也能依据调查研究提供的信息进行合理决策。

萧冬连认为,中国走了一条渐进式改革的路径。渐进式改革的主要表现在于体制外先行,是一种增量改革。改革始终以推动经济发展为第一目标,经济改革先于政治改革,但是经济改革不求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这一方式考虑了社会的承受力,能够适时调整改革步骤和策略,并照顾各方面的利益。改革首先诉诸局部试验,再通过总结局部经验形成政策再行推广。此外,改革过程中还采取了一系列双轨过渡的制度安排。渐进式改革不是一个理想的方式,带来了显而易见的问题,但却是一个可行的模式,这一模式分散了风险,承认既得利益使老百姓从改革中获得实惠,进而减少了改革阻力,同时给了执政党、干部队伍和普通民众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萧冬连提出,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具有主动性。地方政府的改革动力来自多个方面,“经济绩效”成为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标杆,极大地激励了地方政府官员;渐进式改革过程中赋予局部试点的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财政分权、“分灶吃饭”强化了地方利益。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可以看出,1980年代改革有自发驱动的因素,这是观念突破与实践突破相互推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既作为改革的对象,也是市场化的推动力量,市场和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构成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双引擎。政府直接进入市场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竞争的主体,这种地区竞争在1980年代带来了市场封锁、资源大战等问题。

萧冬连表示,领导人的意志和智慧在改革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领导者谨慎处理历史问题为改革铺平道路,鼓励探索、尊重实践的态度为各种实验提供了空间。此外,领导人能够保持定力、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化解分歧、凝聚党内共识,保持党的强大领导力都确保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最后,中共党史专业2015级本科生夏实远等同学就双轨制的弊端能否避免、中国改革与苏联东欧改革等问题进行提问。萧冬连回应了这些问题,认为在改革过程中最优选择不可能实现,只能是次优选择。在新旧模式交替的特殊条件下,若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企业和政府必然都难以承受。

本次讲座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是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

胡华大讲堂是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主办的以著名党史学家胡华教授命名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品牌,至今已经举办二十一期。胡华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蜚声中外的中共党史学家,新中国党史学界、尤其是高校党史学界的一面旗帜。胡华大讲堂是面向全校和社会公众开放的公益讲座,宗旨在于缅怀前辈学者的治学风范和学术业绩,汇聚党史学界和理论界的一流专家学者,反映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前沿动态,为跨学科的中共研究提供制度平台,发挥中共研究“求真求实、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服务大众”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