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2015年春节消费市场运行情况

27.02.2015  14:22

  2015年春节,顺义区商务委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早做准备、狠抓落实,确保了辖区节日消费品市场商品丰富、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促销活动平稳有序。根据区商务委监测的25家商、市场的数据显示,2月18-23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五),6天共实现销售收入32841.1万元,同比增长4.8%,其中国泰大厦、华联购物中心等16家商场实现销售收入11640.8万元,同比增长5.3%;石门市场、建北市场等9家市场实现销售收入21220.3万元,同比增长4.5%。


   一、春节市场备货充足,种类丰富
  春节前夕,区商务委根据节日消费特点,指导重点商业企业广开货源渠道,丰富商品种类,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据统计,新世界百货、鑫海韵通百货、国泰大厦、华联购物中心、隆华购物中心等重点商业企业为春节消费市场组织服装、黄金珠宝、家用电器等六十余大类、七万多个品种的节日热销商品,价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6.9%。并且,各大商场都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如出现短货、缺货现象可及时补货,保障商品供应稳定。同时,为确保百姓在家门口买到放心、实惠的生活必需品,我委组织全区47家社区菜市场和农贸市场共储备420万元的粮食,560万元的食用油,3000万元的猪肉和3.2亿元的新鲜蔬菜,用于供应春节市场。


   二、商业促销活动种类繁多、新颖有序
  今年春节的促销活动与往常不同,一是购物抽奖更实用,隆华购物中心抽奖送购物卡,一等奖为5000元,可直接用于消费;二是刷卡消费更实惠,在家乐福购物刷中信家乐福联名卡,返现5%,在鑫海韵通百货购物刷农商行凤凰卡,满额送全场通用购物券;三是促销引入网络支付,在新世界购物使用“百度钱包”,满30元以上立减30元。各种新颖、繁多的促销活动,有效的吸引顾客到店消费。


   三、春节消费习惯改变、影响销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消费习惯也在慢慢改变。一是节前消费。消费热情在2月14日“情人节”那天得到释放,同时,由于今年春节较晚,许多人在春节前就开始购物存年货、走访亲友。二是节日出游。在家守完岁拜过年后,现在许多人选择春节出游。特别是在现在汇率利好、各国签证放宽的大背景下,还有人选择出国旅游过年。这样,导致春节期间各大商场客流减少,平均客流较去年下降10%到20%。正月初二、初三两天的商场销售还呈现了负增长。





   四、春节消费热点突出、家电销售略降
  服装一直是春节的消费热点。冬、春换季,过季服装降价促销,春装打折销售,服装的销售额占比明显。据统计:各大商场的服装销售占整体销售的30%以上,其中新世界百货服装,6天实现销售683.6万元,占其整体销售的42%。家电卖场销售略有下滑,主要原因是苏宁、大中、国美三大电器店在正月初四前实行“晚上班、早下班”,营业时间缩短,从而导致销售下降。


   五、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相对稳定
  今年春节期间,石门批发市场及辖区各大菜市场、农贸市场并没有停止营业,石门市场的上市量及销售量较往年有明显增加,供应很充足,没有断货等情况发生。蔬菜的上市量较节前略有减少,因商户备货充分,价格涨幅不大;猪肉价格春节前从16元/公斤涨到17.5元/公斤,增长5.42%,但春节期间比较平稳;食用油受节日影响有小幅波动,每箱价格增长8—10元左右;鸡蛋价格增长3.72%;由于走亲访友的需要,水果价格较节前上涨12%左右。


   六、餐饮市场理性回归,大众消费成时尚
  从监测的餐饮企业经营情况看,中档餐饮企业生意兴隆,高端餐饮企业放下身价,走平民路线,高档菜变少,家常菜增加,小份菜、拼盘菜成为就餐首选,就餐人数明显增多,人均消费大幅下降。据统计,金百万、全聚德等10家大中型餐饮企业,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五,6天实现营业收入273.2万元,同比增长12.3%。年夜饭预订爆满,初一至初五的包间预订也在八成以上,并多以家人、朋友聚餐为主。


来源:(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 )
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正式启动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商务之窗
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第一批)正式发布
  今年是北京市开展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宣贯工作的第4年,自2016年北京市商务局将相关行业236个标准规范分11个行业(业态)汇编成册以来,已依托相关行业协会召开系列宣贯会93场,共1.商务之窗