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明祭扫人数将达370万 建议市民错峰出行

22.03.2016  19:39

  3月21日,记者从2016年北京市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全市祭扫点增至213处,预计祭扫人数将会达到370万人次左右,车辆和人员将再创新高。3月19日至4月4日共计17天,定为祭扫服务接待日,其中3月26日、27日,4月2、3、4日共5天,为祭扫服务高峰日。

  2016年,全市祭扫点由去年的184处增至213处,增加的主要是农村公益性公墓;共安置骨灰82万余份,比去年增加3.7万余份。骨灰安置较为集中的八宝山地区达11.4万余份,祭扫点数量较多的昌平区达17.1万余份。预计全市祭扫人数将会达到370万人次左右,其中,石景山区的八宝山地区祭扫人数将超过35万人次,昌平区祭扫人数将超过80万人次,是全市的两个重点地区。顺义区、平谷区农村公益性公墓点多面广,也是重点关注地区。

  殡葬惠民便民服务活动方面,2016年将提供“百万鲜花送逝者”、“鲜花换纸钱”、免费擦洗墓碑、代祭扫等惠民服务;提供网络祭扫、祭扫用品等多种便民服务。清明祭扫服务日期间,市属各扫墓点提供以下便民服务,包括提供轮椅、急救药品、老花镜、剪刀、胶水等物品和饮用开水、手机充电、wifi信号等便民服务;高峰服务日期间,设立清明志愿服务站,提供业务咨询、道路指引、应急保障等服务;根据群众扫墓规律和天气、交通等情况,发布祭扫指数,引导群众错峰祭扫、平安祭扫。

   错峰祭扫 建议避开假期和上午

  根据往年情况,通常是清明节前的一个双休日和清明节假日三天的祭扫人数会比非休息日多很多,在人多的日子里上午祭扫的人数会比下午多很多。在这些祭扫高峰日子和时段,各祭扫点基本都会出现人流车流集中的情况,不但堵车和停车难的情况十分严重,而且墓区人员高度密集,给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带来巨大压力。祭扫和踏青都是我国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建议市民能够提前祭扫、错峰祭扫,根据自身情况和市清明节指挥部发布的祭扫指数,合理安排祭扫活动。

  民政部门同时提醒市民,尽量选择鲜花祭扫、系黄丝带、写许愿卡、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此外,一到三月,全市降水量非常少,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扫墓点多为高森林火险区,请市民不烧纸钱、不带火种、不使用冥币纸扎等封建迷信供品,并保持墓园清洁。

  清明节期间,民政部门将通过首都之窗、北京民政信息网及电台、电视台、千龙网等各大媒体及时发布消息,市民如有好的建议和意见,可拨打12345、96156或者在市民政局官方微博进行留言。

   骨灰撒海数量持续上升

  2016年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工作主题是“节地生态安葬、平安文明祭扫”。目前,北京市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标准5000元,实行骨灰撒海免费。

  2010年开始,在“零百千万”惠民工程中,北京市提供价格在2000至9800元之间的小型节地墓、立体葬和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以及收费仅数百元或免费的撒散、深埋等骨灰安葬服务。2015年,全市零付费骨灰撒海1917份;百元骨灰盒销售3490个,占总销售量的20.86%;千元殡仪服务 17357份,占总业务量的19.35%;万元以下墓地安葬数为4357份,占公墓年安葬数的22.01%。

  作为一种不占地、不保留骨灰的生态葬式,骨灰撒海已逐渐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骨灰撒海数量从2009年的307份持续增加,到2013年为1201份、2014达到1704份、2015年突破了2000份,2015年的骨灰撒海比例占年火化量的2.21%。

  从2010年开始,在太子峪陵园、温泉公墓、福田公墓等开展景观骨灰撒散试点,既适应了“入土为安”传统殡葬习俗,又实现了骨灰安葬不占用土地。多年来,各公墓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型节地墓葬和立体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提高了生态安葬率。小型节地葬式采用卧式碑或艺术碑,结合套种绿植,对传统立碑墓做了改良。骨灰堂、骨灰墙(廊)、壁葬、地宫等立体安葬设施,大大节省了骨灰安葬用地。2015年,全市公墓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立体葬、深埋等节地生态安葬比率占年安葬量的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