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回顾]市交通委谈“2017年疏堵工程实施情况”

13.12.2017  16:07

  

  访谈现场

  

  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 王栋

  

  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综合工程科科长 叶凯丰

  

  主持人 王媛媛

  主持人: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与首都之窗联合推出的在线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媛媛,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的典型表现,疏堵工程是通过简单的工程改造以及管理的手段能有效缓解局部的区域交通拥堵问题,最直接快速地响应公众对于交通拥堵改造的诉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2017年北京市疏堵工程的完成情况,首先认识一下今天在座的两位嘉宾:

  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栋,欢迎您。

  王栋:大家好。

  主持人:北京市路政局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心综合工程科科长叶凯丰,欢迎您。

  叶凯丰: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两位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基本上年底的时候会盘点,同时今天的直播也会在首都之窗的北京时间和首都之窗的网易公众号同步直播,欢迎您的参与。长话短说,不知道两位年底忙不忙,各项工作应该收尾了吧?

  王栋:对,年底还是很忙的,各项重点工程有的在收尾,有的在冲刺,有的在总结,有的在评价。

  主持人:我们先来盘点一下今年的工作情况怎么样,我们需要重新梳理一下。

  王栋:好的。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自2003年就开始做全市的疏堵工程的改造这么一项工作,到今年是第15个年头了,15年一共完成了2224项的疏堵工程建设。2017年按市交通委要求,全市完成100项疏堵工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市已经完成了111项的疏堵工程建设,超额完成任务,同时有14项在施,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涉及到了哪些区域,是不是涉及到了北京市的十六个区县。

  王栋:我们主要还是在中心城,也就是东西成加上朝海丰石这么一个区域,同时今年在城市副中心通州也开展了一些疏堵工程的建设。

  主持人:我们疏堵工程是比较简单的一些项目和管理手段,我们的疏堵工程包括哪些内容,实施方式有哪些?

  王栋:好的,这是一个疏堵工程的定义和概念的问题。我们是这样下定义的,疏堵工程它是以缓解交通拥堵为目的,在道路的红线也就是用地范围之内进行的道路设施改造和优化的项目。简单说是在道路用地范围内的改造项目。它的表现形式一般有比如说瓶颈路段的拓宽,道路路口改造,道路出入口调整,以及过街设施的完善延长,道路附属设施改造,交通结点,立交结点的改造,建设公交港湾等等。我归纳起来做两件事,一个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能力,不足的地方加宽。再一个是改造秩序或者是改造交通组织,比如说道路出入口调整就是这样,像我们的分钟寺桥,把先入后出改成先出后入,组织方式变化以后就能达到缓解交通拥堵的目的。

  主持人:我们说疏堵工程是道路的外科小手术,到目前为止我们完成了哪些小手术,也就是2017年干了哪些工作,具体的项目带着我们梳理或者是回顾一下,或者是有哪些我们认为效果比较好的,一起来介绍一下。

  叶凯丰:疏堵有大有小,有的是大望桥,这个地方特别堵车,还有一个特点是人多,因为从1号线B口出来的人需要过这个路口往东到917、915去往燕郊、三河,还有一些是去通州的。这个B口出来之后,我也往那边走,有一个地下通道,还有电梯,应该是很方便的可以遮风档雨,但是被一些物体挡住了,看不到,今年做了一些小的改造,让B口出来的直接看到这个口,更明显,加一个引导标志让行人地下过街,那边下来是公交站,非常方便,通过小的工程来缓解交通拥堵。

  主持人:让原来不明显的地方露出来。

  叶凯丰:对。还有一个今年做的是分钟寺桥的工程,我开车到分钟寺桥南,京沪高速有一个加油站离分钟寺桥1.5公里,堵车,绕道三环需要15到20分钟的时间。三环上从北向南特别是早高峰和晚高峰堵车,堵到潘家园桥2公里多。在今年的时候8月29日把分钟寺桥改变了一个匝道的位置,目的是为了改变交通组织,要避免这个车辆交织,这个已经做到了。改造完成之后效果非常好。

  再也不会说堵1.5公里15分钟。整个三环从双井往南不会堵车。

  主持人:有没有对通行速度进行测算,改造之后速度提升了多少,有测算吗?

  叶凯丰:有,我们这个项目做过。在改造之前请专业人士测速度时间流量,改造之后也测量。总体来说,早高峰的三环的路段,速度从28提升到51,提升了81%,晚高峰期间,速度由16.6到40.7,速度提升了145%。效果非常明显。

  主持人:达到我们预估的设计了吗?

  叶凯丰:最早是在2014年就开始设计了,但是三环有一个公交专用道,因为下游的能力少了一条车道,确实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那个效果,但是中间发生变化了,目前来说还是可以的,方庄出口稍微堵,这是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还有没有我们今年完成值得一提的?

  叶凯丰:像静安桥(音)也是非常小的一个项目,是在阜石路的一个,从北往东进城方向,还有一个西向东直行方向和调度方向,都要进到那个进口,特别堵车,这个静安桥堵车也是挺有名的。我们动了一个小手术,局部位置切了一个隔离带,在口的位置让车更有序排队进去。当然没做过数据观测,还是有直观的效果的。

  主持人:我们去年提到了京哈高速的漷县的出口,这个怎么样了?

  叶凯丰:已经完成了,应该是在11月份做完的。这个口跟台湖有点像,台湖是去年做完的。

  主持人:因为台湖是前年说的。

  叶凯丰:对,这条路段只有两条车道,一上一下,物流基地大车特别多,改造前是8.5米,走三排车,交通秩序特别不好,抢行逆行的情况经常发生,今年把这个8.5米拓宽到27米,实现了双向六车道,这样整个路口堵车时间从15分钟到了3、4分钟,这样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主持人:堵车的排队时间缩短还是挺明显的。

  叶凯丰:非常明显。

  主持人:我们说了这么多,对改造之后的疏堵工程会做评价吗,您说的分钟寺桥我们就进行了车流量的测算,包括我们说到的漷县出口也进行了排队时间的测算,我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效果的评估或者是测算?

  叶凯丰:一般是对路口比较复杂,动作比较大的情况下进行测算。这个测算数据对我们以后有意义,指导我们的工作。

  主持人:这里有网友提出来,为什么有一些地方进行了这种疏堵工程的改造之后,可是感觉还是堵,我们怎么理解疏堵工程的效果?

  叶凯丰:这个问题应该王主任来说。

  王栋:这个怎么说呢,我们现在针对一个点做一个疏堵工程的话,都会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城市交通拥堵首先它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确实是。也就是我们经常给一个路口也好,或者给一个路段也好,提高了通行能力以后,首先这个地方好走了,那么它就会吸引更多的车过来,交通量马上又大了,也有可能。经常是会有这种情况,越通畅就越吸引车流过来,造成新的一轮的交通拥堵,造成了交通量的重新分配。

  主持人:一般我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比如说改造之后的这样的路口进行了测算之后,发现可能还是这个把新的车流吸引过来了,还是堵,我们会纳入到下一轮的改造或者是评估或者是观测一段时间吗?

  王栋:对,做一个点的时间上下游的情况都会综合考虑的,如果说这个点解决以后,马上会造成下一个点的拥堵的话,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接不住”,要不然我就继续往下做,把下面那个点也要同步改造,要不然也有可能会放弃。因为我可以预判到的。

  主持人:这个就是怎么选择疏堵工程的具体项目,接下来用一段集中的时间聊一下,感觉是项链一样串起来的,不是独立的点。

  叶凯丰:有时候做项目要看到10公里以外。

  主持人:对,虽然说疏堵工程是一个外科小手术,但是也要纳入到综合的考虑中去的,接下来还是回到具体项目中去,刚才我们说到现在有一些工程在施,哪些工程在施?

  王栋:好的,今年还有一些重点项目在加紧往前推进。我举几个例子。一个就是我们今年的一个重点工程就是西四环的万泉河桥改造,这是属于我们那个立交结点改造的一类的工程项目。这个结点我们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说实话,也很不容易,确实是从今年年初开始实施开工做到现在。它解决的问题是等于西四环上万泉河路,我们可以把它叫西向北的一个方向,大方向是西向北,快速连接的一个交通目的。在万泉河这个匝道,我们工程没有实施之前,必须从西四环先出来,车流必须得经过万泉河下辅路,三个红绿灯,非常近的三个红绿灯,而且要有两个左转,才能上到北侧的万泉河的辅路上去,这个交通量非常大,所以造成万泉河桥区的桥下长时间的拥堵,而且是常规拥堵。所以我们修这条匝道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拥堵问题,一个是完善立交功能,把各个方向完善了,再一个是解决桥下的拥堵。

  我们的做法当时这个方案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们一共做了六个方案。发现这六个方案都不行,都做不了,因为还是比较复杂的,有地铁16号线的问题,底下有燃气,还有液化石油气,还有等等的管线,还有一些拆现有的匝道才能实现新修匝道的问题。我们反复论证后是避其锋芒,选择了一个向南侧兜了一个圈,把不可实施的因素避掉了,才可实施。

  目前这项工程进度完成了70%,就差最后的一段跨万泉河路这么一个过路的最关键的环还没有做。因为现在面临冬施,我们考虑到安全因素等综合情况,还是想到明年春天温度上来之后再做这一块。我们计划明年7月份能够建成。

  主持人:那预计它建成之后,会使比如说车的通行能力或者是排队等候的时间会有所缩短,大概有这么一个预计的目标吗?

  王栋:我们预计万泉河桥下的,就是我刚才说的三个红绿灯,很近的三个红绿灯的间距是50米左右,交通拥堵基本上能完全解决的。桥下的拥堵就不存在了,但是另外也有可能带来的是,因为整个万泉河桥,万泉河快速路特别是在晚高峰出城方向的交通量也是很大的,有可能会造成下游的压力。但是从我们目前测算来说应该是问题不大。

  主持人:好的,还有哪些在施的项目?

  王栋:我们在施的还有一个天坛医院周边道路改造工程,其实就是它的背景是我们现在这个老的天坛医院,今年年底要搬到花乡桥西北角的地块,这也是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项目,把中心区的核心的医院、学校外迁,要搬到南四环的位置。这么大的体量到新址以后会造成周边的交通流的吸引和变化,我们也是提前做工程,意识到交通流的可能变化之后,对南四环的北辅路,也就是天坛医院的南侧这一块,我们提前做了一个改造加宽,适应未来天坛医院运营的一个需要。这个工程我们是想做成一个类似医院周边缓堵的一个示范范例的工程。医院和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它有自己的交通特性,经常车过来以后要放病人,有一个停车的需要。然后我们医院又无法提供那么充足的停车位,所以我们现在要不然就提倡大家坐公共交通来,但是病人有需求,不太现实,所以我们又要提供,所以这一块我们改造的方案是现有的路口,就是辅路的四条车道又增加的两条车道,区别于现有交通,给医院做落客区来使用,和现有的交通是分开的,我们叫一个相当规模比较可观的落客区。

  主持人:这个年底之前能完成是吧?

  王栋:对,年底一定会完工的。

  主持人:天坛医院的改造比如说和对学校周边的改造有一个借鉴的作用,都存在接送和落客的问题。

  王栋:对,有落客的作用。

  主持人:这个如果实施之后也会成为一个范例对吗?

  王栋:对,我们也是这么想,但是需要空间。

  主持人:我们目前预计是有缓解的。

  王栋:一定会的,因为提高了能力,可以预期。

  主持人:网易网友说,除了车辆多,那其他的拥堵原因呢?比如说望京大山子路口,多叉路,天天堵,东五环环铁桥一堆车走应急车道,随意并线,大卡车走的也慢,导致天天堵。这个能不能有所缓解考虑?说到这个大山子路口,我记得我们去年、前年、大前年都说到这个地了,我管它叫化妆路段,这个我们现在也是目前在施的吧,不知道跟这个网友说的不是一个地?

  王栋:应该是一个地。因为大山子的拥堵也是我们叫常发性拥堵或者叫“明星拥堵路段”,我们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这个地方比较复杂,因为先天是一个五叉路口,多叉路口,现在的状况是所有的车要到这个路口进行交通转换。而且再加上它这个地方交通量特别大,是经过酒仙桥地区和机场辅路的一个结点,超出了它的这种承受的能力。所以堵是必然的,我们想了很多的办法,还想着做过街天桥,但是没有条件没有空间。所以后来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要疏的思路,把五叉口的车全部远离这个路口,不要让它到这个路口进行交通转换,我们把其中一条路改成单行道,让它远离路口,这么一个思路来进行。

  同时您提到的东五环的环铁桥出口,我们今年也打通了,也对这个大山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主持人:目前这个工程进度怎么样,什么时候完工?

  王栋:这个地方确实比较复杂,牵扯到一些占地或者是树木管线的问题,我们前期一直在做基础工作,现在也是由于一个冬施的考虑,我们为了考虑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的问题,我们也是计划在明年6月份把它打通。

  主持人:这又是一条在施的,刚才说了两条都是目前在施计划在明年能完成的,有没有在施在今年年底就亮相的改造工程?

  王栋:对,除了刚才说的天坛医院今年年底能完工,还有我们力争年底完工,就是四惠东天桥,也是一个便民的项目,这也是我们疏堵工程的一个特点,我们现在不仅仅是服务机动车了,疏堵工程的这个概念在扩展。这个项目是…

  主持人:服务所有交通参与者。

  王栋:对,这个项目是去年接听12345市民热线的一个项目,有市民提出来这个天桥不方便,要从这个天桥进四惠东地铁站先下天桥再上地铁站,因为地铁站在二层,绕行很远,其实物理空间就相差二三十米的距离,我们做成桥,直接进到这个站厅里面,让他直接过去。这个项目按我们的工程进度是可以完工的,但是还要跟地铁部门联系,涉及到要把墙拆掉,所以我说力争年底完工。

  主持人:另外我还了解到,京通快速北辅路以及北清路和京藏高速的辅路路口也是在施的情况,分别什么时候能完工,今年年底吗?

  王栋:京通北辅路今年年底应该能完工,北清路的路口已经基本上95%完工了,差一点不到了,都在年底能够做的。

  主持人: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疏堵工程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个具体的项目?

  叶凯丰:有一个是海淀区交通委做的,是在西四环四季青桥再往西有一个公交站叫海淀区残联公交站,这个公交占离路口特别近,不到50米,离的近了之后,那你后面的车向右拐弯就没法拐了,站特别窄,因为有一条排水沟,人没地站,站到自行车车道上了,站到机动车道上了,就把自行车往机动车车道上挤,非常不安全。这样海淀区交通委把这个站台往东边移了,远离这个路口。第二是把站台做宽了,人有地站了。同时还加了一个自行车的外路,自行车连续走,不需要再往机动车道占,加了一些护栏的措施,做得非常成功。

  还有一个朝阳区的工程,因为我们当初方案是跟朝阳区联动的,我把豆各庄辅路口加完,下游是郎辛庄路,口叫郎辛庄出口,第一是路窄,第二是路况非常不好,没有自行车车道和步道,今年朝阳区做完了,几乎把这个链条完善了。还有朝阳区有一个百子湾南一路,在五环往外,因为百子湾是非常堵的地,有一个小区是叫京都杭城,路不通,全到百子湾南路上面去了,这回路通了之后,750米长,从百子湾南一路、广渠路形成一个微型环路,应该说花的钱不多,但是做了一个协调工作,把区域路形成了,效果非常好。

  主持人:好的,有网友给首都之窗发来邮件,这几条看看有没有改造可能。朝阳区双桥东路拓宽之后变成双向四车道,确实拥堵得到了缓解,但是京秦铁路桥下还是双向两车道,拥堵没有减轻,经常是广渠路的东路与双桥路的路口堵车严重,能否拓宽,改为四车道。另外网友说,感谢政府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疏堵工程的改造,有一些老堵点有了变化,我家附近有一个堵点有没有列入到改造计划里面,是京港澳高速19B出口,也就是京良收费站那儿。有两个问题。

  叶凯丰:双桥东路是朝阳区非常关注的一个项目,从2012年就启动了,拓成双向四车道,能缓解建国路以南的进出问题,多排一道车,压力就小点,至少东西方向的灯能多放一会儿,因为京通辅路压力也很大。群众的主要问题是双桥东路南侧有一个铁路桥是京秦,它是一上一下的,朝阳区做这条路的时候,已经论证过了,要顶这个铁路桥洞,路可能要灌行,可能目前是做不到的,确实是很遗憾的。有一些障碍物像北边的一些13号线的一些项目也是类似的问题,河流、建筑物这些天然的障碍确实很难。

  主持人:这是一个情况,还有网友说的京港澳高速19B这儿,就是京良收费站这儿有改造吗。

  王栋:它这个口,刚才我们说的漷县的那个,我理解跟那个网友提的应该是类似的,漷县出口是京哈高速,直接出来之后漷县口,顶到那个通香路和京津公路的十字路口那儿。我感觉他说的19B出口我印象不是很深,我估计是因为京良路过来,咱们叫去良乡或者是房山的长阳地区,房地产开发,这两年交通量增加的比较大,这块我们到现场看一看。因为高速公路出口堵车,现在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我们这两年改的豆各庄、漷县、台湖也是一连串的。

  主持人:之前的项目的经验也是可以借用到后面去。

  王栋:对,一定是出来之后和现有的地方道路衔接的这个地方,要不然就是距离太短,要不然出口宽度太窄,也有可能是收费站的能力不行,无外乎就是这么几种情况。

  主持人:还有车多。

  王栋:对。

  主持人:网易网友说回龙观天天进出量这么大,就一条路进出,活活憋死,能不能考虑多修路或者是其他方法解决。网友提出来的家门口的路怎么改,或者是会不会列入疏堵工程或者是疏堵计划,我想集中问一个问题,我们疏堵工程的路是怎么选出来的,改造计划是怎么得出来的,中间会经过什么样的过程,今天我们听完了这些路,回去也会研究,到底能不能纳入到疏堵工程,我们怎么定的?

  叶凯丰:第一个是安全,不管怎么改第一是安全,这是我们审定的第一原则。举个例子,大郊亭桥,自从广渠路通了之后,大郊亭南侧一个出口没了,旁边有一个红星美凯龙,有一些住户,非常不方便,再往南右拐到南磨房路,再到吸大望路,再往东广渠路才能到他家,这一圈绕五公里。但是这个口能不能往北调,不能,太近了,没有条件。刚好是广渠路匝道出口位置,马上出辅路,又是下坡,非常危险。虽然说非常有需求,但是我们也论证过好多回了,代表也提了好多回,确实满足不了,因为有安全的考虑。第二个是公众说到的,像石景山路的北边有一个单位,人们说给它开一个口,就一个单位,这条路很重要,而且我也不能说为一个单位随便开口,因为要考虑公众利益。然后再往后说有没有条件,首先我们需要的是空间,像天坛医院它也需要空间。第二个是它的技术上肯定是要合理的。最后一个是实施难度,就是经济合理性。不能说疏堵工程如果说效果特别好还罢了,如果效果比较一般还要花好几千万,咱们也没必要。最后一方面一定要在红线范围内,不能拆房子,这是我们的硬杠杆,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选择出我们的疏堵项目。

  王栋:刚才说的是技术性的问题,我说一下疏堵工程的项目来源。我们大概有三方面的来源,一部分是我们市民的来信、来电等等这些,像刚才我说的四惠东天桥的这个打的是1234一的热线。第二个是每年有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出,通过这个渠道来开展研究。第三方面是政府相关部门的提出,由各区县政府提出的,还有我们交管局。我们市交通委和交管局有一个会商机制,说实话我们的民警同志们,他们很辛苦,每天在街面上执法执勤的时候,他们对交通的拥堵是最了解的,交管局也会给我们提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两家一起研究。还是在这部分里面,我们自己从整个交通发展的一个需求上来说,我们自己会做一 些研究。大概是这么几方面。

  主持人:好的,我们说了今年要完成的疏堵工程,包括年底之前也能完成的,包括在施的,接下来是不是说一说明年的疏堵工程有没有计划,怎么列的,目前有没有打算,包括2018年的两会也会征求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什么时候会把统一计划拿出来?

  叶凯丰:计划目前正在编,手里已经有一部分项目了。

  主持人:那我们先把手里的项目跟我们说一说吧。

  叶凯丰:我简单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北六环马坊出口跟台湖、漷县是一样的,高速路出口之后到地方路距离特别短,这个我就不多介绍了,那个地方是小汤山出口,什么温泉之类的比较多,周末人挺多,反映也比较多,这是全国政协的提案。

  主持人:这是列入到明年的重点项目里面。

  叶凯丰:对,第二个是北五环的北京会议中心到京承高速,刚好有条沟,想把那个沟用一下,在五环内加一个800多米长的车道。

  主持人:这个得到辅路上加?

  叶凯丰:主路,这样多一条车道,筑路上会痛快很多。

  主持人:这么大的工程明年一年能完工吗?

  叶凯丰:争取吧。

  主持人:这是特别好的消息,因为我老走那条路。我们以前的疏堵工程里面,也有一些手段比如说是为车道瘦身,也是增加车的通行能力的一种方式。然后包括我看现在疏堵工程可能越来越多地涉及到了收费口的这个改造,也是能看出城市的发展的趋势和城市发展的一个需求。

  叶凯丰:这两三年一些大项目都往外扩散,五六环之间走,确实是。

  主持人:接下来说一说交通委在智能交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栋:好的。智能交通也是我们近两年主要的一个方向,因为智能交通的特点是投入不是很大,因为不需要大兴土木,不需要去拆一些管线,增加一些用地方面的限制。它是更多的侧重线上的交通优化和管理方面,我们对这方面是很有兴趣。因为现在通过土建改造的代价越来越难。我举一个例子,是反溢流控制技术的一个应用,听着有点玄乎,其实简单说是如何避免路口被卡死。去年的一个应用是 在中关村东路和成府路的十字路口,就是五道口西边的,清华大学的东南角,俗称叫“宇宙中心”的地方,我们去看的时候,确实是人流量、车流量巨大,可以用管来形容。特别是晚高峰的时候这个路会堵死。原因是当时五道口的铁路还没有拆,西向东的车等火车,反灌到东边的路口,红绿灯的配时是固定的,南北向一放绿灯,造成卡死。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后来就用了这么一个小技术 ,具体的是我们叫东出口,也就是说十字路口的南侧的东面的这个口的地方,给它往东在20多米左右的地方钻了一个线圈,会感应到上面有没有车,如果有车停在这个地方,如果六秒没有 动的话,判断路口堵死了,因为一般这个地方不会停车,如果前面不堵会通过,这个信号会反应到控制箱里面,南北向就是红灯,不会变绿,会等待东西向通了之后再变绿,我们发现这个效果非常好,再也没有卡死的现象。

  主持人:效果这么明显的手段还会在哪些路口采用这样的技术?

  王栋:我们今年又做了四个路口,月坛南街与南礼士路路口、东直门北小街与东直门内大街路口、学院路与清华东路路口、惠新西街南口与北土城东路路口,准备明年实施。

  主持人:每个路口东西向或者是南北向都要加还是什么地方加?

  王栋:只需要车流量大的地方加,需要加的是线圈的程序,和控制箱的连接,把这个做好。

  主持人:我们通过这个技术避免路口叉死,感应到路面上有车踩到地磁的线圈上面就会调整配时,避免大量的车已经涌入一个叉得不能再死的路口。

  王栋:对,这样的投入很小。

  主持人:为什么效果这么理想的方式,才选择了四个路口,不多选择一些呢?因为你纵观北京看,容易叉死的路挺多的。

  叶凯丰:这四个路口是每周严重拥堵十次以上的,先做最紧迫的。

  王栋:一个是这样的,还有一个是刚才我说的中关村东路和成府路路口是特别典型的,但是有的路口还是挺复杂的,因为你改变了这个路口以后,有可能东西向,南北向相关的交通会变,做这个事也不是像我刚才所说得那么简单,还会有一个综合的考虑。

  主持人:这个问题回到了考虑一个点的疏堵工程,一定会考虑到链条上,东西南北几个方向不同的这个路口它的这种通行能力。

  王栋:对,只具备这么一个特征,叉死的特点特别明显,装了这个东西对其他路口没有影响的时候才会做这个事情,也应该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情。

  主持人:好的,谢谢您。接下来说一说有一些路口通行能力特别好,基础条件特别好,比如说双井路口还有西向东走的五环桥下的路口,得有六条车道还是四条车道,非常宽,但就是很堵 ,像这样的路口,我们会纳入到改造的这个工程里面去吗,我觉得可能没有什么能够改造的了,但是它很堵,怎么解决?

  王栋:对,这种路口很多,一看到路口非常堵的时候我们特别想要改,但是经常有很无奈的情况,你刚才说的双井桥下的路口,当时我们也是为了主要配合我们副中心的建设,因为广渠路通车以后,广渠路快速路已经到通州了,但是我们二环到四环,甚至二环以里的广渠路还是主干路的标准,有红绿灯,我们想四环到以外的路很快了,我们把二环到四环做的也快一些,我们发 现广渠路的通行条件不错,路的通行能力没有太大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三环和四环的结点,也就是双井和大郊亭。双井确实很堵,我们去年2016年做的是双井桥北的出入口改造,但是双井桥下的十字路口,我们感觉很难。因为什么?广渠路是一个主干路,交通量非常大,您刚才说了,桥下应该至少是单向六条,双向加起来得上十条十二条这么一个情况,已经很极致了 。然后三环路的辅路的车流量也是巨大的,在两个巨大的交叉口,有复杂的交通转换,直行、右转、掉头等等需求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兼顾。我们交管局调配的时候舍不了,所以会很堵, 排的很远。咱们说的双井桥西南角,旁边商场还有一个出口,有时候车出来之后要往北去,很短的距离会左转。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疏堵工程无外乎做两个事,一个是提高能力,一个是改变秩序。我们在这个口现在想到的是能力做不了了,说实话,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想过要做高架桥,但一个是和广渠路的规划有冲突,再一个是条件有限,考虑到7号线的问题。高度还不是主要的问题,主要是和广渠路规划的问题,城市景观的问题,包括要打桥墩,对7号线、10号线的影响的问题。我们把高架桥放弃了,因为不能为了解决一个点的问题,破坏整个城市景观和地铁,这就是一个刚才叶科长说的一个性价比的问题,就不值了。所以我们提高不了能力就改变秩序,所以我们目前的想法,还没有经过最终的方案的一个批复,要把刚才说的那个路口斜叉左转的问题解决了,可以通过加护栏,让它到前面掉头实现左转。这个车毕竟是小的,我们要服务于大多数,这三两辆车出以后,我不能让你斜叉路口左转,我让你去前方路口掉头,或者是说前方路口左转,实现你的左转功能。这样其他车通过效率也是高的,目前是这么一个想法。

  主持人:还有我们还是以双井桥路口来举例,这个路口很典型。同样的还有大望路的路口,我们之前的地下通道以前不易发现,现在易发现了,减少了人机的交织,很多的拥堵都是人机交织引起的,我们现在提倡礼让斑马线,但是有时候真是过不去,双井路口也是这样,行人,自行车,送外卖的,摩托车,我们有没有用一些设施来减少这种交通的交织?比如说就像大望路重新发现了地下通道的作用。

  叶凯丰:这个在研究但是确实很难。因为高了人不愿意上,天桥还要满足一比十到十二的无障碍,垂直是一米,横向的是十米,有没有这么多的地。我又说空间,天桥的梯道是要占空间的,宽度要2.5米,步道有没有这么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旁边的一个建筑,高了之后旁边是老百姓的家,人家不愿意。还有一个是地下管线的问题,没得改,改不出去,这都是制约天桥建设的因素。当然天桥也不是哪个路口都能建的,有的有条件也不一定,要满足人流量的标准才能建。地下通道比天桥还难,因为北京管线太多了,里程太长。

  主持人:所以更有限的是手段是增加一些机非的隔栏来提高秩序,采用这样的方法。

  王栋:说到这个问题,说到人和车混行,除了建天桥和地下通道,这是常规的想法,随着我们做工作的深入,包括我们各部门对建天桥和地下通道都是很慎重的,因为建完之后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会产生另外的问题。除了叶科长说的可行性方面以外,做天桥也是一个很慎重的事,有的天桥建完之后我发现没人走,因为离路口太近了。有一些人他是底下宁愿在车里穿,他不去走的。这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建地下通道以后有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安全的问题,所以大家在建天桥和地通的时候的审批过程中,我们的规划部门和交通部门都会经过慎重和系统的论证才会下这个决定,然后才是可行性的问题,就是一系列,包括天桥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我们现在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再一个,其实我们目前整个交通的思路也在研究,在讨论。到最后如果不建天桥,不建地通怎么办,就要有一个取舍了,不可能无限制的满足所有人,这方面我们保证的是行人的,我可以加一些设施,比如说有路口的二次过街的设施,隔离的设施,更清晰的引导和标志化的设置,让人安全快速的过,相对来说机动车是一个舍弃的考虑,在这种矛盾特别冲突的同时,但是尽量都兼顾到,但是实在不能兼顾的时候先兼顾的是人。

  主持人:也能看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的体现,这是一个原则,接下来我想多问一个原则,我们进行疏堵工程的时候,有一些路是我们想方设法新建一些道路,加一些道路,加条车道等等,有一些是只能改造现有的设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会新建,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选择改造,或者说这个有没有有限级,比如说能新建的一定要选择新建,如果实在条件不满足的话,才会宣传改造,这里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则?

  王栋:不管新建还是改造都要依托城市发展规划,成化规划来讲这个地方是有规划的,有这么一条路,如果没有路,我们根据需要首先在规划的图里是有这根线的,如果没有线,就要判断这条路是修了,就要打通是新建。或者说原来路是两上两下,但是规划里面是三上三下,随着交通量的变化之后我们认为应该提及改造了,那么我们就依据规划把它两上两下变成三上三下,这是改造。再说下一个层级就是像疏堵工程的改造项目,刚才我说了,包括叶科长也说到了,我们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道路用地范围之内的改造,那也就是不需要新征地的,如果是两上两下变成三上三下需要新征地,或者是新建一条路也需要新征地,这就不是疏堵工程的范围了。只是现在的道路用地范围或者是红线范围之内,我把这个口调一下,局部的加宽,但是也要加路了,但是要小一些,大概是这么一个关系。

  主持人:网友说,有一些路给车道设置的太宽了,建议给瘦瘦身,也能提高通行能力和使用效率,这是不是也得有标准,不是随意想减就减吧。

  王栋:对,我们叫车道调整,按我们的规范高速公路是一条车道是3.75米,主干路次干路有对应的车道,一般是3.5米。有限的城市空间下,3.5米对应速度是60的话,实际上达不到,如果达不到3.5米就浪费了,所以我们委托北京工业大学做了一个专题的研究,他们研究的成果就发现了,并不是车道越宽越好,越安全,或者是通行率越强。因为你车道宽了以后,因为不是所有的车都是守秩序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反而造成你的通行能力下降,事故率增加。所以他在研究的时候在路口的地方,比如说3.5米,合理的调整实际通过速度的话,可以降3.2米或者是3.1米甚至于3米,它专门做过一个标准,提供给我们作为一个改造的依据。我们今年做的一个安立路二环路到四环出京方向就是这么一个改造,把三上三下改成三上四下,没有新征地,也没有大拆大建,仅仅是合理的调整,挤出来一条道,现在看效果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您说到了效果很好,这样的能不能借鉴到其他路的改造,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新征地,那用其他的呢?

  王栋:可以我们不光是安立路,还有做成的是西四环的铃珑路出口的辅路,原来是三条车道,给它做成了四条车道,没有那个去新征地。还有我们的成府路,就是五道口西边这一段,也加宽了一条车道。在以后特别是路口的地方,做这个事是有条件的。

  主持人:而且还有一个安全的要求。

  王栋:对,首先路本身就比较宽,一条路压不出来,至少得有三上三下,而且需要利用对向车道,调整中线的方法,每条车道挤20公分才能做出来,也是有它的适用条件的。

  主持人:这里也想到了,它应该也是有一个综合的考虑,因为不能说这边的车道挤出来了,反过来过去的时候,又产生车的交织或者是互相的这种拥堵在一块儿了,我们平常说的卡脖路,应该也是一个会考虑双方向的这种的施划。

  王栋:要匹配,不是说这儿挤出来了,下面没做,没用,还是要综合考虑。

  主持人:最后我们说说疏堵工程的综合理念,我们说了疏堵工程干了15年,说白了就是能改造的已经改的差不多了,包括以前也说了,小而见效的快活越来越少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以后怎么干?

  王栋:我们还是坚持做疏堵工程,我们的初心或者是定位就是,我们叫治标不治本,缓解城市拥堵是功能的定位做需要城市格局,城市功能的调整,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做出的就是解决最急迫需解决的问题,为我们的治本,为城市功能缓解疏解赢得时间的一个定位,所以我们一定会坚持做下去的。像主持人说的,好干的活,好干的项目,立竿见影的项目越来越少了,像路中间拔一个电线干也是一项疏堵工程,但是现在一项疏堵工程可能需要新线一个五六百米,七八百买的一个匝道,就是这么一个特点。可能要说到一个方向,我们一直在努力的,也都提到了,原来只是聚集到点上,现在我们的视野和研究范围扩大,由点到线,就像刚才说的广渠路,不光看双井,要从二环看到四环,所有的点都要树立,这条线,从更高的层级去看待城市疏堵。从线到面,比如说大山子区域,我们只做了大山子路口,主要的工程集中在这里,但是我们要研究的话,会把望京,会把整个一个区域都拿出来研究的。可能最后反映在某一个路口或者是某一条路上都会做系统研究,这是从线到面的一个过程,以后会做综合的区域缓解的方向,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再一个方向,这个方向说实话也是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很难的,有时候会取舍,有时候会发现真是做不了。

  主持人:有时候这个点很迫切,但是上下游接不住。

  王栋:对,或者是空间有限,需要更高层级的新建道路,可能把这条路实现规划其他都解决了,可能需要这种工程来上手段。再一个方向按理说就是我想说的智能交通还有关注人的这一个方向,就是我们少投入,然后看效果,交通管理等等这些,还有就是我们的一些人性化的一些方式融入到我们的疏堵工程里面可能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谢谢,最后念一条网友留言,希望我们关注一些大型商场周边,比如说宜家家居,SKP,一到节假日周边就堵车,其实并不是每天都出现的情况,但是会在某一些促销点,某一些结点会影响到周边的交通,希望我们也能关注一下。今天非常感谢我们两位嘉宾作客演播室和大家一起盘点2017年的北京市疏堵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完成情况,我们2018年的年底再见,盘点我们今天说的计划的落实情况,承诺的落实情况,也感谢网友的关注,本期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分享到: 

2017年房山区五项疏堵工程已全部完成
  近日,房山区缓堵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交通委员会
紫竹院路与三虎桥南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完工通车
  紫竹院路与三虎桥南路交叉口改造工程是我局201交通委员会
北四环学院桥下路口及周边道路改造工程完工通车
    北四环学院桥下路口及周边道路改造工程是路政交通委员会
关于对网站域名进行调整的公告
  按照国家规范网站域名的要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因系统升级3月29日18时至4月1日6时部分交管业务暂停办理
  因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部分硬件与系统升级,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2019年春运交通出行提示
  2019年春运自1月21日(腊月十六)开始至3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
本市十家交通安全隐患“高风险”企业被通报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应急管理部等9部委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